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红榜一共取了二百三六名贡土,每一个都分发了两套学士服,其中包括冠帽和长靴,另每个人还有白银两百,细棉绸纱和贡段各一匹。
之后连着三日都由主考官,副考官和陪考官组织的诗会文会,让这些即将进入官场的新人们展示自己,要是能被哪位大人相中收作弟子,或者将爱女下嫁都是一段佳话。
特别是今年这一群贡士之中,年轻的格外多,不满二十岁的都有三个,还有一对双胞胎。
恰巧沈风和沈华兄弟俩就是这唯三之二,另外一个是排名第四的少年,比沈家兄弟还要小上一岁,今年才十七岁。
一群老大人坐在上头抚摸着胡子,正在感概∶"真是少年天才啊!"
"确实,确实。"不少人点头称是。
"我说你们觉不觉得这对双胞胎有些面善?"突然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大人眯着眼睛打量沈家兄弟,"特别是这个哥哥,老夫总觉得似曾相识。"
"老尚书这么一说我也觉得眼熟。"一个五十多岁的富态中年男子也跟着道,"按理来说,这兄弟俩相貌出众,气质斐然,若是见过绝对不可能不记得,但我还真想不起来了。"
"说到气质,你们看看这哥哥和这谢家的麒麟儿,是不是有些像崇怀门下的弟子?"此话一出年纪大的双眼一亮,倒是几位年纪稍轻的似乎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
"这,还真像。"有人接口道,"怕不真的就是崇怀的弟子吧!"
"两位大人,这崇怀是?"
"你们这些小年轻,我太元一代名相齐恒齐丞相,不就是人称崇怀先生吗?"第一个开口说沈家兄弟面善的老大人抬手指了指下头的沈风和谢砚,"喏,崇怀的弟子都是这个调调,看着一派风光霁月,其实心黑着呢。"
"老尚书你可别……."旁边有人哭笑不得。
"怎的?老夫夸他还不行吗?"老尚书年纪一大把,马上就要致什,当年他还在翰林院带讨喜
恒,之前新朝安定之后就是他亲自跑去请齐恒出山的,但人家不愿意,老尚书觉得丢了面子,一直记恨到现在。
平日里也没机会,这今儿个逮着了机会还不能多说两句。
"我看看文沈家兄弟倒是不错不瞒者位,家中有一/女,被家中老母疼爱的娇气了此我便寻
思着寻那一户家中简单的少年俊才相配,诸位以为可妥?"户部尚书笑着说道。
"闵大人怕是不知道,这会元哥哥可是越城童家的女婿。"吏部尚书刑大人哼笑了一声,"这不巧了,算下来,还是老夫正儿八经的内侄女婿。"
众人一愣,才想起来吏部尚书的妻子可不就是越城童家的女儿,这沈风的妻子也是童家女儿,还真是正儿八经的内侄女婿。
"…看刑大人说的,老夫也就这么一说,难不成还能抢你的内侄女婿不成?"户部尚书闵大人扯了扯嘴角,心中直呼晦气,他光琢磨着这沈家和谢家订了婚事,没想到还和童家攀了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