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首次试探

孺子帝 冰临神下 3465 字 8个月前

“十一个。”邓芸记得清清楚楚,“七人预测为男,三人预测为女,还有一个含糊其辞,等于什么都没说。”

韩孺子并不当真,那些御医为了讨好太后,什么好听说什么。

聊了一会,韩孺子又去给两位太后请安。

慈宁太后自有寝宫,但是每天早晚都要去慈顺宫陪伴上官太后,也方便皇帝,他不用两边跑了。

规矩就是规矩,韩孺子与上官太后都对见面不感兴趣,甚至心存抗拒,却不得不遵守。

上官太后正在迅速变老,就连经常见面的韩孺子都能感觉到。

请安很快结束,慈宁太后告辞,出门之后请皇帝一块去慈宁宫,她有话要说。

皇帝最近一直留在宫里,而且时常去看望惠妃佟青娥,慈宁太后对此非常满意,但是仍觉得不够。

“佟妃腹中尚不知男女,陛下仍需努力啊,十多位嫔妃,不至于只有一个人能怀上。”慈宁太后毫不隐讳自己的想法。

韩孺子颇觉尴尬,“是,朕会努力。”

慈宁太后点点头,“陛下也不要只对皇后一人努力。”

韩孺子更觉尴尬,“是,太后。”

“你身边的那个孟娥……”

“她怎么了?”

慈宁太后若有所思,“让御医看看她是不是怀上了。”

韩孺子愣了一下,随后笑道:“太后想多了,她只是宫女,平白无故地怎么会怀孕?”

慈宁太后轻叹一声,“陛下就是侍女的孩子,陛下若能让任何一名宫女怀孕,都是喜事,没有什么‘只是宫女’。”

韩孺子马上躬身回道:“是,朕明白。”

“陛下得将皇宫当成自己的家。”慈宁太后说了不少,大意是劝皇帝不要只恋皇后一人,怀孕的宫人越多越好。

韩孺子听得头大,灵机一动,正好趁机试探一下母亲的口风,于是道:“不只是宫里,还有金贵妃呢,她在塞外,或许朕可以去看看。”

慈宁太后反应倒快,立刻严厉地说:“陛下绝不可再次离京,晋城之困才过去多久,陛下这就忘了吗?”

“没忘。”韩孺子不想现在与母亲争执,赵若素说得对,等到有合适的宰相和至少一位皇子时,问题才会变得简单一些。

“陛下也说过,金贵妃不是真正的贵妃,她若怀上孩子,现在都快生出来了,怎么一声不吭,连点消息都没有?陛下若是真的关心,就派人去看望一下,用不着自己去。金贵妃既然要当匈奴人,陛下无需记挂在心。”

母子二人又聊了一会,韩孺子告辞,走向寝宫的时候,越发坚定了继续巡狩的决心。

皇宫充满恶意的时候,他受到重重束缚,当皇宫改为释放善意,他仍感到束手束脚,必须想办法挣脱。

既然皇权只在十步以外、千里之内,离皇帝越远皇权越弱,那皇帝就不?19??只待在一个地方,而应该定期巡狩,将皇权带到天下四方。

这就是韩孺子的想法,很简单,实行起来却很难,他首先得寻找支持者。

大臣不行,他们一听说“巡狩”,首先想到的是浪费、游玩与昏君,宫里的人也不行,母亲和皇后只会想到安全,第一次巡狩就被困晋城,这可不是一个能让人放心的良好开端,何况皇帝刚刚遇刺,侥幸得脱,她们甚至不会同意皇帝出宫,更不用说离京。

韩孺子得一步步来,找的第一个劝说目标是孟娥。

孟娥在宫里身份奇特,她是宫女,却不入名籍;陪伴皇帝的时间比任何一位后妃都要多,却从未与皇帝有过肌肤之亲;她算是离皇帝最近的人,却得不到其他人的信任,人人都怀疑她,人人都动不得她。

韩孺子这些天大都与皇后住在一起,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入睡之前与孟娥闲聊,这天下午,处理完一整天的事务,准备回寝宫用膳之前,孟娥过来收拾东西,韩孺子趁机开口。

“我想继续巡狩。”

孟娥愣了一下,随后继续收拾桌上的笔纸,“去哪?”

“天下。”

“以天下之大,陛下一辈子也走不完。”

“我就是要走一辈子。大家都觉得上次巡狩是次惨败,我却觉得成功,如果没有巡狩,我可能永远也发现不了韩稠在洛阳的所作所为,永远也不明白为何朝廷越努力而流民越多,永远也看不到代王是多么的懦弱无能。”

孟娥匆匆收拾完毕,转身看向皇帝,“可陛下在晋城遇险。”

“那是意外,不可能每次都发生。”

“没有匈奴人,也会有别的意外,巡狩不比宫中,走得越远、越久,意外越多。”

韩孺子突然反应过来,孟娥是在模仿他人提出反对的理由,于是端正神色,认真回道:“留在宫中,朕的意外少了,大楚的意外却多了,只凭一份份定期送来的奏章,如何掌控天下?”

“皇帝不比普通人,皇帝如出意外,则天下动摇,得不偿失。”

“天下动摇是因为天下不稳,朕之巡狩四方,就是为了让各地稳定,不因一人之生死而发生混乱,朕若在宫中发生意外,天下动摇得会更加严重。”

孟娥想了一会,“大楚国库空虚、臣民疲敝,巡狩之行耗费巨大,只怕天下郡县难以支撑。”

“朕之巡狩不为游玩,一切从简,带不了万人,就带八千,再不行就五千、三千、一千,以国库和各地能够轻松供养为限。”

“又绕回来了,陛下带的人越少,意外也会越多,千名卫兵只怕挡不住云梦泽这样的强盗。”

韩孺子暂时没想到合适的答案,向孟娥笑了笑,“谢谢。”

“我可没有被说服,陛下想用这些话取得大臣和宫中的同意,只怕有些困难。”

“慢慢来,总得先过年,正月里事务繁杂,最快也要等三四月才可能再次巡狩。”

宫里已经有了迎接新春的喜庆气氛,这是多年来的第一次,最高兴的人是慈宁太后,一力主张大操大办,过一个热热闹闹的年,韩孺子当然不会阻止,母亲似乎放弃了对权力的追逐,他已经很满意了。

韩孺子第二个试着劝说的人是赵若素。

“明天起你休息吧,正月初十之前不用再进宫。”韩孺子先从此这句话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