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他们这是不准备让皇上活着离开啊!

护国公 木允锋 3296 字 10个月前

这是一场席卷整个北方的狂欢。

而贫民的欢呼声中,同样也是整个北方士绅的哀嚎。

但他们又能怎么样呢?

李自成拥有绝对镇压他们的军事实力,李自成也拥有崇祯授予他的权力,或者说大义在握,不但那些士绅无力反抗,就连零零星星一些原本还在抵抗他的地方官员,在一份份圣旨面前也黯然退避。尽管也有一些喊着圣旨是假的,然后在那里负隅顽抗,但结果也只能在这汹涌的洪流面前被摧枯拉朽般淹没,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对抗这大势……

“将军!”

一声惊叫突然响起。

正在向坤兴公主挥手致意的杨庆愕然回头。

前方被树林遮挡的一处河口,伴随着因为退潮而加速的河水,一艘中型排桨船突然冲出,十几支船桨不断划动,恍如一只爬行河面的蜈蚣般直插海河,而此时他脚下的这艘海船正同样被退潮的河水带着,径直冲向它的前方……

“快调头!”

杨庆脑袋上的冷汗瞬间冒了出来。

这艘海船的船尾,舵手拼命地转舵,但却依旧没有任何用处,落潮的海河水正急速向下游流淌,同样带着这艘船也在急速向前,两艘船在这大自然的力量牵引下,以极快速度不断拉近距离,那艘排桨船已经驶出河口,在它后面数十艘小船组成绵延的长龙,同样在潮水牵引下开始加速向前,他甚至能够看到这些小船上各种武器的反光。

而此时崇祯和老王也从船舱冲出。

他们和那些水手一样,愕然地看着那艘刺破河面的排桨船,他们脚下海船因为急转舵,整个船身都在急剧倾斜,吓得他们赶紧抓牢身旁东西,而此时在那艘排桨船的船头,一个男子正手持点火杆站在一门昂起炮口的短粗火炮旁边,看着甲板上的他们露出诡异笑容。

在他身后数十名士兵同时举起了火绳枪。

“撞上了!”

水手们惊恐的喊声响起。

“真是疯了,他们这是不准备让皇上活着离开啊!”

在这惊恐的喊声中,杨庆一脸悲愤地说道。

几乎就在同时,那男子毫不犹豫地将火绳杵进点火孔,伴随着巨响那门小炮骤然喷出火焰,下一刻伴着散弹横扫甲板的撞击声,一枚散弹直接撞进了杨庆的左肩头,就在他被撞得后退瞬间,脚下的甲板猛然一震……

杨庆的家奴采购进行顺利,第三天他就招齐了一千人……

话说运河岸边常备有十万纤夫呢!

一千人根本不值一提!

这些人暂时全算他的家奴,不过杨庆的钱也花完了,所以他又以自己遭到暗箭袭击怀疑是原毓宗干的为借口,以向李自成检举他劫走几十万库银做威胁,逼着原毓宗忍气吞声地又掏了一万两,毕竟这时候魏首辅被刘宗敏夹出脑浆子的消息刚传来,原毓宗可不想招来刘宗敏这个恶魔。

最终杨庆心满意足地带着一千家奴和一万两银子的零花钱,在天津登上了前往登州的海船。

当然,不只一艘船。

虽然李来亨不会继续护送,但加上这些家奴,这支迁都队伍依然装了整整十二艘海船,其中最大一艘海船上建起了天子仪仗,崇祯,老王和杨庆再加上袁贵妃同坐,二位公主和她们伯母同坐一艘,剩下那些妃嫔坐另外两艘。其余的八艘装家奴,此外还有一些跟着南下的官员,比如在天津差点被打死的户部主事唐廷彦,从北京追来的几个忠义之士。甚至居然还有一员大将,之前被原毓宗截杀逃跑的天津总兵曹友义,他在崇祯到达天津后从附近藏身处赶来,如果崇祯再多留半个月,估计就可以勉勉强强凑一个小朝廷了,北边的王永吉,宋权等人很有可能也会得着消息过来。

不过崇祯不敢再耽搁。

夜长梦多,这已经不是自己的地盘了,多待一天都是危险,谁知道李自成会不会突然改变态度?最终船队刚准备好,崇祯立刻就下令启程,十二艘海船分别以四艘运输家奴的各为首尾,夹中间崇祯一家乘坐的四艘借着退潮的海河水,开始顺流而下直奔大沽口。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杨庆背着手站在甲板上,看着两岸刚刚有些返青的原野,还有后面船上正在看风景的几个美女,心情颇为愉快地吟诵着。

他心情的确不错。

三大美女啊!

坤兴公主,圆圆,剩下一个当然是天启他老婆。

张嫣这时候还不到四十,这可是从全国初选的五千美女中,最后挑选出来的顶级美女,号称古代五大艳后之一,和甄宓,萧皇后等人齐名的,当了二十多年皇后的,那种雍容华贵可不是圆圆这种风尘女和坤兴这种小女生能比,此刻她也正饶有兴趣地看着杨庆。

当然,这不是杨庆心情愉快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就在结束护驾任务后,李来亨已经率领他的部下,作为前锋向北直奔山海关,而在他后面是田见秀率领的一万顺军主力,后者被李自成封为关门总兵,以明军将领身份接替原本的关门总兵高第。而投降李自成的唐通则率领另外八千人同样前往山海关接替吴三桂的辽东总兵,虽然这时候吴三桂等人并没有向李自成投降,因为时间太短估计圣旨也就才刚到山海关。不过李自成的善意已经表现出来,留在北京的吴襄不但没有遭到拷掠,而且被李自成提拔为中军都督府右都督,至于左都督则给了刘宗敏。

这时候李自成正打着承制封拜的圣旨大肆封官。

反正他大牢里还关了一堆呢,这些人空缺出来的官职全都给了他手下和那些需要拉拢的明臣。

虽然北京已经不是大明都城,但仍然是南北二京之一,像南京有整套军政体系一样,北京也得有整套体系,六部,五军都督府,都察院,甚至理论上锦衣卫也得有,可以说必须得有一个完整的朝廷。而他作为北京留守,奉皇帝陛下旨意辅佐太子留守北京镇守国门的,当然也就是这套系统的老大了,而承制封拜给了他任命辖区所有官员的权力,甚至他都可以封爵,而他封的官爵和大明皇帝封的没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