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振飞说道。
“呃,他不用这么心虚吧?”
杨庆在一旁很口无遮拦地说。
“哼!”
崇祯冷哼一声。
“臣多嘴!”
杨庆就像个标准奸臣般低声说了一句然后缩回去。
事情很明确,刘泽清这个家伙就是想当军阀,他在临清坐视崇祯被李自成暴打,然后北京一陷落就立刻南逃而来,崇祯之前本来就不喜欢他,他这时候当然要提防,万一崇祯带着护驾军进淮安,一道圣旨把他拿下,难道他还指望自己手下那些杂牌军跟关宁军拼命?
他还有这自知之明。
他才不会给崇祯这个机会呢!
这时候的局势很明朗,崇祯就是要做赵构的,他们沿淮这些守将就是挡在一线的炮灰,任何偏安南方的朝廷,都是把沿淮当炮灰的,这样就给了他做军阀的机会。他手上有几万军队,需要的只是一个基地,而淮安就是最好选择,地方富庶可以提供足够粮食,旁边是淮盐主产区,本身是南北交通枢纽,操作好了那粮饷统统不缺,那他当然要死死抱住。而抱住这块肥肉的前提,就是他首先不能被崇祯解除兵权,南下的崇祯肯定是要学赵构收军权自己控制军队,就算不这样也得杀鸡儆猴,找个将领收拾一下以确立皇帝威严。
就像赵构搞岳飞一样。
而他是最合适的。
左良玉没人敢动,刘良佐和高杰都是李自成叛将,都可以保证不会投降李自成,黄得功忠心,黄蜚那就是崇祯的亲信。
那么除了他这种本身崇祯就看不顺眼的,劣迹斑斑的,而且和李自成没仇完全有条件做墙头草的,哪还有别的更适合拿来杀鸡儆猴的?刘泽清才不会傻乎乎自己送上门,你崇祯爱过去就过去,反正我不会过黄河和你单独相处,你要想见我也别带着护驾的军队进城,否则咱们就很难君臣和睦了。
别以为我的数万大军就那么好欺负。
真以为谁还不知道你那个南幸究竟是怎么回事呀?
“你回去告诉他,朕就带着三百锦衣卫过黄河!”
崇祯冷笑道。
(今天还是一章,明天再恢复两更)
衍圣公的悲剧的确令人扼腕……
实际上也没多少扼腕的,短期內也就曲阜周围的士绅知道,他们因为此獠媚寇之恶行正切齿,对孔胤植的灭门正幸灾乐祸呢!
话说你也有今天啊!
然后其死因就被肆意放大了。
崇祯编的那个故事在曲阜周围士绅的恶意编排下,已迅速经过以纯粹抹黑为目的的添油加醋,然后以更加丰富的内容广为流传,当龙舟到达鲁桥的时候这里的人们都已经确信真有那么一个尼山剧盗杨丰了。此贼盘踞尼山多年,在曲阜恶名昭彰,因为衍圣公在崇祯巡幸期间施粥糊弄皇上,但走后用米水糊弄百姓,这种守财奴行为终于激起了民愤……
这的确很容易激起民愤。
他要是一直用米水也就算了,先让人吃了三天饱饭,然后突然又让人喝米水那不是纯粹刺激吗?正是因为他的吝啬导致了城内发生民变,大量饥民冲向衍圣公府抢粮食,而此时有杨丰的内应出城招此贼,并趁县令弹压饥民的机会打开城门放其入城,裹挟饥民攻入衍圣公府最终导致了这场悲剧。
好吧,这真是悲剧!
但也仅仅如此了,这年头被饥民盗贼灭门的士绅多着呢!整个河南山东哪个县还没有个几例,衍圣公要不是身份特殊一点,根本都没有人会注意这种事。
但他特殊又如何?
他再特殊能特殊过那些凤子龙孙的藩王?大明到现在光被灭门的藩王都多少了,远的不说,曲阜旁边兖州府城里鲁王一家也都跑光了呢!当初清军攻破兖州时候,他哥哥朱以派和鲁藩多少宗室被杀得人头滚滚?说到底衍圣公的悲剧并不是他一个人一个家族的悲剧,而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在这个人命如草芥的时代里,凤子龙孙们都被杀得像狗一样何况只是一个区区衍圣公。孔家再惨还能比全家都被赶进长江淹死的楚王一家更惨?连皇后都能被迫自杀在皇宫,他那条命难道比皇后还尊贵?
然后真相就这样消失在各种各样的流言当中。
至于李自成那边……
高一功在杨庆和那些饥民后面,把孔家剩下的东西全抢了,据说甚至把孔胤植的几个儿媳妇和小妾之类都弄到自己的床上了,美其名曰保护衍圣公家眷不被乱民所害,就好像他把人家压在床上不算害人家一样,话说杨庆吃肉他总要喝口汤才行,面对孔家那几个被搬空的银库,老土匪可是都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他只晚到一个时辰啊!
这一个时辰就让他与无数金银财宝失之交臂。
他要早来一步就算不能全抢到,至少可以逼着杨庆别独吞啊!为泄愤他把孔家一些雕像上的金漆都刮下来,把孔家的铜器都熔了,既然自己大舅哥都这样干了,李自成肯定也就不好宣扬真相了,再说他就算宣扬也没人信,他有个屁的发言权,依然流寇而已,还有士绅造谣说杨丰是他指使,然后他又贼喊捉贼呢!
总之真凶就这样在各种混乱的流言中心情愉快地继续南下。
下一站徐州。
这时候南方的情况也逐渐明朗。
原本驻徐州的是高杰,这个给李自成带了绿帽子,在潼关卖了孙传庭的老土匪原本被李自成逼到泽州,后来一看李自成奔北京了,他也干脆弃泽州沿黄河南下,并且一路搜罗溃兵实力迅速扩充到自己说三万。
之前北京消息没传到,马士英让他暂时驻扎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