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以富庶的江南为依托,表现出和北京完全不同的繁华景色。
一大清早,南京城各大街小巷就已熙来攘往,毂击肩摩,十分繁华热闹。
唯有长安街上,原本热热闹闹的今日却冷冷清清。
一座古老高大的跨街牌楼被缚上了绳索,附近的人已经被清空,只有几个爱看热闹的,远远的张望。
“嗨哟!嗨哟!”
上百个工匠、杂役在一名工头的指挥下,拽着一根根粗大的绳索,有节奏地喊着号子,一齐用力,要把牌楼拉倒。
街道旁的屋檐下,几个工部官员围着一张图纸在商议,险些吵起来。
号子声越来越响亮,那座牌楼已经摇摇欲坠了。
突然,传来鼓乐之声,一队王府仪卫从不远处的街道拐出,浩浩荡荡朝这边而来。
为首的工部官员听到了鼓乐声,下意识抬起头来,再看看即将倒下的牌楼,脸色忽地变了。
“王驾!”
其他的官员诧异地抬头,脸色也全都变了。
一个反应快的官员连忙跑到工匠和杂役们的面前,举起胳膊大声喊道:“停!快停下来!”
号子响亮,人声嘈杂,哪个听得见他的喊声?
“这明朝的夏天怎么不热啊,大早上的寒意上身,还得打着披风出来!”
仪仗马车中,朱以海嘀咕着,头枕陈贞儿的腿之上,吃着送到嘴边的紫红葡萄,双眼眯着,快乐似仙。
按照明初朝廷规定的排场,亲王出行,王府仪卫司仪仗队要有三百多名持兵器的王府护卫。
另外还有演奏乐器的乐师、庄严谨慎的文官、牵马的侍从,林林总总几百号人,正中间簇拥着王爷和王妃的出行车辆,整个仪仗队得前呼后拥,队列齐整。
现在不同了,不说朱以海没条件,就是把现在鲁王府里所有人加起来,也凑不满一个仪仗队的零头。
此时他的鲁王仪仗,只带着二十个护卫,四个太监,还有一个宫女陈贞儿,马车是礼部配的。
亲王出行,该要的牌面还是要的。
这二十个护卫说是“精兵”,可朱以海看他们松松垮垮的样子,怀疑连只鸡都没杀过。
想来在天下脚下的南京城,没有什么危险,倒也不用刻意要求,充充门面得了。
嗨哟嗨哟的号子声中,那座牌楼渐渐摇晃着、倾斜着……
“快停下!”
鲁王仪仗离牌楼就三五丈远了,那个官员嘶声叫喊着,脸因惊恐而变得煞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