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八章 士绅挂路灯(第三更)

护国公 木允锋 3423 字 9个月前

可怜黄得功只好一脸幽怨地掉头回滁州。

这时候南京和扬州已经是一片风声鹤唳。

说到底盱眙到南京也就是那么两百来里路啊,而且几乎没有任何险阻,完全是通衢大道,一旦这个点突破,李自成的骑兵最多两天就饮马长江,和当年拓跋焘一样站在瓜步山上装逼了。这个恐怖的消息在江北像瘟疫般蔓延,滁州六合仪征一带士绅惊恐地拖家带口蜂拥向长江岸边的渡船,仓皇逃离自己家园,扬州外围士绅们同样屁滚尿流地撇下他们的一切涌向扬州城。而扬州城内的盐商们则第一时间登船离开这座城市,逃往肯定更加安全的南京,还有那些更聪明的干脆进运河南口继续南下,他们搞得整个长江两岸一片黑云压城的恐慌。

当然,他们还有逃的机会,天长的士绅们可连逃得机会都没有。

高杰没有退守天长。

他没机会了。

高一功部下可是有近万骑兵。

而且这些家伙对于抓住这个给李自成戴绿帽子的家伙满怀热情,话说把他献给李自成绝对算惊喜,高杰很清楚以步兵为主的自己,向南逃跑的话走不到天长就得让高一功的骑兵淹没,所以他很聪明地直奔衡阳。

也就是现代的金湖。

这地方突入洪泽湖的水网中,地形复杂最适合步兵抵御骑兵,而且随时可以越过封冻的直河跑到更安全的宝应。

至于天长……

“挂起来,把他们统统挂起来!”

天长城内高一功开心地说道。

在他身旁那些如狼似虎的顺军士兵,从一座座府邸内拖着那些来不及逃走的地主老财快快乐乐地走出来,甚至还有扛着他们钱财和女人的,整个天长城内完全一片狂欢,四处洗劫的顺军士兵和那些趁火打劫的贫民,在这座优雅的城市里制造处处浓烟,各种各样的惨叫哀嚎哭喊声充溢在所有街巷。而得到大明北京留守司五军都督府中军左都督的命令后,紧接着那些地主老财就被士兵们用一根根绳套套着,然后吊起挂在了街道两旁所有适合他们的位置,什么树杈,檐角之类的统统挂上,就像一串串风铃般挂满街道妆点这座古老的城市。

只不过铃声是垂死的惨叫。

“贼,你们这群贼!”

县令大人在顺军士兵的拖拽中发出悲愤地怒吼。

“把他挂在城门上!”

高一功用马鞭指了指他说道。

那些快乐的士兵们立刻拖着县令大人走向远处的城门,县令大人的嚎叫和两旁挂着的士绅们,在浓烟滚滚的城市构成一副末日的画面。

“做人要讲信用!”

高一功看着这一幕满意地说道。

“说杀光他们就一定要杀光他们!”

紧接着他说道。

(下午还有一更)

“你居然有尚方宝剑?”

黄得功站在刘良佐的死尸旁,愕然地看着杨庆手中宝剑。

这的确是尚方宝剑。

话说杨庆实际上就是整个江北战场的总监军,为了确保那些根本不知道内情的文臣武将们,不至于脱离剧本演砸了,作为这场大戏总导演的杨庆必须得亲自监督……

话说这事可就三个人知道。

难不成还让崇祯或者老王跑来现场指挥?

可杨庆作为锦衣卫肯定没有指挥军队的权利,也没有监察各级官员和将领的权利,那是督抚道才有的,就连监军太监其实也得通过皇帝才有权处置军中的将领,只有文官的督抚道才有权,但要斩将领那就得必须有尚方宝剑了。

既然这样那当然得给他尚方宝剑。

“罪只刘良佐一人,尔等皆听命而已,无需心怀疑虑,各部暂听靖南伯号令,就地整军准备反攻中都,不得继续南下骚扰地方,所需粮饷由本爵筹措,再有临阵脱逃者,刘良佐与许定国就是其下场。尔辈皆北人,南来生计无着,然寿春有芍陂之利,自古为丰饶之地,日后屯田足以自给,辽民在信阳尚且安堵,难道那信阳比得上寿春?”

杨庆拎着尚方宝剑对那些拜服在面前的刘良佐部将说道。

“末将遵命!”

这些人都很老实地领命。

刘良佐的人头还在一旁,也由不得他们不老实啊,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这种杀神谁敢招惹?

“那我自己的人怎么办?”

黄得功愕然道。

他其实是被杨庆硬拉来帮忙的,但没想到把自己给帮上了。

“你的人我来替你指挥,你还怕我抢你的兵吗?”

杨庆没好气地说。

“忠勇伯说笑了,都是朝廷的兵马,什么你的我的!”

黄得功很开心地说道。

杨庆当然不可能抢他的兵马,人家杨爵爷在南京快活着呢,怎么可能跑来跟这些粗坯们混在一起,而他暂时接管刘良佐所部,以后基本上这支大军也就归他指挥了。其实除了他也没人能镇住这些乱七八糟的杂牌,这种兵痞们就得他这样的老兵痞才能震慑住,这样就等于他平白得了几乎自己过去两倍的兵力,这种好事当然要开心了,虽然黄得功的确没想过要当左良玉,但作为将领谁不喜欢自己部下兵马多一些?

“这里交给你了!”

杨庆随即上马说道。

他去接管黄得功所部,正好拖延些时间让他们走慢点,避免影响整个计划。

毕竟高杰这时候还没跑……

呃,这结论下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