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华来科大的行程安排是大约三个半小时左右,不会超过四个小时。
在校领导的接待下,叶华和包校长交流了半个小时左右,这是非公开的交流。
随后包院士客串向导带着他看了看科大的研究实验场所也见了不少教授,不得不说科大体系非常完成,理工科基本都能在这里找到他想要学和感兴趣的专业。
两小时后,一个从叶华口中说出来的数字让科大非常振奋,海岸线集团决定资助rb¥32亿以支持科大的科学事业研究。
上周的欧洲之旅,叶华亲自拜访的欧洲大学虽然只要五家知名高校,但实际上海岸线在欧洲资助了三十多家欧洲大学或科研院所,其中对哥廷根大学资助了22亿欧元是最大的一笔数目。
这次回国之后来到科大,对其资助金额是哥廷根大学的两倍。
rb¥32亿,这绝对是一笔巨额的资助资金,基本上科大的教授们做基础研究,未来一整年都可以从这笔资金池里申请经费。
值得一提的是,资助和捐助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性质。
叶华决定海岸线集团的科研投入预算,在去年总投入的基础上再一次性增加100亿美元,也就是228亿美元的投入了。
在增加的这100亿美元里,其中62亿美元投资在了欧洲,30亿美元投资在了国内,兑换一下就是rb¥200亿左右,另外8亿美元则是投资北美。
北美那边没怎么大举投入,美国人其实不缺钱而且也比较困难,欧洲不一样本身麻烦不断,wsio组织的成立对欧洲以半导体为代表的科技产业从业人员形成了巨大冲击。
这种时候当然要敞开怀抱大量接受来自欧洲的“难民”啦,实际上海岸线出手还是比较晚的一个,国内的半导体厂商们老早就盯上欧洲人才了,只不过海岸线集团需要的人才远不止是半导体业。
这笔钱都是用于资助全球范围的高校学院,目的就是为了给海岸线集团建立全球范围内的人才储备和输送。
都是缺人才给逼得啊。
叶华已经意识到了这点,在未来,随着海岸线集团的发展扩大,对人才的需求量会进一步激增,现在不提早布局将来缺人的时候就有的哭了,到时候想玩点新花样,没人才你也没法商业化和大规模普及,只能留在实验室里。
事实上证明,在任何时候,最重要的不是资本,而是人才。
有资本如果没有人,你的资本也运作不起来,道理都是相通的,任何事业都需要人来做,做成规模则需要一个庞大团队协调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