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拍即合

谋断九州 冰临神下 3758 字 8个月前

“呵呵,我猜吴越王的意思是要将础弟留在洛州,免得你先往江东抢占地盘,令他无处可去。”

“想必如此。”

“础弟跟我说句实话,你既看破吴越王的用意,为何还来洛州?”

“江东诸城仍被官兵占据,这边东都不破,那边守兵不溃,吴军只能逐城争夺,旷日持久,非上策也。何况攻破东都乃是扬名天下的一大良机,有识之士都不会错过。”

马维大笑,“没错,哪怕梁军只剩一兵一卒,我也必须赶来参战,错过这次机会,日后就只有称臣的份儿。”

马维又长叹一声,“即便扬名天下,后面的事情仍是一步比一步更难:降世王虎视眈眈,梁军在淮州人生地不熟,能否立足,难以预料,即便一切顺利,北有冀州突骑,南有吴越之兵……”

马维伸手抓住徐础的手腕,热切地说:“础弟不必向我隐瞒,你与吴越王日后必有一争,胜者得江东,断无共享之理,吴军眼下稍弱一些,你有何打算?”

“还没想那么远。”

“呵呵,础弟对我也要藏着掖着吗?事到临头再做打算,可不是础弟的风格。”

徐础想了想,“宁抱关兵将皆强于吴军,不可与之争锋,我的计划是攻破东都之后,立刻乘船东进,先收滨海之地,然后西行。宁抱关少船,十有八九会走陆路,由西向东进发,两军有段时间不会相遇。”

“此为权宜之计,以后呢?”

“宁抱关为人苛刻,他在西面以严猛夺城,我在东面以宽厚招抚,而且吴军中尽是江东人士,吴人两面受敌,自会投奔于我。待强弱改易,我再与宁抱关决战。”

“哈哈,妙计。”马维赞道。

徐础自然不会将真计划说出来,笑道:“终归是得人心者得江东,但是人心难料,我前面的路,不比马兄轻松。”

“梁、吴以后会是近邻,你我努力,各自占据一州,然后携手扫平天下,划江而治,岂不美哉?”

马维第一次说类似的话时,徐础还只是一名四处流浪的谋士,今番再提,马维显得诚恳许多。

“天下易平,知己难得,马兄明白我的心事。”

马维将徐础的手腕握得更紧一些,“更远的事情先不提,我去说服晋王,础弟说服吴越王与蜀王,五军联合,从吴、梁开始。”

两人又谈一些细节,徐础告辞,回到吴军营地时,已过二更。

冬夜寒冷,风声呼啸,徐础驻足观看卫兵牵走马匹,忍不住想:王者无友,自己不可多愁善感,当勇猛直前。

王颠留守营地,走来道:“有故人来访,执政要见吗?”

“哪位?”

“他不肯透露姓名,我们搜过了,他身上倒是没有兵器。”

“带我去看一眼。”

王颠引路,小声向徐础道歉:“我昨晚无礼太甚,请执政治罪。”

“我宁愿诸将都像王将军一样有话直说,何罪之有?”

王颠露出笑容,来到客人所在的帐篷,轻轻掀开帘子一角,让执政王往里面看。

徐础只扫了一眼,认得那真是故人,而且是他意想不到的东都故人。

(求订阅求月票。)

辨认降世军士兵很容易,他们大都操秦州口音,而且对唐为天手中的棍棒存有莫名的敬畏,甚至不敢长时间盯瞧。

徐础客气地派人送他们去往蜀王甘招的营地。

将领们不太服气,回到帐篷里,王颠首先发难,“群雄并立,君择臣,臣亦择君,秦州人愿意加入吴军,有何不可?”

孟僧伦替执政王说话,“不能这么说,如今降世军强,吴军弱,平白得罪他们没有必要,今后大家招人的时候注意些,别让秦州人进营就是了。”

王颠兀自不服气,连连摇头,“降世军也就是人多些,如今连人都往别处跑,真看不出他们哪里强。”

徐础不愿多做解释,“六王定约,就按约定来,至少在攻破东都之前,不要收留秦州人,降世军即便没有那么强,这个时候也不宜挑起内乱。”

王颠勉强点头。

徐础刚要开口屏退众将,脑袋里突然灵光一闪,问道:“没有江东人过来投奔吧?”

将领们互相看看,没有立刻回答。

果然让徐础猜中。

“多少人?”

王颠抢先道:“不收留秦州人也就算了,江东人本来就是咱们吴国的将士,加入吴军谁能说什么?”

“这个时候跑来的江东人,必是吴越王宁抱关军中的河工……”

王颠嗤之以鼻,“宁抱关一介莽夫,怎配称‘吴越王’?他称王的时候,问过吴人的想法吗?”

徐础脸色稍变,孟僧伦上前道:“不多,几十人而已。据他们说,宁抱关待人苛刻,军中的秦州人总是欺负外人,所以他们才会逃亡,只希望有朝一日能随吴军返回家乡。我想宁抱关也不会在意这点人。”

“在宁王那里受不得苦的人,在我这里也是无用,给他们盘缠,让他们自回江东。”

孟僧伦应允,王颠心中一直有股气,大声道:“执政谨慎过头,忒小心了些,吴军如果连自家人都不敢收留,以后凭什么与群雄争锋?说得过头一些,又凭什么回江东扫定吴国?”

“王将军似乎有话,都说出来吧。”徐础道。

众将不语,孟僧伦悄悄使眼色,王颠装作没看见,“执政是否当着诸王的面说过,要将吴国让给宁抱关?”

“吴国如今归谁所有?”徐础反问道。

“当然是归执政、归七族、归吴国将士所有。”

“既然如此,吴军干嘛大老远跑来洛州?真的只为攻破东都吗?”

王颠脸上一红,孟僧伦插口道:“都是自己人,用不着撒谎,江东眼下还被官兵占据,或一城一主,或连城为盟,咱们都是在江东被逼得走投无路,听说降世军强盛,才来洛州寻找机会。”

王颠昂然道:“江东是官兵的,吴国却是咱们的,两者虽是同一个地方,称谓不同,意义自然也不相同。”

吴士重名至此,徐础没办法,只得改口道:“同样,我让出的是江东,而非吴国。”

王颠哑口无言,半晌才道:“可是……没有江东的土地与百姓,吴国在哪呢?”

徐础微笑道:“吴国就在这里,在于你我,在于满营将士,只要咱们上下一心,吴国就在,若是离心离德,便是号称占据九州,又有何用?我明白王将军的心意,但是急不得,该让的时候就得让。”

“该夺的时候呢?”王颠不放心,追问一句。

“大势所趋,谁能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