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拿着刀的汹涌上前。
杨庆就像决战青叶屋的乌玛瑟曼般大吼一声,瞬间撞进清军中,下一刻两柄雁翎刀化作绞肉机,在城墙上暗淡的火光照耀下,不断甩着带起的血光翻飞,在血光中清军士兵的头颅坠落,肢体断下,内脏流淌,被切断的动脉喷射血箭。就像电影里排好的表演般,用他们各种姿势的死亡展示主角的风采,杨庆也像主角光环附体般毫发无损地穿行在他们中间,用他那种诡异的杀戮本能刀刀毙命地收割着清军的生命。
转眼间就没有清军敢迎战他了。
残余不到五十人惊恐地连武器都顾不上拿,连衣服都顾不上穿,发疯一样冲向马厩,准备抢到马匹逃离这个恐怖的敌人。
但他们可没杨庆的速度。
这家伙拎着滴血的双刀,就像赶鸭子般紧追着他们,不断地割断一个个清军的咽喉踏着他们垂死挣扎的身体向前,当追到马厩时候,剩下的清军已经不足二十了。
“别,别杀我!”
一个吓得腿软没爬上马的,趴在地上哀求着。
然后瞬间被割喉。
“早死早解脱!”
在他捂着脖子的抽搐中杨庆说道。
这时候其他清军多数上马,但这并没改变他们的处境,混乱中互相拥挤的战马又跑不起来,再说遇上他这种跑得比马还快的变tai,就算跑起来也一样逃不掉。杨庆拎着双刀从后向前,不断在那些清军士兵绝望的目光中出现在马旁,然后雁翎刀向肋下一捅顺手向前一挑,在后者的内脏流淌中直奔下一个,可怜速度最快的骑兵都到大门前了,下去开门的瞬间从背后捅入的雁翎刀就把他钉在了门上。
他挣扎着转过身,颤巍巍向着杨庆伸出手。
“谢谢!”
杨庆从他手中接过缰绳满意地说。
完成血洗的杨庆迅速上马,从打开的大门冲出,这时候何坤的战船也出现在了大弓湾,但梁房口守军已经不可能再拦截他们,同样也不可能向牛庄点燃烽火发出警报了。杨庆骑马和战船并行,沿着已经变成蒙古部落游牧区的大辽河继续向前,沿途就算有夜晚的牧民看到,也不会认为这是袭击者,毕竟梁房口没有任何警报发出,这样夜晚乘着潮水逆流而上的商船又不是没有过。
就这样午夜刚过不久,前行预警的杨庆就看到了马圈子城。
而在这座小城西边,两道铁索固定住的浮桥横断辽河,而在浮桥的西岸河湾城矗立,两城夹一桥共同构成了三岔河防御体系。
只是,两岸露营的灯火密如繁星……
多尔衮的大军已经到了,而且一部分已经渡过三岔河。
杨庆没有丝毫犹豫地掉头冲向同样隐约可见的战船。
梁房口。
黑夜中一艘大型沙船在喇叭口状的海面上缓缓向北,前方不断收窄的波浪逐渐聚拢成了大辽河的河面。
“将军,再向前就是建奴的墩台了!”
甲板上千总何坤毕恭毕敬地说。
他右手所指方向,相当于现代营口西市区的位置,隐约可以看到一个烽火台,黑沉沉地矗立在泥沙冲积形成的平缓海岸线上,顶着一点点微弱的火光,就像将要熄灭的蜡烛,除此之外再也看不到一点灯光,整个海岸完全一片黑色,因为地形没有起伏而且海拔低,如果不仔细看甚至混淆在海天相接的同样黑色中。
“被发现了会怎样?”
杨庆说道。
“墩台的守军会派人报告梁房口堡的守军,毕竟咱们这个时候过来有些不正常,后者就在北边不远处,以大炮锁断大弓湾,进出船只都会受其盘查,咱们很难混过去!”
何坤说道。
“那就打过去吧!”
杨庆一脸淡然地说道。
李自成已经开始进攻山海关,而且开局顺利,实际上在堆了京观之后南翼城守军就很干脆地开门投降,吴三桂剩下能控制的只有北翼城和山海关城,李自成把所有大炮,包括黄蜚从战舰上拆下的重炮,统统都摆在南翼城的城墙上和吴三桂对轰。
一旦轰开城墙,剩下就是十几万大军汹涌而入了。
使用那些古老攻城器械的时代已经过去,这时候攻城都这个模式,大炮轰塌城墙然后士兵往里杀。
不过吴三桂也守得很顽强。
尤其是知道多尔衮率领后续至少七万大军即将到达后,山海关內可以说士气暴涨,毕竟关宁军上下都很清楚七万八旗代表着什么,他们不认为有什么军队能打败加上城内足足八万清军。更何况加上清军后他们在兵力上甚至也不输于对手,几乎可以说多尔衮的大军一到,他们的胜利也就唾手可得,那当然得拼上一把。别看现在顺军和护国讨逆军看似占绝对上风,但只要打开山海关那就是摧枯拉朽般横扫河北,无论直隶还是山东乃至山西士绅都会箪食壶浆欢迎他们,实际上这时候山东就有响应之前他们发出的圣旨起兵的了。
更何况他们还有一座几乎可以说坚不可摧的要塞,山海关城可是真正铜墙铁壁一样,那城墙真不是普通大炮能啃动的。
而他们需要的只是坚持。
坚持最多不超过十天。
所以李自成很难短时间内攻破这座要塞,他正不断调集更多大炮,甚至把北京城墙上的都拆了装船运来,而这场战争胜利的关键也变成了如何最大限度阻击清军,因此在山海关前大战的当晚,杨庆就登上这艘战船匆忙北上,在他离开的同时,黄蜚分出的一万水师也奔向盖州开始袭扰。
甚至李自成还垫付了十万赏银。
这笔钱就在懿安皇后那里,就等着水师回来视功劳发放……
毕竟这场大战如果胜利,真正得到好处的是李自成,杨庆和黄蜚最多接了崇祯南下,但李自成却可以得到整个北方,而就算失败了,杨庆和黄蜚最多不过拍拍屁股走人,哪怕他不放大明太子,人家大不了回江南把福王扶起来,但那时候他就倒霉了,福王和他可是杀父之仇,这个是真正不共戴天的,所以李自成救出崇祯的心情和杨庆一样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