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三章 诱饵

护国公 木允锋 3428 字 9个月前

只要此岛在我大明手中,区区援朝花费又何足挂齿?

无非一年的产量而已。”

杨庆说道。

他就不信这些家伙能忍住这种诱惑。

不过本身他的计划也不是没有可行性,这时候倭国的水军早已经不复当年都能与大明玩海上决战的实力,德川幕府手中只有保护濑户内海,保护大阪财富之地的盐饱水军。甚至德川幕府已经开始锁国,在日本海上也只有对马藩负责与朝鲜的贸易,其他大名甚至不准与外国贸易,同样这些大名也没有什么水军,这样明军只要拥有釜山港,再拿下隐歧岛,在能登半岛夺取据点,就可以一直跳到佐渡岛。

然后在这条线上修棱堡。

釜山,隐歧岛,能登半岛,佐渡岛,四座棱堡就足够。

四座棱堡之间以水师战舰连接,一个最大的天然优势就是对马暖流,这道黑潮的支流可以把战舰从对马海峡一直送到佐渡岛,虽然回程没有这样好的条件但回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依靠对马暖流从釜山起航的舰队可以最快速度增援这四座棱堡。

剩下就是挖金矿了。

而且不只是金矿,那里还有鹤子银山,佐渡金山本来就是后者的伴生矿。

而佐渡金山最高纪录一年产四十吨,仅仅这些就已经超过了此时大明一年的岁入。

当然,这个计划会耗时很长的。

十年内根本没什么希望,另外大明还必须投入巨资维持战争,倭国是绝对不会容忍佐渡岛金山落入别人的手中,那可是德川幕府最重要的财政支柱,他们会疯狂地反扑,和大明进行旷日持久的战争,战火甚至会延伸到朝鲜,延伸到江浙沿海,但是……

那关杨庆什么事?

他要的只是明军援朝,另外大明踏出殖民的脚步。

战争又有什么大不了?这种海上的战争会让大明水师重新回到曾经的东亚霸主时代,然后战争刺激起的军事技术进步,锻炼出的优秀士兵,会以全新的姿态迎战已经开始向北扩张的欧洲殖民者,至于朝中大臣们会不会干……

他们的确是儒家信徒。

但是……

儒家信徒也扛不住黄金啊!

“忠勇伯,你不会是夸大其词吧?一座金矿一年产大明一年的岁入,这也太过于匪夷所思了吧?”

礼部尚书顾锡畴说道。

“陛下,请召南安伯世子。”

杨庆对崇祯说道。

“传旨,召南安伯世子!”

崇祯对王承恩说道。

南京。

“朝鲜既已背叛大明,我大明何须再救!”

兵部尚书张国维说道。

群臣一片附和。

很显然他们都没兴趣出兵救什么朝鲜,大明都自顾不暇了,哪还顾得上管李倧的死活,之前朝鲜向建奴称臣就代表着已经背叛了大明,大明也就没有义务再保护他们。

出兵可是要花钱的。

“但朝鲜向来忠顺,只是为建奴所迫,朝廷无暇救援,故此不得不屈身建奴以求存,期间亦曾多次暗中帮助我军,且神宗皇帝救其于倭寇之手,陛下又何忍弃之?更何况建奴若得朝鲜则得其水军,日后如当年倭寇般南下袭扰我大明沿海反而为患,若此时出兵救援,使朝鲜国王得以立足,则可杜绝日后之患。”

吏部左侍郎吕大器说道。

他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朝鲜水军实力还是不弱,而多尔衮手下最缺的就是水军,一旦得到朝鲜的水军那么他们肯定要学倭寇,向大明沿海进行劫掠,以此获得更多钱财和粮食。

这可以说是毫无悬念的。

多尔衮在朝鲜除了人什么也得不到,他要想弄钱弄粮只有抢,而山东沿海根本没有可抢的,他不当海盗南下还能怎样?

那时候大明就得疲于奔命了。

相反帮助朝鲜,让李倧继续在南部立足牵制多尔衮,后者就肯定没能力南下袭扰了,而且此时朝鲜水军都跟着李倧撤往罗州,准备必要时候继续跑路呢!明军的救援也避免了他们向多尔衮投降,没有他们光多尔衮自己是肯定玩不了海盗的。这一点其实这些大臣们都明白,在倭寇袭扰之前,高丽海盗一直袭扰南宋沿海,直到蒙古人统治才杜绝,大明建立后,高丽变成大明藩属的朝鲜,这些朝鲜海盗也没有再滋生,但倭寇里面仍然不乏朝鲜人的参与,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才是主力,此时穷困已极的多尔衮得到这个基地后,要是不组织海盗团南下洗劫江浙沿海那就傻子了。

但关键还是一句话……

没钱。

大明财政养活目前各军都捉襟见肘,哪还有钱组团去救李倧。

“杨庆,你说呢?”

崇祯转头问一旁的杨庆。

他紧急叫回杨庆就是当参谋的,崇祯对于这家伙的头脑还是信赖的,他总是会给自己带来惊喜。

杨庆其实也有些纠结,他倒不是在乎以后多尔衮袭扰沿海的问题,那个并不是很难解决,郑芝龙会教他们做人的,郑家才是沿海老大,多尔衮想玩海盗问过郑芝龙了吗?荷兰人都得看他脸色,何况是朝鲜那几艘破船。

他担心的是剃发易服啊!

他也没想到多尔衮这么会玩,居然在朝鲜搞剃发易服。

根据他得到的情报,多尔衮做法也和原本历史上咱大清的做法一样,要么剃发易服,要么他们就屠城,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而且已经屠了好几座,同样也和咱大清一样,选择拉拢士绅与其合作,然后像收编绿营一样,收编朝鲜军队当爪牙,迅速完成对朝鲜半岛北部的统治,甚至已经开始向公州进攻,目标明显是整个朝鲜。

一旦多尔衮吞并朝鲜,那对李自成可就很危险了。

朝鲜的人口啊!

哪怕经历倭国入侵,还有前两次清军入侵,朝鲜人口仍旧远远超过了八旗,哪怕倭寇入侵时候朝鲜人口锐减到原来的六分之一,汉城还照样接近四万户呢,这时候整个朝鲜几百万人口毫无压力。

要是多尔衮整合这些人口,那可就相当于高句丽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