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中央银行采取不断提高银行利率的方法来降低通货膨胀率,但这种方法也提供了很多投机的机会。连银行业本身也在大肆借入美元、日元、马克等外币,炒作外币,加入投机者的行列。
这样一来,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各国银行的短期外债巨增,一旦外国游资迅速流走各国金融市场将会导致令人痛苦不堪的大幅震荡。
东南亚各国中央银行虽然也已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但面对开放的自由化市场却显得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其中,问题以泰国最为严重。因为当时泰国在东南亚各国金融市场的自由化程度最高,泰株紧盯美元,资本进出自由。泰国经济的泡沫最多,泰国银行则将外国流入的大量美元贷款移入到了房地产业,造成供求严重失衡,从而导致银行业大量的呆账、坏账,资产质量严重恶化。
1997年上半年,泰国银行业的坏账据估计高达三百一十亿到三百五十亿美元。加之借款结构的不合理,更使泰国银行业雪上加霜。泰国银行业的海外借款,九成半都属于不到一年的短期借款。
1997年三月,当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国内九家财务公司和一家住房贷款公司存在资产质量不高以及流动资金不足问题时,索罗斯认为千载难逢的时机已经来到。
索罗斯及其他套利基金经理开始大量抛售泰铢,泰国外汇市场立刻波涛汹涌、动荡不宁。泰铢一路下滑,两个月之内,最低跌至一美元兑二十六点七铢。
泰国中央银行在紧急关头采取各种应急措施,动用一百二十亿美元外汇买入泰铢,提高隔夜拆借利率,限制本国银行的拆借行为等。这些强有力的措施使得索罗斯的交易成本骤增,一下子损失了三亿美元。
但是,索罗斯对他原有的价值理论抱有信心,坚持他的观点,不仅没有平掉原来的头寸,甚至还在继续增加头寸。三亿美元的损失根本无法吓退索罗斯,他认为泰国就算是使出浑身解数,也抵挡不了他的冲击。
对于泰铢,他是志在必得。
到了六月下旬的时候,索罗斯筹集了更加庞大的资金,再次向泰铁发起了猛烈进攻,各大交易所一片混乱,泰铢狂跌不止,交易商疯狂卖出泰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