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谦让

我修非常道 钓鱼1哥 3301 字 9个月前

“常兴哥,我不是说我,你也可以啊。我们一起去上大学好不好?”肖红霞说道。

“我去上什么大学?”常兴笑了笑,摇了摇头。

“为什么不去啊?你以前在学校,成绩比我还好哩。”肖红霞说道。

“可是我初中没毕业啊。没能够拿到文凭。”常兴说道。

“有办法的。只要你去大水中学找金校长,金校长肯定会给你文凭的。”肖红霞说道。

金校长确实很帮忙,常兴还没去,便与叶江薇一道来到仙基桥大队,将常兴、周红兵等人的初中毕业证送了过来。

“这毕业证早就应该发给你了。谁知道你这个家伙一直都不到学校去。上次也是风风火火的,我都没来得及把你的毕业证翻出来。”叶江薇说道。

其实常兴的初中毕业证还是崭新的,里面散发出一股油墨的香味。

得到消息的可不止肖红霞,这个消息很快在全国各地传开。仙基桥很多知识青年消息可比仙基桥的人灵通多了。

朱宇明提着一大堆东西趁着夜色跑进了周茂林家的院子,结果被周茂林从院子里推了出来,然后将他送去的东西扔在他身后。红色尼龙丝袋里装的一瓶茅台酒被摔得粉碎,酒香在仙基桥大队飘散开来。

“莫在我这里搞歪风邪气!就你这样的思想水平还想上大学!门都没有!”周茂林吼了一声。

朱宇明脸色铁青,却不敢放一句狠话,知识青年想要上大学,必须经过大队的推荐。在仙基桥等于需要经过周茂林的认可。

周茂林这个人很正派,但是他还是有私心,他只想推荐仙基桥大队的人。这些知识青年一个都不想推荐。尤其是那些来到仙基桥之后,就偷鸡摸狗的。与第一批知识青年不同,后面来的知识青年良莠不齐。很让周茂林反感。

“常兴,你要是想去读书,我就推荐你去。”周茂林说道。

常兴摇摇头:“让红霞去吧。”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傻呢?红霞要是读了大学,出来当了干部,还会嫁给你这个摸锄头把把的?”周茂林说道。

有赵建国热心教,常兴学得很快。这机械加工搞懂了其实就那么回事,加上又是这种进度不高的加工,说起来,复杂程度比常兴画符简单多了。

“车的时候小心一点,一点一点来,别蛮干,刀片虽然材质很坚硬,但是也是有寿命的,蛮干的话,刀具磨损得快。而且这铸铁材质比较脆,不小心就给车坏了。”赵建国恨不得把自己脑袋里的东西全部掏出来给常兴喂下去。

看得别的仙基桥的小伙子们一个个羡慕得不得了。要是赵建国也这么细心地教他们,那他们当工人的希望就大了。

赵建国拿着那个打谷机齿轮车了几个齿之后,就把齿轮交给常兴:“常兴,你来试试。慢慢来,胆子大一点,别怕车坏了。车几个齿,技术就熟练了。”

常兴的手比赵建国还要更稳,一开始不太熟练,但是适应了一会,速度就加快了。看得一旁的赵建国也有些发呆,这家伙怎么看起来比他实习的时候那些厂子里的高级技工还牛?

不一会,常兴便已经将一个打谷机的齿轮全部加工好了。赵建国拿过去一看,除了一开始几个齿有些涩以外,其它的齿都非常的光滑。不管精度怎么样,就看这齿轮的卖相,赵建国就知道这齿轮肯定能够算良品。

“我们加工的这是农用配件,对精度要求不是很高。”赵建国脸上一红,他这句话其实是为他加工出那几个不是很光滑的轮齿找的托词而已。最后还是心虚的补充了一句,“当然,精度越高自然是越好。常兴,看来你还真是非常有天赋。我要不是认识你,还以为你是从小在机械厂长大的。学得太快了。”

“可能我手稳。”常兴说道。

赵建国其实也算是学得很快的,只是在机械厂实习过,就能够参与工厂的筹建,并能够进行技术指导。但是他知道的这点东西,似乎在常兴面前没有太多的优势,人家看一两眼,就比他技术还精湛了。赵建国愣愣地看着正在认认真真地操作的常兴,这家伙真是个妖怪。抡起拳头可以打熊,卷起裤腿可以下田种稻谷,没想到卷起袖子还能进厂子搞技术,你要不要这么妖?

“赵老师,你看这件加工得对不对?”常兴问道。

“很好,很好。”赵建国机械地点头,能不好吗?比我加工的强很多倍了。

机械厂是按计划生产的,还没开工,田道森就给机械厂拉来了整个县的订单。现在农具紧缺得很,各个生产队都需要补充大量的农具,一是因为知识青年来了,二是因为各个生产大队的耕种面积都在不断地扩大。而生产农业机械的工厂非常的少,一时间所有的农用机械厂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太平桥镇的机械厂开工,算是解决了罗田县的大难题。

大量的原材料运送到机械厂的简易仓库里,然后又将机械厂加工出来的农业器械拖走。

张大雷果然学得慢,常兴教他很多遍,他都学不会,别人学个几遍就学会了。张喜来与周红兵两个往往只需要常兴讲几遍,就能够掌握诀窍。但是张大雷学会了这个,就忘记了另外一个。

“实在不行,就让他去搬原材料吧。反正也需要很多辅工。”赵建国觉得张大雷不是搞机械的料子。

“赵老师,这样你看行不行?每个人都只学一种加工。这样就不用担心学了这个忘了那个了。反正一个器械的加工有好多个部位呢。”常兴觉得如果想让张大雷将所有的加工技术全部学会,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如果只让他学一种加工,就容易得多。

常兴的话让赵建国眼前一亮:对啊!流水线作业!一个人只要管一道工序,完全可以做得到啊!

青年机械厂因为常兴这无意中的一句话,效率一下子提升了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