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皇帝的宽容

孺子帝 冰临神下 3644 字 9个月前

崔腾也跪下,嘴上说着不想当官,这时却若有期待地看着皇帝。

“你去给东海王当副手,宿卫军龙骧将军。”

“啊?”崔腾大失所望,他可不愿意直接居于东海王之下,“我不在乎官大官小,求陛下给我换个地方吧。”

“朕给你的是圣旨,不是商量。”韩孺子对崔腾向来不客气。

崔腾不敢再说什么,谢恩时很勉强,“当了龙骧将军,还能时常来见陛下吗?”

“既是宿卫之官,当然可以。”

崔腾总算稍稍高兴了一点。

两人一块退下,下楼时,崔腾小声对东海王说:“别得意,你若是仗势欺人、以上压下,我可不会忍受。”

东海王苦笑道:“仗势欺人?这话说是你,不是我。你还不明白吗?陛下这是让你监视我啊。”

崔腾恍然,立刻不觉得委屈了,“那我得看紧点,你小子别想逃过我的眼睛。”

东海王笑着摇头,心里却惴惴不安,以为皇帝看出了什么。

房间里,韩孺子又向孟娥解释道:“崔腾盯着东海王,东海王盯着上官太后,或许能少些是非。”

“陛下不打算惩罚任何人?”孟娥越来越觉意外,上官太后所作所为乃是灭族之罪,东海王、景耀也有欺君之意,皇帝居然都给放过。

“等等再说。”韩孺子冷冷地道,上官太后已无族可灭,东海王、景耀的罪行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真论起来,也不能给予多重的惩罚。

皇帝得闭上一只眼睛,与此同时,将另一只眼睛睁得更大。

下一下奉召而来的人是赵若素,与往常一样恭谨有加。

孟娥有点好奇,赵若素十有就是向大臣泄露皇帝想法的人,任何人对这种做法都会深恶痛绝,皇帝还能保持宽容吗?

韩孺子将桌上的奏章推过去,“朕已批复完毕,请你看一眼,没有问题,就可以送还中书省了。”

这是赵若素的日常职责,他走到桌前,侧身站立,快速地翻了一遍,“没有问题。”

“有劳。”韩孺子客气地说。

赵若素捧着奏章告退。

孟娥惊讶地看向皇帝。

韩孺子道:“你能站在水里将水舀光吗?”

孟娥摇摇头。

“朕也不能,朕得离开水池,才能解决水池的问题。”

孟娥注意到,皇帝对她自称“朕”了,“还有一个人陛下没有处置。”

韩孺子当然记得这个人,“惠妃怀孕的时候,太后派张有才去服侍,如今是皇后怀孕,朕希望你去服侍她、保护她。”

孟娥明白,自己仍受到皇帝的信任,但是从此她离皇帝也会越来越远。

皇帝终是孤家寡人。

(本卷结束)

“皇帝永远是孤家寡人。”韩孺子虽然常常念叨这句话,却是第一次向外人道出。

对面的孟娥轻轻地嗯了一声,又点了下头。

韩孺子微微一笑,知道孟娥并没有完全明白,“杨奉曾经对我说过,信息太多,还不如一无所知。”

“这话有点怪,像是他说的。”

“可世上的绝大多数人都苦于信息太少,只有极少数人,尤其是皇帝,才能体会到信息过多的害处。”韩孺子看了一眼摞在桌上的奏章,这是皇帝最主要的信息来源,也是大臣“蒙骗”皇帝的最主要手段。

上官太后久已不参与政务,可她毕竟执掌过朝廷,与大臣明争暗斗过,有成功,也有失败,韩孺子还蒙在鼓里的时候,她已经看出,大臣们正在取得胜利。

若非自身受到威胁,上官太后更愿意冷眼旁观,昨天,她全说出来:“陛下以为宰相是自己的亲信,其实宰相是大臣的人,卓如鹤能够顺利地当上宰相,只有一个原因,他取得了其他大臣的认可与支持。”

韩孺子又一次陷入重围,这回的敌人不是匈奴骑兵,而是自己人。

“太祖在争夺天下的时候,勇猛无畏,每每在千钧一发之际逃出生天,史书上说太祖有神灵保护,未卜先知,乃是天命皇帝。杨奉却说太祖之所以勇猛,不过是因为一无所知,只能凭灵机一动行事,之所以成功,靠的是运气。”

孟娥等了一会,说:“照我想来,也不全是运气,换一个人处在太祖的危急情况下,可能早就惊慌失措,哪来的灵机一动?”

韩孺子笑道:“没错,绝不能慌,信息再多、再怎么彼此矛盾,也要镇定,最重要的是,得做点什么,宁可做错,也不能不做。”

“皇帝不该无为而治吗?”孟娥自己也不相信这种事,只是想提出来听听皇帝的想法,毕竟这是大楚历代皇帝的祖训。

“无为……当然要无为。”

外面有人敲门,太监张有才走进来,自从佟青娥生下皇子之后,他回到了皇帝身边,“陛下,景耀来了。”

韩孺子端正神色,点下头,表示可以带进来。

景耀进屋叩见,察觉到角落里还有外人,没敢扭头观看。

“景公辛苦了。”韩孺子道。

“能为陛下效劳,再苦也值得。”景耀心中一喜。

“景公为朕做了许多事情,劳苦功高,理应获赏。”

景耀磕头,“老奴不求赏,只求陛下安康。”

景耀面朝下,看不到皇帝脸上一闪而过的微笑。

“宫里有职位空缺,但是朕以为景公未必愿意再回旧地。”

景耀立刻明白了皇帝的话中之意,刘介在中司监的位置上做得好好的,不可能换人,景耀回宫只能位居人下。

“老奴……确实不太愿意,不过一切皆由陛下决定,老奴没有挑剔之心。”

“嗯,很好,朕就需要你这样的人。少府缺一位探访使,景公可感兴趣?”

景耀愣住了,少府探访使不是大官,专门负责前往各地监督皇室产业,倒是个肥缺,油水多,但是远离皇帝,意味着远离权力。

“陛下……”景耀声音发颤,以为自己受到了驱逐。

韩孺子向前微微探身,正色道:“探访使只是方便景公出京,朕另有职责给你。”

景耀大喜,皇帝坐拥天下,整个朝廷都为之服务,却“另有职责”交给自己,那是极大的信任,也表明自己对上官太后的指控得到了认可,马上磕头谢恩,“老奴甘效犬马之劳。”

“平身。”

景耀又磕了一个头,起身看向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