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顽石

孺子帝 冰临神下 3394 字 9个月前

勋贵营与此正好相反,将近五百名年轻人,最大的二十来岁,小的才十三四岁,舞刀弄枪时全都拈轻怕重,追随旗鼓时却丝毫不乱,他们从小就被父兄抱着参加过各种各样的仪式,早就懂得复杂的军令。

日子一天天过去,夜里一天冷似一天,离入冬还有二三十天,匈奴人一直没有出现,碎铁城与神雄关几乎每日都有信使往来,韩孺子得到消息,匈奴人还处于分散状态,在东部富饶之地骚扰郡县,似乎没有西袭之意。

柴悦仍坚信匈奴王子札合善会来找倦侯报仇。

韩孺子经常观察自己的老旗手,可房大业从不多嘴多舌,半个多月了,他只说过寥寥几句话,无非“是”、“嗯”、“好的”等简单的应承之语。

有一次观看勋贵营练习冲锋时,韩孺子随口问了一句:“这些将士还不错吧?”

房大业等了好一会,发现镇北将军的目光一直盯着自己,他沉闷地回道:“一群孩子。”

他再不肯多说一个字,也不做解释。

韩孺子自己就很年轻,听到这句话轻轻一笑。

东海王凭借王号与幕僚身份,通常不参加训练,这天正好也跟着镇北将军出行,晚上一块吃饭时,提醒道:“我知道那个老家伙的来历,你想用他?嘿,不是我乌鸦嘴,打仗的时候,他不在你身后戳一枪,就算好人。谁都知道,房大业忠于齐王,与齐王世子更是情同父子一般,你在勤政殿斥责过齐王世子,朝中上下皆知,房大业肯定视你为仇人。”

要不是杨奉推荐,韩孺子肯定会与房大业保持距离,现在却当成一道有意思的难题,非要一点点靠近他、笼络他不可。

“房大业多半生在边疆效力,为什么会如此忠于齐王父子?”

“得到的好处多呗,他打了那么多年的仗,也没封侯拜相,说明他的本事一般,在大楚众多将帅之中,顶多算是二流,到了齐国,却被当成一流名将对待,他自然感恩戴德。”

韩孺子笑笑,他对房大业了解不多,却觉得这绝不是一个会在背后捅枪的复仇者。

东海王发出“预言”的第二天,顽石一样的房大业终于稍稍松动。

韩孺子没做努力,激起老将军斗志的人是柴悦。

柴悦以参将身份辅佐镇北将军,每日不离左右,对练兵、守城、地形、匈奴人习性等等,经常发表看法,韩孺子大都认可,极少反驳,其他将领更是敬佩不已,甚至称赞柴公子会是未来的大楚名将。

这天上午,隔河查看对岸的地形时,柴悦说:“匈奴人擅长突袭,经常连续奔驰数天数夜,出其不意地出现,楚军若无防范,常常会被打个措手不及。札合善王子肯定正在说服众部,入冬之前,必然要对碎铁城发起进攻。”

伏击之计是柴悦提出来的,他经常预测匈奴人的战术,倒也头头是道,韩孺子挑不出错,连那些老将老兵也无从反驳。

今天却有人表示轻蔑。

不知是听得太多,还是心情不好,持幡守在倦侯身后的房大业,从鼻子里重重地哼了一声,别人没注意,韩孺子却听得清清楚楚,当时也不开口,完成一天的巡视,打道回府之后,他命人将旗手房大业叫进后堂。

碎铁城里的一切都很破旧,将军府里的摆设也是一样,椅子上铺着的兽皮千疮百孔,韩孺子有点疲倦,坐在上面觉得挺舒服,喝了一杯茶,对站在书案前的老旗手说:“你不赞同柴将军对匈奴人的看法?”

镇北将军亲自问话,房大业不能不答,浓密的髯须里传出闷闷的声音:“不赞同。”

“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我的看法不重要,将军没必要听。”

“有没有必要我自会决定,你只需要说。”

房大业不吱声,神情既不是糊涂,也不是高傲,而是顽石一样的冷硬,好在后堂里没有别人,否则的话会显得很尴尬。

韩孺子微笑道:“老将军也是守城一兵,击败匈奴人,自然有你的功劳,甚至能够以功抵罪,让你回乡与家人团聚……”

“‘永不录用’——将军不明白这四个字的含义吗?”

“我用你当旗手了,好像也没什么事。”

“这是塞外,天高皇帝远,你能让我当旗手,能改名籍吗?我还是戍边的囚徒,再多、再大的功劳也与我无关。”

韩孺子的确不能改动房大业的名籍,那需要朝廷的。

韩孺子身体前倾,“功劳与你无关,存亡也无关吗?”

房大业又不吱声了,两人就这么对视,好一会之后,房大业开口道:“齐王父子兵败身殒,我早就应该去地下追随。”

“你是大楚将士,却忠于叛王贼子,实在令人不解。”韩孺子顿了顿,“也令人不耻。”

房大业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突然转身,大步向外走去,连句告辞都没有。

次日上午,韩孺子召集众将,宣布他要亲自率兵过河打探敌情,命令他们即刻制定计划,明日出发。

众将吃了一惊,不敢劝说,都看向柴悦。

柴悦上前道:“城东的烽火台足够高,能望见对岸的情况,将军不必亲身涉险,若是非要过河,派斥候足矣。”

韩孺子摇头,“你说匈奴人入冬前几天才会来突袭,那对岸此时就不会有匈奴骑兵,何险之有?楚军至此,是为了与匈奴人一战,不只是今年,还有明年,守城终非长久之计,早晚要过河突袭匈奴,而不是等匈奴人来突袭。”

柴悦想了一会,“对岸原是楚地,地图详尽……”

“地图再详尽也不如亲眼所见,我意已决,诸位尽职。”

将官们开始安排过河计划,又有好几个人来劝说韩孺子,都被他驳回。

第二天一大早,韩孺子率领二百骑兵出发,这次巡查走不多远,每人只带两日口粮。

经由观河城小心翼翼过河,韩孺子勒马等候后面的队伍跟上,向身后的旗手笑着问道:“怎么样?”

房大业雄狮般的脸上毫无表情,冷冷地说:“一群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