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轻叹一声,拿起笔,照着太监提供的内容书写懿旨,将勤政殿听政的权力暂时让给皇太妃,她本人则要留在宫内斋戒祈神。
东海王故作轻松地说:“这场地动来得真是太及时了,比咱们原定的放火计划要完美多了,步蘅如,你们不是会望气吗?事前怎么没预料地动?”
步蘅如笑道:“天机不可泄露,师父昨夜当机立断,决定提前起事,不就是预料吗?”
东海王也笑了。
听到“望气”两个字,韩孺子想起一个人,忍不住开口道:“你是齐国淳于枭的弟子?”
步蘅如笑着点头,“正是,连陛下都知道我师父的名字了。”
东海王冷冷地纠正,“他很快就不再是陛下了。”
太后写完几份懿旨,扔下笔,转身走到一边,王美人紧紧跟随,寸步不离。
韩孺子觉得这是母亲对他的暗示:宁可站在太后一边,也不要向皇太妃和崔家屈服。
轮到他写圣旨了,步蘅如又取出一份写好的纸张,自己铺在桌面上,顺便收走太后懿旨,看了一遍,很满意,交给皇太妃。
韩孺子粗略地看了一遍写好的文字,那是一份罪己诏,表示皇帝要为地震负责,连续斋戒十日,以观后效,如果还有更多灾异降临,则愧对列祖列宗云云,这是一个暗示,表明皇帝有可能因为天谴而退位。
太后没有反抗,他也没必要,于是照写无误。
皇太妃有了一切必要的旨意,太后的玺章就在她手里,只差皇帝的圣旨要由景耀盖印,“我去勤政殿,你们留下。”
东海王不太放心,“等等,最后再顺一下,景耀那边没问题吧?”
“没问题,他被说服了,唯一的要求就是事后除掉杨奉。”步蘅如答道,许多事情是由他负责的。
“太后身边的那几个高手呢?尤其是孟氏兄妹,必须尽快除掉。”
“他们都被我师父引出京城了,活不过今晚。”步蘅如肯定地说。
东海王想了一会,“最多三天,我舅舅就能赶回京城,到时候……诸位努力,朕会记得你们的功劳。”
东海王开始自称“朕”了,皇太妃和步蘅如却没有下跪行臣子礼,只是微微鞠躬。
皇太妃离去,步蘅如和另外三人守在门口,东海王找地方坐下,目光在几名“囚徒”身上扫来扫去,最后看向太后,“老实说我一直挺担心,以为会有波折,结果连老天都帮助我,呵呵,你没有我想象得那么厉害。”
太后坐在正中的椅榻上,冷淡地说:“波折如果在这里发生,我这个太后就白当了。”
东海王大笑,“你以为勤政殿里的大臣会帮你吗?他们才不管谁是太后,而且根本就不会知道内宫发生的事情。”
话是这么说,东海王还是有点不安,扭头对门口的步蘅如说:“这三人都会武功吧,他们留下就行,你去勤政殿帮助皇太妃。”
出乎东海王的意料,步蘅如居然摇头,“不行,我的职责是留守慈顺宫。”
“你的职责?”东海王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的命令就是职责!”
步蘅如不为所动,韩孺子一直站在桌前,这时道:“东海王,你还没明白吗?你跟我们一样,也是囚徒。”
(三江票说明如下:在电脑端投票,手机可选“电脑版”,进入页面,左上方有“三江”字样,点击进入,页面右侧有“点击领取”图标,点击,如果符合要求的话,就能得到一张票。页面下拉,能看到《孺子帝》的封面,点击投票即可。三江票每日可投一张,到4月24日下午14时结束。希望大家都能投下票,票数最多的作品下周好像还有一个推荐。谢谢。)
。
皇宫里一大批太监和宫女入狱,不得不从外面调补人手,步蘅如等人就是这么进来的,皇太妃身边的侍者谁也不认识他们,莫名其妙地看着主人走了过去,心中的感觉就像是精心饲养多年的爱犬,突然从身边跑开,扑向了陌生人,摇头摆尾,呜呜叫唤,比对旧主还要亲切百倍。
皇太妃不是“爱犬”,她身上承载着实际的意义与利益,慈宁宫里有几名太监和宫女是从太子府跟过来的,尤其不敢相信眼中所见,其中一人大胆上前,“皇太妃,这些人……”
皇太妃转身对旧侍者们说:“天降灾异,地动山摇,大楚江山不稳,我奉皇帝和太后之旨行事,你们无需惊慌,留守慈宁宫待命,胆敢私自外出者,杀无赦。”
皇太妃带着皇帝和东海王离开了,身后跟着不知哪来的二十多名新太监,在外面关闭宫门,留下四人守在门廊之下,掀开衣服下摆,取出贴腿隐藏的短刀,尚未出鞘就已震慑人心。
庭院里的数十名太监和宫女纷纷后退,心中惊骇比地震时还要强烈。
小太监张有才跑到宫女佟青娥身边,低声说:“我觉得该是时候了。”
“可陛下还没有说暗号。”佟青娥只觉得两腿发软。
“陛下用眼神说了,你没看到吗?”
佟青娥自从地震以来就心慌意乱,甚至不能肯定皇帝是否看过自己。
韩孺子的确向佟青娥使过眼色,然后就被步蘅如等人架走,几乎脚不沾地,根本没机会开口。
出离慈宁宫,皇太妃止步问道:“通往内宫的门户都守住了吗?”
步蘅如点下头,“南、北、西三门都有人把守,不过得尽快拿到太后懿旨,才能不受怀疑。”
“好。”皇太妃迈步走向太后的慈顺宫。
东海王紧紧跟在她身边,“韩孺子怎么会知道咱们的计划?谁泄露了秘密?”
“当然是你的好表妹,她当自己是真皇后,肯定要站在皇帝一边。”皇太妃想也不想地说。
“嘿,臭丫头,在家就不听话,刚嫁人胳膊肘就往外拐,看我以后怎么收拾她。”东海王恨恨地说,心里还是有点担忧,“不会坏事吧,连他都知道了,太后会不会……”
“不会。”皇太妃十分肯定。
东海王稍稍安心,看了一眼被太监挟持的皇帝,“你怎么不说话?”
韩孺子在路上一直沉默,甚至没有做出任何反抗,乖乖地跟着皇太妃行走,连他身边的太监都松开了手,“没什么可说的。”他不看东海王。
“我早跟你说过,要学会讨好……”东海王闭嘴,前面就是慈顺宫,门口守着一群太监,至少有十五人。
站在正中间的是太监左吉。
韩孺子心中稍宽,他起码已经提醒过太后身边的一个人。
一行人止步,皇太妃与左吉对视片刻,开口道:“左公可有疑问?”
左吉的目光在皇太妃身前身后的新太监脸上一一扫过,侧身让至一边,“皇太妃请入慈顺宫,奴等守卫宫门。”
皇太妃迈步往里走,韩孺子这回真的大吃一惊,盯着左吉,左吉也看着他,嘴角抽动露出嘲笑,马上抬起手按住脸上的伤疤。
“左吉也被皇太妃拉拢过来了?”东海王兴奋地小声说,马上又生出几分不满,“你应该早点告诉我。”
“随机应变,哪能每件事都告诉你?”皇太妃说。
韩孺子恍然,原来让皇太妃提前动手的人就是自己,他挑拨左吉与皇太妃内斗,结果却适得其反,左吉干脆投靠了皇太妃——他一定对勤政殿内的受辱充满了怨忿,连太后也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