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我伸着脖子恨不得把整张脸印进金珀使劲照,好改改面相什么的。月饼叹了口气:“南瓜,冷静点,你照一万年也就这样了。”
“这是第二十七代异徒行者从医巫闾山找到的。”馆长坐着轮椅来到我们身边,“很多传说不可信,要不,我早就把自己照回正常人了。”
近距离看这个长在轮椅上半人半木的怪物,越看越觉得恶心,正琢磨着“也不知道会不会长木虫”,馆长从滴血蔓藤里扒拉出两样东西,给了我们一人一个。
月饼的是枚新月玉坠,我的是串金珀手珠。
“这是你们的身份象征,”馆长退到暗室中央,“距离产生美,免得南晓楼总是惦记我会不会长虫子。”
馆长居然能看穿我的心思?我老脸一红,假装低头看金珀,没应腔。手珠一共十四颗,十毫米规格,净水透亮,入手油润糯软,确实是值钱的好玩意儿。我往左手腕上一戴,不大不小正合适。
“馆长,你知道我不是为了当异徒行者。”月饼把新月玉坠随手丢到架子上面,“我只想知道你为什么要监视我们,这里面还有多少我们应该知道的真相?”
月饼这么一问我才从满屋子不知道真假的奇珍异宝中缓过神,心说还是月饼高尚,视财富为粪土,不像我差点连自己姓什么都忘了,不过金珀手珠说什么也不会摘下来了。
“你们早就被选中了。”馆长伸出半截皱巴巴的舌头舔着蔓藤里渗出的黏液,面色轻松了一些,“不要插嘴,我时间不多了,长话短说。”
以下是馆长的讲述以及我整理后的记录——
“没想到你们俩入选。”馆长指着密室中间的一方玉匣,“那里面就是你们要寻找的书,或者叫作族谱。自秦朝以来,历代异徒行者的名字都会写进族谱。”
馆长说了些什么我没有太在意,我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暗室里陈列的那些东西上。我走到一柄三米长短,杆子镂着五颜六色彩绘,顶端是金属枪尖,两侧月牙形利刃通过两根金属小枝相连的兵器前:“这是戟?”
“方天画戟!”馆长昂着头透露出一丝得意,“七十四年前,上一代异徒行者在河南找到的。左手边那个木匣里是鱼肠剑,第三十四代发现于浙江。正上方凹槽里放的是和氏璧,第三十一代在湖南执行任务时偶然获得的。”
我抬头看去,墙上有个半尺长宽的方槽,端端正正放着一块晶莹剔透,流光溢彩的玉璧。我张大了嘴,下巴差点砸到脚上,好半天才缓过劲,只觉得口干舌燥,脑子嗡嗡作响:方天画戟!鱼肠剑!和氏璧!这些传说中的物品竟然出现在眼前!
我膝盖一软差点摔倒,月饼在我身后念着:“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这……这……《寒食帖》?”我话都说不利索了,转身跑过去一看,一尺长、六寸宽的宣纸压在金黄色透明玻璃下面,十七行气势奔放的行书笔势光彩照人,跌宕起伏。
“相对于封存帖子的净水金晶珀,这幅‘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真迹又何足挂齿。”馆长面色血红,盘绕全身的蔓藤极速膨缩,显然心情异常激动。
听到“净水金晶珀”这五个字,我差点抱着那块透明玻璃就跑,这实在是太震撼了!
不透明琥珀统称为“蜜蜡”,透明琥珀称为“珀”,根据颜色纹理透明度分为老蜜、血珀、白珀、金珀等二十余种。明朝谢肇淛《五杂俎·物部四》曾记载:“琥珀,血珀为上,金珀次之,蜡珀最下。”由此可见金珀的珍贵。
“净水金晶珀”号称“珀尊”,它的来历更是一个传奇。
北宋年间,辽国兴起,与宋朝展开旷日持久的战争。辽国最杰出的政治家拔里绰脱颖而出,数次领兵击溃宋军,名震天下。拔里绰就是辽国萧太后萧绰,为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史称“承天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