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这固然是很好的计谋,但同样也是诸葛亮的无奈之选。因为夷陵之战的失败以及刘备的死亡,当时的蜀国可以说动乱无比,随时都有倾覆的可能。
在这种情况之下,诸葛亮的唯一目标就是安抚住南蛮,不让其再拖后腿即可。
而现在的袁术则是不同,一统南方的他强大无比,而且接下来的几年也基本无强敌需要提防,有的是时间来收拾这些周围的异族。他自然想要一劳永逸,收拾的彻底。
“诸位还有什么问题吗?”鲁肃微笑着看着面前脸色凝重的众人。
“若是没有,那就请诸位给个话,降是不降?”
闻言,所有人的目光全部集中到了孟胡的身上。
孟胡转头看向祝融,而祝融则是一脸落寞,轻轻的点了点头。
孟胡见此,心中一阵悲凉,但还是忍住内心的悲哀,注视着鲁肃,低沉道:“降!”
鲁肃把一切都已经说的这么清楚了,生存还是毁灭,这个问题还用思考吗?就是不为了自己,他也要为自己的族人考虑。来日方长,说不定百年之后他们南蛮还能再次崛起呢?这南蛮之地也只有他们蛮人才能适应、才能生存。再隐忍百年,图一个未来也好。
而若是失败,融入汉人也不错。只要不成为汉人眼中的低贱之人、不成为奴隶,族人能够过得好,成不成为汉人又有什么区别呢?他们之中也有不少极为向往成为汉人的生活呢。
袁术并没有打算如何压榨和打压南蛮之人,而是想要缓慢同化。当然,这种文化同化方式这些蛮人是肯定不明白的。袁术给他们留有生机、留有尊严,他们自然不愿意为了无谓的骨气而葬送全族。
说到底,只要能过得好、过得有尊严,对未来有希望,谁又愿意反抗呢?
无论世事如何更迭,弱肉强食的本质是不可改变的。大汉对外征战这么多年,虽然没有收获多少实质的利益,但在周边小国的确立下了无与伦比的威信。整个亚洲地区都知道东方的那个国家是无比强大富饶,令他们只能仰望的存在。
而现在,这看似鸡肋的威信却成了袁术拿下南蛮最好的跳板。看似无用的大义在强者手中确是无比强大的利器。南蛮曾经在名义上臣服于大汉,虽然谁都知道这所谓的臣服不过是双方的妥协而已。南蛮还是那个独立自主的南蛮,汉朝根本就懒得管也管不了。
但这大义现在却成为了压倒这些南蛮之人心中天平的最后一根稻草。既然曾经臣服过,那么再委曲求全一次就并非不可接受了。
拥有了强大后援和底气的鲁肃完全是行之以王道,坦诚布公的和这些人摊开了说,让这些南蛮之人明白自己现在的情况,反正除了臣服就只有灭亡一条路可以走。
“若是我们不降,带着族人远遁他方,你们会怎么做?”祝融语气略显沙哑的问道。
面对这种双方实力一面倒的情况,别说是他们这些言语笨拙的蛮人了,就是苏秦和张仪在世也说不出花来,他们根本没得选择。
面对祝融的这个问题,鲁肃和杨修心中一笑:成了!
杨修率先道:“既然你们已经想清楚了,那我们也不妨告诉你们。此地周围我军已经埋伏了一支大军,若是你们不降,我们就会将你等一网打尽,继而在你们部落群龙无首之际,率军进入南蛮,将你们的部落一一拿下。”
“虽然这样会多费些功夫,但到时候你们就是我们砧板上的一块肉,任我们宰割。也就没有像现在这样的谈判了。”
鲁肃又补充道:“就算你们逃走,又能逃到哪里去?以前我大汉不过是不在乎你等才会任由你们离开南蛮而不追杀。而我主则是一个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人,到时候恐怕整个天下都没有你们的生存之地了。”
面对杨修和鲁肃赤裸裸的威胁,在场的所有人都沉默了。
蛮人是头脑简单、性格直率,但是也不傻。特别是在场的这些洞主,都属于蛮人之中比较聪明的存在,否则也不可能坐上高位、存活至今。鲁肃和杨修的语气平淡无比,无不表现出对于他们的满不在乎,而这恰恰使得所有人都为之心颤胆寒。
就是之前一直对鲁肃和杨修面露怨愤、极度不满的那些人也都低下了头,沉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