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这真是极好的

护国公 木允锋 3484 字 10个月前

杨庆赶紧说道。

然而就在这时候,外面骤然间传来了隐约的鸟铳射击声,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紧接着更加密集的射击声就传来。

杨庆愣了一下,他迅速冲出房门几下上了屋顶,然后就看见城西方向密密麻麻的火光闪烁,在一片漆黑的古老城市中分外醒目,下一刻隐约的喊杀声传入他耳中,他迅速转过头看着总兵府后面的街道,紧接着一群明军士兵突然从小巷冲出,和一队巡逻的清军展开了混战……

“杀,杀建奴救圣驾!”

山海关副将高中选拎着刀在亲兵护卫中高喊道。

内讧终于开始了。

其实这也很正常,吴三桂的确可以投降咱大清,他这些人本来就是刚刚从宁远一带撤回的,那些将领们原本的产业也都在关外,同样亲戚朋友也有一大堆在清军中,他们投降后不但产业失而复得,而且此时遭受严重损失的多尔衮也会敞开怀抱欢迎他们,至少吴三桂也得是三顺王级别的待遇,毕竟他手中有一支真正战斗力丝毫不输于清军主力的精锐。

但山海关军不一样啊!

他们全都是冀东的卫所兵,他们抛弃老婆孩子和家园去投咱大清?

开玩笑嘛!

拿清军士兵的人头将功赎罪才是正理。

包括他们的首领高第也一样,高第和李自成算起来还是半个乡亲呢,他是陕西榆林人。

就在这边高中选率领士兵和清军激战的同时,原本负责迎恩门守卫的冷允登率领大批士兵开始向总兵府推进,并且与清军在大街上展开激战,因为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冷允登转眼间淹没了不足一百清军,向着总兵府直扑过来。而也就在这同时,原本驻守在鼓楼上的关宁军手中大炮开火,但让杨庆意外的是,关宁军轰击的目标同样是清军,一队刚刚冲出总兵府,试图阻截冷允登的清军瞬间被背后的炮弹打得血肉飞溅。而远处威远门内战火同样燃起,那里也应该是关宁军负责防御的,也就是说关宁军也加入了对清军的战斗,甚至就连城墙上都出现了鸟铳射击的火光,尤其是与长城相连,作为长城东南方向最主要制高点的靖边楼直接燃起大火,连同里面驻守的清军一起变成矗立夜幕的火炬。

整个山海关转眼间战火纷飞。

想想之后杨庆也明白了关宁军的选择。

吴三桂的突围仅限于他的那些亲信家奴,因为后者是骑兵,也就是所谓的关宁铁骑,但绝对不包括占关宁军大多数的卫所兵,后者是步兵,匆忙出城也是被李自成的骑兵宰割,而且这些人的家属都在城内,他们可以跑但他们的家属肯定没法跟着跑,然后留在城里被作为逆党家属抄家灭门,更何况他们还根本不可能跑得出去。

这样算起来用清军和吴三桂的人头换取赦免反而更划算。

说到底还是利益决定的。

就像原本历史上关宁军因为利益跟随吴三桂降清一样,此刻关宁军同样因为利益毫不犹豫地出卖他!

“这真是极好的!”

看着转眼间陷入一片战火中的山海关,杨庆心满意足地感慨道。

紧接着他从怀里掏出一个铜皮管子,然后掏出火折子点燃了下面的垂着的引信,随着火焰向下喷射,一朵礼花骤然飞向天空在漆黑的夜幕上炸开……

(更新问题,前些天叔叔去世,母亲忙丧事累着了身体不太好,白天主要是我看孩子,只能晚上写点,所以暂时每天一章,周六周日两章,具体到什么时候恢复两更也不好说)

杨庆很快溜到了目的地。

这是山海关总兵府最后面的一处单独小院,原本的高第家眷所居,现在已经摆上各类帝王仪仗充当崇祯的行宫……

或者也可以说监狱。

崇祯是出不了这个小院的,当然,对外的说法是皇帝陛下在离京途中受了风寒,再加上被那逆臣杨庆气得,所以龙体欠安卧床不起,既然这样内阁都督府这些大明忠臣就不能来打扰皇帝养病了,有什么事情自己处理就行,虽然山海关军民其实都知道皇帝陛下时不时会中气十足地在行宫里骂街,但这种事情就完全没必要在意了。

山海关军民对皇帝陛下又不是说有多么深的感情。

杨庆在墙外静静听着。

很快一连串急促的脚步声从里面传来,他迅速隐入花丛中,然后就看见黎玉田从里面走出,紧接着和外面等待的两名军官一起离开。

杨庆颇有些疑惑地看着他。

话说这个辽东巡抚,实际上吴三桂在关外的顶头上司,居然没有参加刚才的会议,却跑到崇祯的行宫里,这明显就是有问题的。

不过他也没兴趣管太多,崇祯肯定不会坐以待毙,同样也会想办法自救的,在黎玉田一行隐入黑暗后,他迅速溜进了半开的院门,这里原本应该有守卫的,但估计时间久了也松懈了,毕竟崇祯就算出了这个小院,也不可能出得了总兵府,这座总兵府可兼职现在的大都督府,吴三桂的亲信们都驻扎这里,就连高第这个原本的山海关总兵,都带着他的人搬到附近一座寺庙里。

崇祯就算出了这小院又能如何?

杨庆刚进去就看见王承恩从对面房门走出,他立刻现身一见,老王愕然了一下,紧接着杨庆又躲进旁边的暗影,老王迅速清醒恢复冷静,对两名正走过来的侍女说了几句,后者行礼离开。然后他又对着一边喊了一句,几名应该是守卫的士兵上前行礼,也不知道他安排几句什么,这些人立刻转身离开从院门出去,老王又警惕地看了看两旁这才向杨庆藏身的方向一招手。

“陛下可好?”

杨庆上前低声说道。

“朕还没被那些乱臣贼子气死!”

紧接着崇祯出现在老王身后多少有些欣慰地说道。

“陛下,您瘦了!”

杨庆充满深情地说道。

“进来再说吧!”

崇祯说道。

他们三人迅速进门,里面只有袁贵妃,杨庆赶紧重新给他们行礼,此时情况特殊,倒也没必要在礼节上太啰嗦。

“陛下,此时情况危急需陛下亲自决断。”

杨庆很直接地说。

“难道那些逆贼要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