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瓒见到一马当先的颜良,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疯狂的策动着胯下的战马就欲和其一样冲锋在前,与其交手一番。但在公孙瓒身侧时刻关注着的田豫却早有准备,一把的拽住公孙瓒战马的缰绳,不断地大喝道:“陛下,您乃万金之躯,不可轻出啊!”
公孙瓒闻言,手中的马鞭往田豫身上一抽,怒斥道:“给朕放手!”
田豫丝毫不理会,只是死死的拽着缰绳,面露疯狂道:“陛下若是想要亲出,就从豫的身体上踏过!”
田豫心中清楚,这恐怕是在这次战斗之中他唯一能为公孙瓒做的事了。
天下诸侯中,公孙瓒可说是最不像诸侯的诸侯了,像将军远胜过于一方之主。以前的幽州就是由刘虞管理内政,他公孙瓒只管要钱要粮,率领大军东征西讨。刘虞走后,他又将这些都甩给了田豫,自己一心扑在军事上。就如这场战斗,袁绍是交由审配指挥,而公孙瓒则是一手指挥,将田豫当作军师。但这个指挥者一上来直接将绝大部分的兵力都无脑派出去了,让田豫这个军师完全成了摆设。
田豫已经知道这场战斗他根本无法插手了,一切就只能看己方军队的战力以及袁绍的应对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保证公孙瓒这个主公的安全。虽说听上去很简单,但实际却是个大难题。
天下诸侯中喜好率军冲锋的主公不多,喜欢亲自阵前单挑的也不多,二者皆有的而且武艺还不太行的也就公孙瓒这么一个了。其他的喜好冲锋陷阵的诸侯诸如吕布和孙坚、孙策,好歹都是武艺过人,基本没怎么败过,最起码打不过能跑掉。
而公孙瓒呢?异族中武力强的不多,他一马当先没什么问题,可在国内战斗中,却处处作死遇险。虎牢关前单挑吕布,几招败走,若不是张飞上前帮忙,估计这货被吕布追杀横死当场都有可能。后来与袁绍作战,又主动单挑文丑,十来个回合又败走,又被文丑追击,若不是赵云出现帮忙,估计这货又得死。
公孙瓒心中从来就没有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一军主帅不可轻出这些话,武艺不过准一流的情况下一心想着展现自身的勇武。辅佐这样一个主公,田豫也算是操碎了心。陈宫辅佐的吕布虽然也差不多性格,但架不住其武力值高啊!同时单挑曹操数员大将一点问题都没有,阵前怎么作死都死不了。
所以说这最坑谋士的主公不是吕布,而是公孙瓒。保住公孙瓒的性命是件劳累事。
颜良斩获如此战绩,而另一边的文丑也分毫不差。
不同于颜良遇到的诸多重步兵阻碍,他对上的邹丹是以步卒配合战车强弩组成军阵来防守。上来就是一波弩箭加上战车阻拦,套路和审配之前一般无二。但作为赵军的文丑怎么可能不知道这种阵势的弱点?并没有冲锋而上,文丑直接率军在燕军阵前一个漂亮的甩尾划过,避开强弩的同时进行骑射,打了邹丹一个措手不及。
随后的文丑也没有着急,而是继续环伺在周围,一边不断的骑射,一边寻找着对方的破绽并确定对方军中的布置。
“画虎不成反类犬。”文丑不屑道。
这种军阵为何退出了时代的潮流?战车为什么逐渐的消亡而被骑兵取代?就是因为骑兵的灵活性。经过大汉对付北方异族数百年总结出来的血的教训,战车对付骑兵是绝对的劣势。速度慢、移动性差、造价还高,只要骑兵不傻乎乎的正面撞上去,就没什么用。
骑兵威力的最初展现是在长平之战之时,白起靠着两万五千骑愣是将赵国四十余万大军分裂开来围困住。此战将骑兵的机动力可说是发挥到了极致。
袁绍之所以动用战车,是因为公孙瓒性情刚烈,战车可以有效遏制公孙瓒最喜欢的踏营战术,能够充当一面盾牌。而且袁绍只是少量配备,只是为了在前阻挡罢了,主力依然还是步卒和弓弩兵。公孙瓒就是那种性格极其固执的,明知道袁绍对他的踏营早有准备,但他就是不忿的想要试试,就像历史上的界桥之战明知道对方强弩阵列于前还令骑兵硬冲一样。
而文丑可不是公孙瓒,他没那么固执己见,见事不可为果断避让,在周围环伺游击。若是能以两万铁骑牵制住这三万士卒再加上公孙瓒,他也算赚翻了。
公孙瓒与袁绍的兵力比例在一比二左右,但由于士卒精锐以及骑兵在陆战上的恐怖战力,双方的战力才能勉强均衡。文丑不过两万铁骑能够缠住公孙瓒数倍于己的敌军,对于袁绍军来说自然是十分值当。
邹丹阵列于原地,见文丑的骑兵如泥鳅一样滑不溜秋的根本不正面迎战,心中气愤之余也深感无奈,进退不得。冲上去明显是白费功夫,两条腿的肯定跑不过四条腿的,对方不愿正面迎战他根本没办法。而若是不管这支大军继续向着赵军中军进兵,急速行军途中阵势难以保持,露出破绽很容易被对方抓住,而缓步推进,不说一直被对方骚扰损伤如何,恐怕赶到战场黄花菜都凉了。
位于邹丹和公孙越保护之中的公孙瓒看到自己的两员大将都陷入了危急,尤其是公孙越这个族弟,直接被颜良打了个半死,瞬间暴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