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按照古篆体修炼和按照推演出的神洲文修炼的差距,两者起初差别看似不大,但久而久之之后,差距就会在这细微之处体现出来。
接下来,程志每天都按照这种行功方式修炼金刚诀第一层,每运行一个大周天,他就感到神清气爽,五感清明,心中一片宁静。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体内的那股真气每次修炼完增长的部分数息后都会消失掉,对于这点,程志心中早就有了准备,并不感到沮丧。
程志心中猜测这空间内一年时间相当于外面世界的一刻钟,并且在这空间里是不能通过修炼来提升身体的真气,但是可以练习各种功法,以提高熟练度,而且在这空间里,也许因为心无旁骛的原因,熟练度比外面提高的更快。就如自己的基础拳法,仅仅一年时间,就已经提高到了如火存青的程度,若是在外界的话,一年时间,自己的基础拳法能小成就不错了。
一晃五个月过去了,程志在这里不断的练习金刚诀一层的行功路线,早已将这行功路线烂熟于心。离离开只余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时程志突发其想,产生了一种想法,随即便开始行动起来。
程志这一次在行功路线的上一个不重要的地方做了点修改,一个大周天后,程志感觉到行功所增加的真气不到之前完美契合行功路线的所增加真气的一半。为了继续验证心中的想法,程志又在不同的地方对行功路线稍作改变,得到的结果无一例外,增加的真气都不会超过之前完美契合路线的一半,有的甚至不到一成。
最终程志得出了一个结论,这同样的功法由不同的人来修炼,只要有稍稍不同,结果却是千差万别,同时更认识到这古篆体对修行的重要性。
在这灰蒙蒙的空间中,也许是程志专心于修炼的缘故,时间似乎比外面过得更快,转眼间,又到了离开这灰蒙蒙的空间回到了湖面的时刻。
待头颅一沉,程志感觉场景一换,随即扫视了周围一圈,一切和自己进入灰蒙蒙空间时一样,烤好的野兔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圆月还是挂在程志离开前的那个位置,铜质沙漏和青色木匣也和离开时一样,但四百余古篆体推演出的两千多神洲文在程志脑中却是历历在目,并且金刚诀一层“聚力”的完美契合的行功线路也是烂熟于心。
程志离开湖面,回到岸上,盘膝而坐,按照心中早已行走了千百遍的行功路线开始修行,一个大周天后,程志感觉到体内的真气壮大了一丝并且没有像那灰蒙蒙的空间中那样变回原来的大小,并且感觉到全身的力气同时也增加了一点。
“果然如此!”虽然早就有了猜测,程志心中还是禁不住一喜。
“那处灰蒙蒙的空间果然没办法增加一丝一毫的真气!”
“这样才说得过去,万事万物都有他的优点缺点,不可能完美无缺,如果那处空间时间走得慢,又能增加真气,那不就逆天了。”
“不过书中讲到要想将金刚诀这一层“聚力”修炼至化境,还需要配合一些外物,可这些外物除了这虎皮之外,别的东西我可是闻所未闻啊!算了,这些东西先不管,我还是先将这第一层聚力先炼至小成先,小成之后才是大成,接下来是炉火存青,最后才是化境。将此功法入门,炼至一层,我就花了四年时间,最后还是靠神秘小鼎的帮助。而这一层“聚力”明显要比入门篇生涩难炼多了,若是我不懂古篆体,没有推演出契合自身的完美行功路线,以我这差劲的资质,按正常的情况炼下去,没有数十年的功夫怕是见不到成效,现在有了完美契合行功路线,再加上有神秘小鼎相助,我要将“聚力”炼至炉火纯青短时间怕也做不到。”
“不过这聚力篇若是炼成了效果却是明显,小成之后,单手就能有三千斤力,大成之后,单手就能有五千斤力,如火纯青后单手能达到七千五百斤力,若是能达到化境,单手能达到万斤力,到时虽不能移山倒海,但是等闲之辈一拳锤过去,多半砸成稀巴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