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学龙疑惑地看着他,然后拿起这张纸,刚看一眼脸色瞬间变了,旁边的张国维同样疑惑地从他手中拿过然后看了一眼,脸色一变毫不犹豫地拍在桌子上怒喝道:此逆贼如此攀附无辜简直罪不容诛!
好吧,这是陈进士的供词。
可怜就在外面忠义之士为了拯救他而拼尽全力的时候,在铁女人里面关了一天的陈进士,已经哆哆嗦嗦地招供了。他是真不敢再进那个鬼东西了,一天一夜一丝光亮不见,一点声音听不到,只有穿透身体的一个个长钉禁锢着他……
出来后他都快疯了啊!
按照他的这份供词,宁国府逆党的造反,完全是前礼部侍郎钱谦益和现任吏部尚书徐石麒,礼部尚书顾锡畴,兵部尚书张国维,刑部尚书解学龙五人主谋。包括黄宗羲在內东林党和复社加起来甚至包括部分几社成员在内,总计三百多名在职和在野官员及士子同谋。目的是一举铲除所有皇庄,然后起兵进攻南京,废坤兴公主监国及西安的龙兴皇帝并迎桂王入主大宝,顺便再把杨庆用火烧成灰烬。
按照这份供词,基本上可以把东林党和复社进行清洗了。
这就很尴尬了。
“我也觉得此贼罪不容诛!”
杨庆深表赞同。
“解尚书,我这里还有份奏折,乃是给这批逆党拟订的刑罚,准备交给监国核准,不过为体现公正,避免有人总是说锦衣卫屈打成招,咱们大明不够法治之类的,不如就由解尚书签个名,算是与我联名上奏如何?”
紧接着他又拿出一份准备好的奏折一脸严肃地说。
解学龙忧伤地看着他。
签还是不签?
不签的话,杨庆肯定要拿着这份供词做文章,虽然解学龙也知道杨庆不会真得全抓起来,那样会造成一场内战的,但抓一部分还是没什么问题的。但就是抓一部分也会对他们造成重创,名单上这些可全是江浙的精英啊,他随随便便抓个一二十就能造成沉重打击。但要是签了的话,就变成刑部和锦衣卫共同给陈进士这批人定罪了,那么他也就成了所谓奸臣中的一员了,然后就像当初史可法被踢出群贤行列一样,他也肯定会被踢出群贤行列的。
他的手甚至有些颤抖。
“啊,我觉得应该再仔细看一下这份供词,这个黄宗羲,毛奇龄,冒辟疆几个,我记得东厂报告过他们的不臣之言啊!”
杨庆说道。
说着他又重新拿起供词,在那里装模作样地看着。
解学龙悲愤地看着他。
然后这个六十多岁老人,用他那颤抖的手,拿起旁边的一支笔,犹豫了一下,在一片沉默中长叹一声,在杨庆的奏折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啊,或许是我记错了,他们这样的名士怎么会胡言乱语呢?这幅供词就由刑部复查吧!万一这陈逆胡乱攀附岂不是祸及无辜?还是由刑部复查一下比较妥当。”
杨庆满意地把供词塞进他手中说道。
“你的想法还是不错的。”
正当外面御街上那些举子,在防暴弹的毒烟和净街虎的大棒下一片鬼哭狼嚎的时候,杨庆已经和坤兴公主一起在接见张煌言了。
当然,公主继续当摆设。
张煌言勇敢地面对他。
其实这时候张煌言并不大,二十多岁还不到三十,这个在两都沦陷后面对无可挽回的局势,却依然抵抗二十年,最终被俘后不肯跪着死,坐着受斩首之刑的孤臣,应该算是一个真正值得尊敬的。至少他比黄宗羲,毛奇龄这些人强得多,甚至就是顾炎武这些人也无法与他相比。
他做到了至死不屈。
“我会取消锦衣卫的拟罪权,不过审讯权肯定要保留,大明又不只是锦衣卫一家,绝大多数衙门甚至如户部之类都有参与审讯权,有时候还可以单独审讯,单纯审讯这一点锦衣卫没有什么可改的。但拟罪权就只能归一家了,这一家应该是大理寺,其他包括刑部和都察院在内,都没有对犯人的拟罪权,只有大理寺可以定罪。大明的司法制度肯定会改革,都察院专职检举,大理寺审案定罪,刑部管理刑狱,这才是最合理的。其他除了军队内部有军法处单独执行军队内部法律外,涉及民间的案件,都必须移交大理寺审讯来定罪并交监国核准。”
杨庆说道。
明朝所有衙门都有参与审讯权。
哪怕就是礼部,工部这些机构都一样可以在皇帝下旨后,参与三法司的审讯,尤其是户部,兵部这些,甚至可以和都察院单独审讯。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君权时代制度没有什么规范,理论上皇帝说什么是什么,大臣齐心协力可以用制度的罗网限制皇权,但如果皇权铁了心要无视制度,那么大臣也没什么办法的。君臣二字已经明确双方关系,君对一切都有决断权,他可以更改法律,也可以更改制度,大臣只能接受,除非他们造反,否则终究还是没什么卵用……
“而且我们还可以签一个约法,就像上次的临时约法一样,用这个东西来明确这种制度,任何人,无论监国也好皇帝也罢都不能改变。”
杨庆笑着说。
“忠勇侯真有此意?”
张煌言惊喜地说道。
这无疑是大臣们梦寐以求的,有这样一个东西,就可以拿来名正言顺地约束君权了。当然,他也知道这个得看情况,毕竟皇明祖训都快被无视了,但有总比没有好,而且临时约法的确开了一个好头。
“但是……”
杨庆笑咪咪地看了他一眼。
“咱们不能只改朝廷的,要改就连地方一起,朝廷是大理寺,都察院和刑部三司,地方上也得三司啊!朝廷不能君主一个人说了算,地方上也不能主官一个人说了算啊,得取消地方主官的审判权,所有案子归单独设立的法庭管才行啊!”
杨庆说道。
“呃?!”
张煌言闭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