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点燃怒火

孺子帝 冰临神下 3458 字 9个月前

郭丛等人满意了,韩孺子趁机说道:“大楚乃是上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匈奴人想开战,很好,边疆之外自有广大的战场。匈奴使者就在我的府中,我不仅收留他们,还要带领军队将他们送回塞外,让他们通知单于,楚军前来应战。”

打动郭丛等人的不只是这番表态,还有倦侯在碎铁城的表现,他已经证明自己是寸土不让的镇北将军,所说的话自然更值得相信。

韩孺子没有提起和谈与西方的威胁,这些事情,行伍出身的辟远侯能够理解,苦读圣贤书的郭丛等人却很难接受。

几人告辞,郭丛晚走一步,悄悄对倦侯说:“瞿先生来信了,他已出关,正在游说关东各地的郡守,向他们力荐倦侯。”

韩孺子拱手致谢,郭丛又道:“鱼跃龙门,只在一争,万望倦侯坚持不懈,勿令天下人失望。”

郭丛曾经劝说倦侯退出争位,但是当他觉得倦侯值得辅佐的时候,又是最坚定的一位。

将近子夜时分,杨奉回来了,他奔波了一天,没有找到更多的线索,“京城数得出的豪侠我都托人问过了,最近几个月里,谁也没有接待过少年强盗。我不能再隐瞒消息,中午时通知了连丹臣,他向监牢里的犯人询问,也没有得到线索。”

杨奉很累,神情却依然紧绷,坐在椅子上寻思片刻,“我想咱们犯了一个错误。”

“杨公请说。”

“光盯着刺客是没用的,咱们得找到那几名望气者。”

“那些假冒的望气者?他们是太后的人,不是躲在太后的羽翼之下,就是已经被杀灭口,到哪去找?”

杨奉摇摇头,“倦侯对我说过,英王遇刺,袁子凡表现得非常吃惊,倦侯觉得那也是假装的吗?”

“嗯……我觉得袁子凡是真的吃惊。”

“所以袁子凡或许对刺杀真的不知情,看到英王遇刺,他非常害怕,不会向太后求助,更可能逃之夭夭。”

“杨公说的有道理,能找到他吗?”

杨奉疲惫地叹息一声,“先让上官盛找一遍吧,他忽略的地方,就是我要关注之处。如果上官盛先找到人,咱们就得另想其它办法。”

“咱们最初制定的办法?”

杨奉点头,正要开口,外面突然响起敲窗的声音,不是敲门,而是敲窗,声音不大,刚刚能让屋子里的人听到。

韩孺子与杨奉互视一眼,都没有开口询问,杨奉起身,开门查看,看到外面的人他显然一愣,退后两步,扶着门,请来者进屋。

孟娥的哥哥孟徹走进来,站在韩孺子面前,张开双臂,表示自己没带兵器,然后说:“我来替太后传话。”

留给“广华群虎”捉拿刺客的时间只剩下一天,除了满城搜捕江湖人,他们似乎没有别的办法,成果倒是非常丰硕,监狱都快要装满了,倦侯府中有十余位保镖从前是江湖人,现在连大门都不敢出。

韩孺子也不出门,留在家中等候消息,全是杨奉一人在外面奔波。

日上三竿,东海王姗姗来迟,经过妻子的教导,他不像昨天那么激动不安了,热情地打招呼,安稳地坐下,随手翻了几本书,对韩孺子说:“明天上官盛就要露面,顶多十天,宿卫八营就能掌控整座京城,咱们都知道,所谓追查刺客只是一个借口,上官盛的手肯定越伸越长,直到进入南、北军的大营里。”

“想必如此,不解决南、北军的威胁,太后不会心安。”

“所以咱们得有一个最终计划,不能就这么等着。”

韩孺子沉默一会,抬臂招手,东海王马上起身走过来,韩孺子小声道:“先让南、北军都来白桥镇驻守,给太后和上官盛一点压力。”

“这个没问题,已经在进行了,五天之内,南、北军就会像亲兄弟一样共同驻扎在白桥镇。”

“等时机一到,我希望南、北军能发生一点冲突。”

“啊?让那帮家伙发生冲突很容易,可是时间不好掌控,南、北军就是那等着分家产的亲兄弟,随时都可能打起来。”

“所以我需要你帮忙。北军只会派一小部分将士前往白桥镇,带队的将领应该是蔡兴海,他会听我的安排,平时隐忍,在关键时刻惹怒南军。但是你得让崔太傅克制一点,不要以多欺少,将蔡兴海率领的北军一下子全都消灭,要让事态一点点发展,直到引起朝廷的注意。”

“我明白了,南、北军僵持不下,太后与上官盛想要夺权,或许会派出宿卫八营,一旦城里守卫空虚……”

韩孺子点头,他与东海王联手,能支配一千多名死士,足够发起一场夺政宫变。

东海王想了一会,“如果太后和上官盛不上当呢?”

“那我就得想办法逃出京城。”

“就这么定了,最多半个月,咱们就可以动手。宿卫八营也不是铁板一块,我已经联络了一些人,最后的时候,他们也能帮上忙。”

“不到动手之际,不要泄露消息。”

“那是当然,我会犯这种错误吗?那些人都以为咱们还在争位选帝呢,就算帮忙,我也会找别的借口,等他们反应过来,你已经在泰安殿登基了。大臣们就有这点好处,只要宝座上有一位皇帝,不管是谁,他们都会老老实实地磕头。”

“还有,得想办法与宫里联系上……”

“我的母亲也在宫里,我绝不让太后伤害到她们。事实上,王妃已经联系到宫里的一些人,据说太后现在‘疯’得更严重了,天天躲在太祖衣冠室里忏悔,总是认错人,以为思帝还活着呢。哼,装得倒是挺像,宫里的人一点都不怀疑。”

两人开始商议计划的细节,都觉得只要上官盛上当出城,宫变还是很有可能成功的,这与崔家上一次搞出的宫变不同,他们一旦攻占皇宫之后,不用避开大臣,反而可以指望他们的支持。

东海王的一名随从跑来,在门外求见,东海王出门与他交谈一会,回来之后笑道:“那帮读书人又闹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