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契约精神

修心录 竹本无心 3499 字 9个月前

萱草和月极天只是单纯的惊叹,萧勉却在惊叹之余感到了由衷的震惊,甚至是有一丝惊恐!

襄樊城表现出来的活泛,让他心惊。

别看大街小巷上各色修士似乎是各忙各的,异常纷乱,但是乱中有序,整个襄樊城并没有出现任何杂乱。

这要是在万宗城,绝对是不可想象的!

若是让万宗城和襄樊城来一次全城攻防,抛开顶阶修士的数量和实力不论,单论普通修士,孰胜孰负还未可知。

须知万宗城可是南越州首屈一指,而这襄樊城不过是楚郡大地上随意一座城池,这两者能有什么可比性?

震惊过后,萧勉感到的便是由衷的悲哀……

不怪中州修士看不起南越州修士,实在是在绝对的力量对比上,南越州确实不如中州,而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这种情绪,萧勉在南越州时根本就无法理解。

想起当日书生描述中州的一枝独秀时,未曾结丹的萧勉私下还暗笑书生身为元婴老祖,却空长他人志气的懦弱。

如今看来,倒是自己鼠目寸光了!

看来自己游历天下,倒是来对了……

若没有走出来的决绝,哪里有回去后的豁达?

南越州虽然积弱已久,但那里毕竟是萧勉的故乡。

总有一天,萧勉是要回南越州的,他要把在中州的所见所闻,告诉南越州的同道,他要鼓励更多的南越州修士走出南越,游历天下,他要南越州成为不输于中州的世外桃源。

但是萧勉比谁都更清楚,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为了这个在现在看来颇有些荒诞的理想,萧勉必须不断地壮大自己的实力,成为能够改变现实的至强者和至高者!

南越州修士固然是想中兴南越州,可是其他四州修士会甘心让南越州发展起来吗?

到那时,便不是无所谓的鄙视,而是有预谋的扼杀了!

抱着别样的心思,萧勉对于襄樊城中的一切都显得很是在意,包括城市的布局、治安的管控、修士的修为、职业的组成,乃至是物价的高低,萧勉都尽收眼底,暗自留心。

绕了襄樊城一圈,三人览尽了襄樊城的风光。

当然即便是三人马不停蹄,也不敢说就看尽了襄樊城的风貌,毕竟襄樊城虽然没有当日的咸阳城大,但好歹也是中州八十一城之一,岂是三人一日之间就能逛遍全城的?

只是日薄西山,三人初来乍到,总不好风餐露宿吧?

商议一番,三人走进了一家颇有些气派的修行客栈。

不想才一进入那家修行客栈,萧勉就心头一跳。

还真是冤家路窄,走到哪里都能碰见这位仙子啊!

迎面而来的,可不正是水月剑阁当代神女——被楚郡修行界称颂为是水月仙子的——水千月!

{}无弹窗却原来,在楚郡修行界,订立契约蔚然成风。

所谓的契约,便是双方当事人,就彼此合作的目的、过程、结果等程序之间设立、变更、终止双方关系的协议。

就比如此番萧勉资助月极天一事,便可以签订契约。

在月极天拟好契约之后,萧勉忍不住仔细观看起来。

起初,萧勉好有些暗笑月极天的小题大做,又有些怀疑这小子是害怕自己在设套陷害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萧勉的神色却越来越凝重肃穆,到最后,萧勉再无一丝大意。

只因为月极天拟定的契约草本,对萧勉和月极天在联手对抗水千月和水月剑阁一事,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分析!

比如由萧勉出资、由月极天出力,两人对水千月的行踪做最细致、最及时的沟通,双方不得故意隐瞒。

比如其中一方被水千月识破身份和意图之后,在可能的范围内,另一方必须尽力营救对方,使之不受伤害。

再比如事成之后,双方如何分割胜利果实……

事无巨细,物无大小,林林总总,历历在目!

取下那块镌刻着契约的玉简,萧勉的神色变得古怪起来。

“萧道友!你看这份契约,可还行吗?”

眼见萧勉神色古怪,月极天不由得有些忐忑,虽然在楚郡契约之风颇为盛行,但月极天也知道那仅仅是在楚郡,对于其他地方的修士而言,订立契约,怕是多此一举吧?

眼珠一转,月极天露出一个略有些尴尬的苦笑。

“极天也知道:如今我孤身一人,无依无靠,能够贡献的便只有这一身单薄之力,在日后的计划中,萧道友怕是要多出些灵石和物资呢!”眼见萧勉始终是不发一言,月极天颇有些忐忑,最终咬牙试探道:“要不这样吧!咱们将这份‘平等契约’改成‘救济契约’,萧道友,你看可好?”

“何谓平等契约?何谓救济契约?”

在月极天解释一番之后,萧勉摇了摇头。

顾名思义,平等契约的双方是平等关系,而救济契约的双方,却存在一个势强势弱的对比,当然相应的,契约达成之日,双方能够得到的好处分配,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看这平等契约就很好,大可不必再修改了!”

按照月极天的提点,萧勉又照着那草本烙印了一份契约,而后两人在两份契约上分别签上自己的印记,便算成了。

手拿着那块属于自己的契约玉简,萧勉满腹狐疑。

“在下有个问题,还请月兄不吝赐教!”

“萧兄可是想问:如何确保契约的执行?”在萧勉点了点头之后,因为萧勉答应签订平等契约而心情大好的月极天解释道:“这却要从楚郡最大的势力祥福商会说起了……”

却原来,祥福商会以商立世,最是看重契约关系。

久而久之,楚郡修士订立契约之风大行其道。

对于某些沉迷于契约精神的修士而言,大到拜师学艺,小到聚餐对弈,无不要事先签订契约。

甚至据说有修士招募道侣,也要先签订一份契约……

契约之道之所以能够在楚郡成风,不光是因为楚郡修士已经习惯了由祥福商会引领的这种契约精神,更主要的是,在祥福商会深不可测的实力监管下,契约被得以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