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闯王来了不纳粮

护国公 木允锋 3382 字 9个月前

高一功矜持地说道。

“大明北京留守秦王有令,自今日起北京留守司所辖之地,三年内免征一切钱粮。”

他紧接着补充道。

这是李自成刚刚作出的决定,以此来解决各地士绅的反抗,三年足够,三年以后再说,不过均田的承诺暂时还没兑现,话说李自成现在也很纠结,当然,这些与杨庆无关也与崇祯无关,北方这些士绅就是给他玩的。高一功说完,杨庆身后一个锦衣卫迅速上前用本地话翻译,实际上不用翻译也有人听得懂,这地方又不是说闭塞,陕西的商人来这里的也有的是,高一功这时候也不纯是陕西话,他都在河南打了好几年仗了。

下面立刻一片难以置信的寂静。

“敢问将军是?”

一个人小心翼翼地问道。

“大明北京五军都督府中军左都督,巡抚山东高一功,啊,我还有另一个身份,我是秦王李自成的大舅哥。”

高一功笑着说。

人群瞬间一片沸腾。

“都督,那秦王以何养军?”

那人激动地问道。

“值此国难当头,自然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你们穷人没钱,出把子力气就可以了,这钱自然是由这些有钱人来出,不但是秦王养军的,饥民赈济的钱粮也由他们出,现在你们该知道他们为何要拼死抵抗秦王了吧?那么你们还愿意跟着他们吗?不愿意的就去打开城门,本都督的大军很快即可到达,在此本都督向诸位父老承诺,大军到达之时既是开仓放粮之时!”

高一功说道。

“开门,开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下一刻他骤然高喊一声。

“开门,开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下面立刻一片疯狂地吼声,那些狂欢一样的军民,一下子撞翻那几个耆老乡贤把他们践踏在脚下,然后汹涌着撞向前面的拱极门,并且很快就有更多百姓和那些仓促武装起来的士兵从各处涌出加入其中,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吼声响彻整个德州城,那些士绅和官员惊恐地带着家奴冲出来试图阻止,但却像山洪面前的草棚般瞬间被淹没……

“你好歹也给皇上留个面子,哪怕等我们过去也行啊!”

杨庆无语地说道。

这明显不在计划范围,不过他也算见识到了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威力。

“这关我什么事呢?再说,他的麻烦难道不是也一起解决了吗?”

高一功一摊手很是无辜地说道。

(每天两更)

德州,钟鼓楼上。

“你是个疯子,为何我也要跟着你一起发疯?”

高一功说道。

此时他身穿大明北京五军都督府中军左都督的正一品官服,魁梧的西北大汉身材外罩绯袍加狮子补子,头戴七梁冠,看上去也颇有几分衮衮诸公的味道,而在他身后一名锦衣卫不断撞击着大钟,钟声正回荡在这座其实并不很大的靴子状古城。

“我可是给你们帮忙的!”

他身旁杨庆在钟声中说道。

这家伙身穿红色飞鱼服,背后孔雀开屏一样七把刀,这也是无可奈何,毕竟他打起仗来除非是狼牙棒一类野蛮式武器,否则都会很快损耗,尤其是刀一类的,要不然他怎么就喜欢割喉呢,割喉不废刀啊!砍脑袋用不了几下刀就没法用了,这就是为什么泉盖苏文身配五刀,他那不完全是为了装逼的,到了战场上是真有这种需要,当然,杨庆这是纯属为了装逼的。

“这样一座小城,难道我的大军打不下来吗?”

高一功不屑地说。

“能不打还是不打吧,这天下死的人已经够多了!”

杨庆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高一功默然不语。

“圣旨到,德州军民接旨!”

杨庆骤然间对着下面大吼一声。

而在这座钟鼓楼的下面,是无数因为他俩的突然出现,尤其是突然响起的钟声而匆忙聚集起来的大量百姓。

甚至一队距离最近的士兵也正匆忙赶来。

杨庆和高一功其实是带着十二名锦衣卫化妆进城,而他们的大军依然停留在桑园,这是崇祯的命令,然后杨庆拉着很不情愿的高一功,一起玩这种明显有些疯狂的游戏,反正城里也没人认识他们。至于什么官服和武器的运输完全不值一提,在城门口塞两块银子就解决了,这里可是运河重镇,南来北往什么样的商人没有?话说那些守门士兵谁还没见过几个运违禁品的呀!这种小事无需杨庆操心,他那些锦衣卫可是运河纤夫,对这些事情都清楚得很,实际上他带来的十二个以前全来过德州。

他们一行进城后直接登上钟鼓楼,再换上衣服突然露面,以这种突然性来制造轰动效果吸引城内军民。

然后……

伴着杨庆的吼声钟声停止。

紧接着他从怀里掏出了一卷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他展开圣旨大喊一声。

话说他的嗓门可足够大,下面正在聚集的数以千计百姓,全都愕然抬起头看着这个锦衣卫。

守着这个帝国交通大动脉,这里的百姓当然不可能不认识飞鱼服,更不会不认识高一功身上的正一品武官官服,狮子补子代表着的是武官的最高等级,飞鱼服虽然早就已经泛滥,但依旧代表特殊的身份。尤其是在他俩身后还有一排锦衣卫,更是清一色的红色斗牛服,这些家伙全是当初海河上救驾的,统统被赐穿斗牛服,这东西虽然在明末早就泛滥,但最多也是有钱人家贿赂太监求一件,偶尔穿出来装个逼,十几件排列钟鼓楼上,仍旧可以用震撼来形容。

下面所有人茫然地看着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