不等明帝开口,殿中有人提出异议:“越王殿下是臣子,觐见我南越皇上,不该行跪拜之礼吗?”
百里惊澜精致的唇角扬起,露出几分轻鄙的笑容。
“这位大人说的没错,可本王的臣子之位,也仅仅是在我西凉境内才作数。出了西凉,本王代表的便是我西凉的皇族。你要本王下跪,那便是说我西凉皇要向南越皇帝跪了?”
一席话,将开口说话那人噎得结结实实,半句话都说不出来。
百里惊澜见他不语,声音沉了几分:“我西凉向来不主张与邻国修好,今日破例与南越和亲,也是带足了诚意。你们若是视我西凉此番好意为无物,大可不必应下此事,本王现在回程便可。”
此话一出,众人哗然。
一来没想到百里惊澜说话如此刚硬,不留余地。
二来,使团前来定是为了修和,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说话都不该这么不客气。
明帝脸色不太好看。
按使团觐见的流程,百里惊澜先进行宫,洗去一路风尘,整理行装。然后再进宫,至金殿拜见明帝,奉上国书,最后才是国宴接风的环节。
进到行宫,卸下行李。
沐浴后,他换上了代表着身份地位的蟒袍。
修长的身材笼罩在青色蟒袍之中,愈发显得英姿挺拔,倾世无双。
太子输在个头上。
他的身高在袭九渊面前已显逊色,如今又添了个与袭九渊身高几乎无异的百里惊澜,往他身边一站。任是金冠紫袍尊贵无比,都无法让他太得众人的目光。
从行宫出来,人们议论的皆袭九渊的气势,百里惊澜的美貌。
至于他这个太子,无乎没人看到。
进宫的马车上,太子一度气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身边心腹宫人也跟着抱怨:“皇上让九王爷与殿下您一道来接使团,这不明摆着让殿下您受气吗?”还顺便说了几句袭九渊的不是:“依奴才看,这九王爷也是故意的,明知殿下您才是迎接使团的正主,却处处与您抢风头,弄得殿下您好像跟来玩儿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