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坤山笑而不语,让上官盛自己去思考崔宏会不会屈服。
上官盛深吸一口气,“可以考虑。”
“临事不决,必受其害,倦侯声称北军三日可到,很可能会提前,明天若是不能将其剿灭,后日必成大患。”
上官盛受到催促,疑心陡生,“成为谁的大患?”
林坤山知道自己受到了怀疑,笑了两声,瞥了一眼身边的萧声,说道:“萧大人好像有些疲倦,是不是要休息一下?”
“啊?我……我的确有点累了。”
上官盛将萧声叫来,就是想训斥一顿,被望气者将目光引到倦侯身上之后,痛骂大臣的心情也就淡了,“萧御史可以出宫,请萧御史回去之后好好想一想,自己配不配得上左察御史之职?”
萧声面红耳赤地告退,发现除了东海王,自己已是别无选择。
勤政殿里,林坤山收起笑容,直接问道:“上官将军找到宝玺了吗?”
上官盛脸色巨变,“你怎么知道……”
“我当然知道,如今三方争帝,谁有宝玺谁就能发布圣旨,不管另外两方承不承认,大臣们却会承认。”
“哼,大臣有什么用?全都躲在家里当看客,等我腾出手来,要一个一个地收拾。”
“大臣眼下用处不大,可是争帝之战僵持下去呢?倦侯被灭,还有东海王。我不太懂打仗的事,但是听人说过,大军交战,三天之内比的是将士强弱多寡,五天之内比的是士气与谋略,超过五天,决定胜负的只有粮草。京城富户众多,藏粮想必不少,可以就地取食,就算能坚持十天吧,十天之后就得调运粮草。没有圣旨,没有大臣的配合,调粮、征粮千难万难,除非去抢,这可不像帝王之师会做的事情。”
上官盛一下子被说动了,恨恨地道:“宝玺本应该在我手中,可是太后……太后……”上官盛终究不敢说太后的不是,“我猜宝玺被杨奉藏起来了,他不肯交出来。”
“杨奉还在宫中?”
“嗯。”
“给我半天时间,子夜之前,我让他交出宝玺。”
上官盛再次警惕,“我为什么要相信你?”
“因为皇宫在上官将军的掌握之中,我顶多找不到宝玺,但凡有一点线索,还能逃出去不成?”
“你不是来谈判的?”上官盛疑惑地问。
“我是来谈判的,倦侯不灭,数日之内帝位必然归他所有,到时候宝玺也就没用了,上官将军应该立刻派人去与崔太傅接洽,商谈合攻倦侯之事,动手越早越好。我留在宫中当人质,顺便为上官将军找回宝玺。”
上官盛本应找人商量一下,可他现在不相信太后,只能自己做决定,想了好一会,说:“那就先灭倦侯,明日清晨可以出兵。今晚子夜之前,你给我找回宝玺。”
一提起宝玺,上官盛果然减少了对进攻倦侯的怀疑,林坤山笑着点头,“让我去见杨奉吧,若能劝服他,将是望气者的一大荣幸。”
上官盛有一百个理由感到愤怒,却找不到一个人让他宣泄怒火,林坤山和萧声正好在这个时候送上门来。
没有朝拜的群臣,同玄殿显得太空旷、太阴森,上官盛不喜欢那里,所以选择小许多的勤政殿,当作接见之所。
英王坐在宝座上打盹,上官盛站在正中间宽大的桌子边上,左手扶着剑柄,这是他赋予自己的一项特权,可以在勤政殿里携带兵器。
林坤山和萧声在宿卫士兵的带领下进入勤政殿,一看到上官盛的架势,就知道这不是一场平等的谈判。
要说趋炎附势,左察御史经验更丰富一些,可要说心无挂碍,望气者更胜一筹,萧声一路上都在寻思如何面对英王和上官盛,林坤山却连想都不想,一见上官盛神情不善,马上急行两步,跪在地上,向远处的宝座行叩首之礼,大声道:“草民林坤山拜见陛下。”
英王被这一声惊醒,急忙挺直身体,“咦,我好像认得你。”
“草民林坤山,曾与东海王一块听宣争位规则。”
“哦,我就说嘛。东海王怎么没来?他说要带我出去玩,好几天没露面了。”
“东海王也一直惦记着陛下,听说陛下龙体欠安,东海王不好过来打扰,派我过来探望。”林坤山怎么说都行,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是在撒谎,对称谓更是见风使舵。
萧声一下子尴尬了,站了一会,也跟着跪下,嘴里嗯嗯吖吖,还是没法说出“陛下”两个字。
英王倒不在乎,拍拍自己的瘦小胸膛,咳了两声,急迫地说:“瞧,我已经好了,还当上皇帝,让东海王进宫,我封他……上官将军,什么官比王更大?”
上官盛也很尴尬,说道:“陛下忘了吗?东海王是坏人,是陛下的敌人,要夺陛下的宝座。”
英王双手按在宝座上,“对,你说过,东海王和崔宏作乱,包围皇宫,不让我……不让朕出去,快把他抓来,我要问个清楚,凭什么抢我……抢朕的宝座!”
上官盛使个眼色,站在宝座旁边的一名太监躬身上前,在英王耳边说了几句,英王点点头,由太监抱着,被送到阁间里休息。
林坤山和萧声这才起身,都觉得自在多了。
上官盛压下去的怒火又蹿升起来,在桌上重重一拍,厉声道:“四名争位者当中,倦侯出城、东海王毒杀冠军侯,只有英王无辜,由他继承帝位,顺理成章!”
萧声被迫进宫,不负责谈判之事,所以低头不语,林坤山叹息道:“唉,好好的一场争位选帝,续上古之后,开万世之先,若能成功,该是一件多好的事情啊。”
上官盛重重地哼了一声,虽然瞧不起望气者的谄媚,心里却很受用。
“不过说到谁最有资格称帝,只怕是众说纷纭,一时之间争论不出结论,何不……”
“确立正统,乃是朝廷头等大事,一点也不能马虎,更不能耽误,英王称帝,谁有意见?萧御史,你说呢?”
萧声最头痛、最害怕的就是这个问题,低着头、拧着眉,长长地“呃”了一声,像是要发表长篇大论,又像是要打一个酝酿已久的喷嚏,半天也没吐出一个字。
上官盛大怒,他最恨的不是东海王、崔太傅,也不是望气者,而是大臣,英王称帝两三天了,居然没有一名大臣进宫参拜,全都托病在家,要不是忙着与南军交战,上官盛早就派士兵将这些“病重”的大臣一个个拖进宫来。
“萧御史,你是朝廷重臣,身负监察之责,眼见朝廷动荡、群魔乱舞,就一点也不关心吗?”
“这个……我只是送林先生进宫,其它事情……”萧声后悔自己参与得太深,要不然此时此刻也能像其他大臣一样,躲在家中静观事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