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愿望

孺子帝 冰临神下 3492 字 9个月前

“我得出去打听情况……”杨奉含糊地说,起身走了,韩孺子叫都叫不回来。

张有才带着一名干瘦的老太监回来,没见到杨奉,感到很惊奇,“杨总管呢?”

韩孺子对这名老太监有印象,冲他点点头,“不用他,我自己能做主。”

“那就更好了。”张有才长出一口气,他更忌惮杨奉而不是主人,“何三叔从前在……”

韩孺子抬手制止张有才说话,对老太监何逸说:“你曾经在宫里管过账目?”

“只是灯火司,那里日常损耗比较多,老奴记过十几年的来往账目。”

韩孺子不懂账目,问不出细节,所以他问:“记账并非重活儿,你为什么要跟我出宫呢?”

“受到排挤了呗,上司总想将何三叔弄走……”张有才替老太监答道。

何逸苦笑数声,“谢谢有才替我遮护,可是对主人我得说实话,呃……其实我是因为好酒,受不了宫中规矩太严,所以……”

光是提起酒字,老太监就在吧嗒嘴,笑得更尴尬了。

韩孺子也笑了,“你在宫中记账可曾出错?”

“哪敢啊?一两油、一截蜡烛对不上,也要挨板子的。”

“咱们这儿的账目没那么复杂,规矩也没那么严,可要是出错——”韩孺子想了想,“罚你至少一个月不能喝酒。”

何逸睁大眼睛,“这比打板子还严!倦侯放心,我绝不会出错。”

韩孺子转向张有才,“说吧,你出宫之后的愿望是什么?”

张有才的眼睛瞪得更大,“主人不相信……主人怀疑我……”

“你们随我出宫,我很感激,正好赶上今天我心情好,想要满足你们的愿望,尽可能,不是一定,说了,我想办法,不说,那就算了,今后永远不要再提。”

张有才在自己脑门上弹了一下,笑道:“主人要是这么说,我还真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嗯。”

“我希望学武功,今后能当您的侍卫。”

韩孺子大笑,明知这个小子只是嘴甜会讨好人,心里还是很受用,起身道:“何逸,你把积累的账目处理了,然后问问所有出宫人的愿望,等我回来处理。张有才,跟我出趟门。”

“去拜师学艺吗?”张有才眼睛一亮。

韩孺子摇摇头,他不想拜师学武,也不想打听朝中形势,此次出府只做一件事,“咱们去给夫人买几只小鸡小鸭。”

(求订阅求收藏)

(感谢读者“zcs”的飘红打赏。)

书房里焕然一新,椅子上铺着褥垫,书案上摆好了笔墨纸砚等物,新买来不久的书堆在地上,有一些还没有开箱,韩孺子要亲手摆放,不过他想在书房里“偷懒”的愿望没能实现。

白天,杨奉一多半时间都待在书房里,与倦侯讨论朝堂形势,基本上都是他说,偶尔提出一两个疑问,足够韩孺子想上一两天。

下过几场雪之后,京城迎来难得的一个大晴天,杨奉却毫无察觉,坐在书案对面,一张张地仔细查看刚刚送来的邸报。

邸报天一送,上面全是朝廷近期的重要公文,远离皇宫之后,杨奉只能了解朝中动向,虽然有点滞后,总比一无所知强。

杨奉拣出一张邸报,推到倦侯面前,韩孺子拿起快速浏览了一遍,“崔宏这就认输了?”

距离太后选出新帝已经十天,镛太子的遗孤韩射尚未正式登基,这也是京城内外最为紧张的十天,太后出招,大家都在等太傅崔宏做出回应。

崔宏完全有理由愤怒,通过太监景耀,他已经与太后暗中谈判了五个月,却得到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结果:东海王不仅没当上皇帝,甚至连竞争帝位的资格都变弱了,要排在废帝韩栯、钜太子遗孤韩施以及镛太子遗孤韩射之后。

整个朝廷的格局为之一变,崔家不再是帝位不可或缺的参与者,杨奉对太后这一招赞不绝口,却一直没有弄明白太后是怎么神不知鬼不觉找到这两人,又与大臣达成一致的。

可崔宏毕竟掌握着京城最为精锐的南军,仍然能与太后斗个鱼死网破,尤其是韩射刚被立为太子的那一天,钜太子遗孤韩施的影响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南军仍然服从崔宏的命令。

那一天,京城封闭全部城门。禁止任何人进出,城上守兵剑拔弩张。

城门一连封闭了三天,就算死人,也只能暂时存在家中。不能送到城外埋葬。

第四天,新任北军大司马韩施在城外阅兵,一向以懒散闻名的北军居然聚齐了七八成,在训练了一个上午之后,近十万名将士面朝城墙山呼万岁。声震数里。

失去的战斗力不可能立刻恢复,但是北军的举动还是带来巨大影响,南军对太傅崔宏的支持不那么坚定了,越来越多的将士记起了钜太子担任大司马的日子。

崔宏妥协了,不是一下子,而是一步步慢慢来,先是上书为自己擅回京师请罪,得到原谅之后,他也加入为前太子洗冤的行列,建议封韩施为王。而不是冠军侯,这一建议被太后驳回。

韩孺子正在看的邸报是崔宏的第五道奏章,昨日送达。

中司监景耀受到指控,称他是导致两名太子冤死的罪魁祸首之一,他一直躲在南军营地,崔宏保护了九天,终于将他交了出来。

“我以为景耀忠于太后,太后也信任景耀。”韩孺子对这件事一直没有想得特别明白。

杨奉放下手中的邸报,“我说过,必要的时候整个天下都得‘连累’。太后仍然信任景耀,可是不得不牺牲他,以换取大臣们的支持。”

“景耀真的害死了两位太子吗?”

杨奉笑了一声,“钜太子、镛太子的死因我不是特别了解。可我知道,当皇帝想要杀一个人的时候,用不着自己找借口,总会有无数的人揣摩圣意,主动提供借口,景耀能升任为中司监。自然没少做这种事情,但他不是唯一一个。”

“可大臣们偏偏不喜欢他。”

“你去过勤政殿,如果你是议政大臣,会喜欢那个掌握宝玺的太监吗?”

韩孺子笑着摇摇头,“原来的中掌玺刘介呢?他是怎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