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不管王默这一剑的走势,而是随手一剑削出。
岂料,他低估了王默的剑术水平,太过大意之下,差点被王默用剑刺中,不由大吃一惊。
转眼之间,两人交手三招,以史惊涛的剑术,居然没能占得上风,令人大跌眼镜。
“咦,这位王默的剑术不赖啊。”有位大佬坐直了身子,满脸讶然。
“可不是?”另一位大佬也很惊讶,“李师弟,他当真是你刀剑房新收的弟子?”
“是的。”李大年笑道。
“他是怎么修炼的,居然能在短短不到一个月之内,就有如此出色成就。”
“这个……其实我有私下里调教过他。”
“原来他是李师弟的私淑弟子啊。”第三个大佬开玩笑。
“李师弟,就算你单独指点过他,他也不可能提升这么快,除非他在进入我刀剑山庄之前,就有颇深的剑道基础。”第四个大佬皱着眉头说道。
忽听有人咳嗽了一声,正是宋康。
众大佬听他要发话,全都不敢作声。
“王默刚来的时候,别说剑术,连武功都不懂,这一点我可以证明。”宋康说道。
“难道他是天才?”有位大佬问,不是来自下圣院,而是来自中圣院。
“天才也没有这么高的能力。”宋康笑道。
“那他是如何取得这等进步的?”
“因为他比天才还要厉害,是神才,仙才,神仙之才。”
“宋院长,你是认真的?”
“你看我的样子认不认真?”
宋康伸长脖子,一副老子什么都敢说的样子。
那个大佬见他这样,只得转过头去,算是输给他了。
罗宝看不过去,说道:“宋院长,你这么说,那就是强词夺理。如果我们刀剑山庄真要出了神仙之才,为什么事先没人知道?”
宋康早已料到罗宝会帮那人说话,笑呵呵道:“我是大嘴巴一时胡说,可事实就是,王默之前确实没学过武功,他在剑术上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我想除了他够努力外,还跟天数有关。”
“天数?”
“对啊,天数就是命数,命数就是不可捉摸,既然不可捉摸,那就是谁也说不清,既然说不清,那就……”
“宋院长,你不用说了,我懂你的意思。”罗宝想生气但又找不到生气的借口,只得有点赌气的结束了这场争论。
这时,台上比剑两人,已经斗了不下于五十招。
史惊涛虽然占据了上风,但王默全力拼抢之下,剑剑刁钻古怪,实在令人防不胜防。
除非史惊涛也全力反击,否则没有二三十招的功夫,他是不可能在剑术上击败王默的。
“咦,这不是‘随风七十二式’吗?他是怎么学会的?”有人叫道。
随风七十二式又名随风剑法,乃是刀剑山庄中品剑术。
一般情况下,这门剑术是不会传授给外门弟子的,除非得到院长同意。
王默能学到这门剑法,肯定是得到了宋康首肯。
然而,罗宝望向宋康,满脸质疑,想听听宋康作何解释。
只听宋康笑道:“不错,王默所使用的正是随风剑法。我觉得这小子是个练剑的怪才,所以就让李房主传授给他。他也真争气,居然学会了。你们说这不是怪才又是什么才?”
史惊涛是谁?
对于下圣院的人来说,没有不听说过这个名字的。
他是下圣院两大天才之一。
论武功,只仅次于另一位天才。
一房房主曾评价此子是练剑奇才,少则二十年,多则三十年,必定能成为剑道大师。
大师虽然比不上宗师,但能称得上大师的人,一千个人里面,也未必有一个。
史惊涛能得此评价,足以说明他在剑术一途有着许多人无法比拟的天赋。
而今,这位实力强大的外门弟子初次登上擂台,不知有谁可以和他一战?
难道是另一位天才?
如果是的话,那就有得看了。
奇怪的是,下圣院的另一位天才,私下里有着“下院第一外门弟子”的那位仁兄,却是一脸淡漠,也不知是瞧不起史惊涛,还是早已知道史惊涛的对手不是自己,根本不为所动。
“王默。”点名人喊道。
王默?
王默是谁?
许多下圣院的弟子都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还以为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闻言,许浒的面色看上去比王默更难看:原来王默没有骗他。
不过,这他妈的是谁排的对战名单!
让一个学武不到三十天的菜鸟弟子,去与一个段位高达“大智”初段的高手较量,这不就是以卵击石,充当炮灰吗?
如果不是场中有那么多前辈大佬,许浒说不定就跃上台去,大声质问究竟是哪个乌龟王八蛋干的好事!
“王默。”
点名人皱了皱眉,再次喊道。
这时,王默不得不出去了。
难怪李大年会突然问他要不要放弃参加论武会,原来李大年早已知道他的对手就是史惊涛。
“他就是王默?”有人低声问道。
“他是什么来头?”
“好像是刀剑房的弟子。”
“他段位多高?”
“再高也比不上史师弟,他上去就是自取其辱。”
“那也未必!”
说这话的正是那位有着“下院第一外门弟子”之名的仁兄。
他名叫方昭,现年十八岁,比史惊涛大两个月。
一年前,他与史惊涛同时踏入“大智”段位时,就与史惊涛成为了暗中较劲的对手。
他原本以为这次论武会上,自己的对手就是史惊涛,可是就在昨晚,他突然被告知,史惊涛的对手不是他,而是其他人。
他当时有点吃惊。
下圣院什么时候出了一个可以挑战史惊涛的人?
难道是“一房四子”中的其他两位门外弟子?
但他们不是已经出过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