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瑁表示自己能怎么办?我也很无奈啊!总不能全体水军一同下船,改为步兵吧!
蔡瑁也不是没有试过其他办法,派出去一部分战船行驶在前面先扛着,撑一会之后,后面的战船再上去轮班。
派上去的战船多了,没有效果。少了的话又容易被对方一口吃掉。
特别是甘宁发现了这一问题后改变了战术,让麾下的战舰散开射击,呈半圆形将蔡瑁的大军包围,各处乱射。看到哪里的蔡瑁战船没有释放出云气就射哪里,随意靠近,只要保证距离周围的蔡瑁军战船万米以外就好。
蔡瑁想出的第一个方法失败!
随后蔡瑁让麾下的谋士一起运用精神力,想要改变风向。
结果架不住甘宁船上有个顾雍。虽说顾雍是个内政型谋士,但毕竟是个一流顶尖谋士,这精神力量没得说。果断碾压对方,始终将风向保持在有利于己方的位置。
要不是对方反抗的十分激烈,顾雍都能把这大风再提高个两级。
顾雍为什么会在呢?因为他作为江东世家的传人,袁术纵使对他非常信任,也不敢把他丢在扬州内,以免遭到有心人的逼迫和挑拨。
索性让他发挥余热,来当一当甘宁的军师。毕竟一个水军上没有个能够呼风唤雨的顶尖谋士,总觉得有些不足。
就这样,蔡瑁第二个方法失败!
憋屈之下,蔡瑁只能选择了最后一个最稳妥的方法。
行驶一段时间后就靠岸休整,派遣一部分士卒在岸上负责防守。
这方法和第一种差不多,不过不同的是位于陆上,甘宁的水军可无法再靠近。因而一半的士卒休息,一半的士卒防守,才能避免云气不足遭受重大损伤的问题。
不过这也正中了甘宁的下怀,蔡瑁要是这样行军,起码得花上小半个月才能进入扬州。
甘宁本来就没指望这些小伎俩能够把对方怎么样,能够减缓对方的行军速度,为己方争取时间就好了。
甘宁此时站在船上,遥望着远处蔡瑁的规模巨大的战舰群,忍不住咂咂嘴:“啧啧,本以为老子混到现在这个样子就已经挺了不得的了,对比这货看来老子还是差一些啊?”
蔡瑁此时可是荆州的水军总管,统帅着麾下的八万水军。
虽然这货性格骄豪自喜,是个反覆无常的小人,但其人确实是水军之才。
历史上曹老板收下荆州后依然任命此人为水军都督就可以看出此人统帅水军的才能。
要知道曹操看人的本事可不是一般的,当时他的麾下如此多的将才,虽然多不善水战,但能任命蔡瑁做为水军都督,就足以看出蔡瑁当时统领水军的才能。
而且当时荆州还有一个大佬,文聘呢!这货在襄阳和魏延打得不可开交,而且为人忠义,那可是相当符合曹老板的胃口,被其赏识。结果就是文聘也没有动摇蔡瑁的地位。
纵使其中还可能有许多复杂的问题,但用人一向不拘一格的曹操宁愿选择墙头草的蔡瑁而不选文聘,这只能说蔡瑁是真的有真材实料的。
天下水军将领排下来,蔡瑁不说进前三,前五肯定是毫无疑问。
就是周瑜对蔡瑁也是十分的忌惮,在赤壁之战前费尽心思让曹操杀掉了蔡瑁,之后才放下心来和曹操决战。
而蔡瑁的能力甘宁也听郭嘉说过,不说比得上自己,起码不比自己差多少。
因而甘宁一上来就十分谨慎,不敢轻易的和对方正面交战。
之前两天甘宁一直在用深夜偷偷潜过去凿船底或者潜到对方后面放火船等办法给对方制造一些小麻烦。
蔡瑁对此也是很恼火,被骚扰了两次后果断加强了巡视的船只,结果甘宁这招就不好使了。
不过一招不成,还有另外一招。这下来的一段江流就是流向东北方。此时已是开春,但依旧多是北风,在这段江流上,甘宁决定率领麾下速度较快的船只行进在蔡瑁的水军之前进行放风筝战术。
北风配合这段东北向的江流,行驶在蔡瑁水军前方的甘宁大军射出的箭矢刚好顺风,而蔡瑁麾下的士卒射出的箭矢则是逆风,一增一减之下,甘宁完全可以通过不断的射击打击蔡瑁的大军。
说做就做,甘宁让麾下的三万水军中速度较慢的两万多水军先行,自己则率领着剩下的近万水军准备攻击蔡瑁的水军。
正午,蔡瑁水军果然航行进了这段江域,迎面就看到远处甘宁的一万水军万箭齐发射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