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借兵

谋断九州 冰临神下 3825 字 9个月前

徐础笑道:“那是以后的事情,总之江东很快就将归我所有。我留在东都只为除掉降世王,以免有人拿着‘祖王’的旗号压我一头。”

“所以你不是真心劝我称帝?”

站在门口的甘招听到“称帝”两字,吃了一惊,仍不说话,打定主意只做旁观。

“宁王从未真心待我,奈何要我真心?但你的确应该称帝,这与我是否真心无关,只看宁王是否有这份野心和胆量。”

“嘿。”

“我这次来见宁王,别无它意,请宁王将麾下将士全交由我来指派。”

“嗯?”宁抱关抬起末端已经烧红的铁条,神情严厉得好像吴王开口要他的老婆。

“宁王想杀薛六甲,却不愿担此名声,我来担,反正我已有刺驾之罪,不在乎再多一个杀王之名。除掉薛六甲之后,我带吴军去往江东,东都爱归谁归谁,我不参与。”

“我去益州,也不参与。”门口的甘招插上一句。

宁抱关瞥了一眼甘招,低头沉思,片刻之后,抬头道:“好啊,蜀王,你将罗汉奇叫进来。”

“是。”甘招出门,很快将宁抱关手下大将罗汉奇叫进来。

“宁王找我?”罗汉奇大声道。

“我将你与众将士借给吴王……你要几天?”

“今日相借,后日傍晚奉还。”徐础道。

“后天傍晚你再回来,在这两天里,吴王的命令就是我的命令,吴王让你杀我,你也得服从,明白吗?”

“啊?这个……好吧,我明白了,吴王尽管吩咐。”

徐础也不客气,“请罗将军留五百人守城,保护宁王,不准任何人进出。明日天亮前,率军前往西城与我汇合,日出不至,军法处置。”

“遵命。”罗汉奇拱手道。

徐础也向宁抱关拱手,“告辞,宁王静候佳音。”

一回到西城墙,甘招就惊讶地说:“宁王真是看重吴王,竟然真的借出将士。”

徐础微笑道:“宁王虽然口口声声要杀我,其实与我惺惺相惜,他相信我能降掉薛六甲,也相信我会归还将士。”

甘招拱手道:“没什么说的,我帐下的几百人全听吴王派遣,城外还有我的人,也叫进来……”

“不必,这几百人就够了,城外军队一动,必会引来降世军疑心,反而于城内不利。”

甘招点头称是,心服口服,再不做逃亡的打算。

徐础心里重重松了口气,若不是甘招陪同,他还真没把握说服宁抱关。

大军在握,徐础开始思考如何对付薛六甲,以硬碰硬是他激励别人的说辞,并不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

他得再想办法。

(求订阅求月票)

甘招打算离开东都,甚至不讳言这是一次“逃亡”。

徐础与甘招共占西城墙,见面比较方便,他进屋时,甘招已经穿上全副盔甲,正在来回踱步,看到吴王,他很高兴,“必须走了,一刻不能停留。徐公子——请允许我不称吴王——徐公子跟我一起逃亡吧。”

“去哪?”

“当然是益州,徐公子建议我去那里立足,你还说离开得越早越好,不可耽搁。”

“蜀王还在城外时,离开得越早越好,既已进城,想走怕是没那么容易。”

甘招颓然坐下,发了一会呆,抬头道:“降世王的心事不在我身上,这样也不行吗?”

徐础坐到对面,微笑道:“与降世王无关,是晋王和宁王,他们不会放过你。”

甘招一愣,“我没得罪他们两个……”

徐础微笑不语,甘招想要继续辩解,话未出口,脸色先已微红,于是挤出干笑,“徐公子,不不,吴王真是个聪明人。”

“我对他们说,绝无告密者。”

甘招沉默一会,“我不是有意告密,只是……只是……”

“薛六甲找上你了?”

“他派人找我,还威胁我,说他今日无论如何也要杀一王立威,如果我不开口供出一人来,就要拿我开刀。”甘招尴尬地笑了笑,“我并非贪生怕死之辈,所以……”

“所以你没供出一人,而是供出所有人。”

甘招更加尴尬,“降世王本来就已怀疑诸王,我顺着说了几句,但是没提今日的计划,我曾向吴王承诺保密,真的只字未提。”

甘招的“告密”虽未指向任何一王,却足以令薛六甲下定决心要杀一王,经过一番权衡,他选中了晋王沈耽,要不是徐础挺身而出,大殿里已是鲜血沾地。

“吴王胆子真大,但是这么一来,降世王更加相信诸王都在反对他,早晚要动手。”

“五王守门,部下将士至少一万人,薛六甲只带六千人入住皇宫,怕他做甚?”

“五王虽有万人,但是彼此不合,降世王最擅长挑拨离间,而且他在城外还有数万人,一旦攻城,五王将腹背受敌。”

徐础笑道:“城外降世军虽众,但是不擅攻城,五王各留数百人守城,足矣。薛六甲挑拨离间,对秦州乱民有用,对五王无效。咱们这些人不至于连轻重缓急都分不清,一同抗衡官兵时,五王联合,薛六甲在哪呢?如今东都已下,诸王人人出力、人人有功,唯独薛六甲乃是被迫参战,在战场上,他可曾倾其所有、奋勇杀敌?”

甘招摇摇头,默不做声。

“蜀王追随降世王日久,对他或有忌惮,我们几人可不管他是不是弥勒亲传弟子,哪怕他是弥勒本人降世,如今也是肉体凡胎,该杀还是要杀。”

甘招叹了口气,“吴王请听我说,我也不相信降世王的那套鬼话,我担心的是……还是诸王不和。”

“即便联手过一次,蜀王仍存疑虑?”

甘招笑着摇摇头,又叹一声,比上一次更长更重,“吴王的眼光比我准,我不信吴王没看出来。你刚才说得对,诸王不是秦州乱民,至少比之前称王的那些人要聪明一些,或许太聪明了些。别人不提,宁王与晋王势同水火,昨晚吴王离开之后,晋王派人拉拢诸将,甚至进到我的营地里,向他们许诺,晋王若能独占东都,必将东都的财物、人畜全分给所有将领,他只要四面城墙。”

徐础在场的时候,刘有终就曾提出过这样的建议,沈耽拒绝,要用仁义之术服众,事后的做法却与刘有终一致,不知是被劝服,还是本来就有此意,在徐础面前伪装而已。

徐础不去细琢磨,“嗯,晋王会有此举,我一点都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