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天风排云埋九垓(十四)

魏野仙踪 盗泉子 3340 字 11个月前

然而断裂的仙官法相们有志一同地抬起手来,摸了摸下巴上那部匪气十足的短须,和声应道:“魏文成,原来真的是你……”

话未及说完,剑意再动,这一次就不是断首,而是转眼间就将数多断裂的仙官法相斩成了碎块!

被零割碎切的仙官们面容平静这里一只眼,那边半只耳,破碎的道冠和削下的鼻尖漂浮依然,照样有嘲讽声口从其中传来:

“还没追到我家铃铛,这就准备打杀她的长辈了。可惜,公主可听说过‘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否?”

一根木棒,每天截取一半,万世截取不尽。

这是惠子与南华真人论辩的诸多辩题之一,此刻魏野提到这个道门中的老话题,却是要做什么?

但见崩碎的诸多仙官法相上火光灼然,随即火凤鸣啸,剑光仍在,细碎的法相破片又化成了一尊尊小小的仙官,每一尊仙官仍然带着某人特有的嘲讽声口:

“魏某此阵,亦当如是。”

然而剑意纵横,回答得更为冷硬:“以砂化阵,趋于无穷微小,确实是应对我这道入微剑意的最好手段。然而你尚未证得真仙位业,不过是一介散仙,那就不能无视世界的基本法则,进入纯概念的领域,仍然要受到那些法则的制约。”

“所以你化生的这些光明砂能被我的剑意分割到哪一步?毫米?微米?纳米?分子?原子?质子?在这样的入微分割之前,你之道基又能撑持到什么时候?”

对这个问题,一尊仙官法相正举起手中火剑,抵住了袭向自己的那道剑意,面上神色却是十分轻松:“我追查了你留下的线索,参悟了十余部地煞术的传承,也得了天罡地煞之术的嫡脉道诀。所以我很清楚,天罡地煞的神通始终脱离不了‘遍知一切法’这一条,那便永远不出散仙位业的藩篱。我固然和真仙位业差得远,可是你魏文成呢?你真的破开那层纸了吗?”

对这个问题,魏文成沉默片刻,剑意突破仙官火剑的封挡,再度一招断首,方才应道:“较诸你,我当已近道。”

近道终究不是得道,散仙终究不是真仙。

但就算魏文成还不是真仙,但总比魏野高出一线。

那么这场战斗就依然如此险恶,不见血肉白骨的险恶。

剑纷纷而起,火剑总是比剑意慢了半拍,这半拍间就是胜负手。没法子,厮杀的两人,一人自开始便在修剑,从只好吓鬼的木剑到穿风破云的飞剑,还有此刻入微至极、仿佛世间万象的剑意,都是他的剑。

另一人虽然也用剑,用过朱砂画符的铁剑,用过桃仙遗蜕的木剑,用过皓灵之精的法剑,却只会一套墨家剑。

剑法不如人,被一遍遍的零割碎切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是魏野的本事,何尝又在剑上?

仙官法相越来越多,越来越小,火色灼燃成一片片殷红之色,本该无形无相的剑意也渐渐被染上了红色,甚至还时时有符印在剑意上一闪而过。

虽然那些符印就像是涨潮时沙滩上的沙堡,转眼就会被冲刷无形,但是每当一尊仙官法相被斩,剑意上便有印记一闪而过。

魏野的声音依旧嘲讽:“和剑仙比剑?我又没有吃多!然而魏文成你不要忘了,你还是星界之门的通缉犯,我在剑上战不过你,却可以让你被看见。”

剑意飘渺挽天华,符阵幻变似流沙。

一者入微到了极处,一者宏大到了极处。

然而入微与宏大都是相对的,小到极处便大到极处,大到极处便小到极处。

所以入微之剑却能斩庞然如山的大威德明王宝身。

所以宏大之阵却是微小到了极点的无量光明砂布成。

恰如道门先贤的小大之辩。

此刻,入微剑意贯入宏大符阵,又将是怎样一幅让人惊叹而畏惧的壮阔画面?

青狮背上生青莲,托起了迦罗文殊的半截菩萨相宝身,然而这位魔神也看不见大阵之中的景象。

因为有人不想他看。

唯有剑意符阵冲荡依然,混在那一段段被截断、被反射的圣光间,跃动出无边幻彩,仿佛正映射出整个世界。

……

………

在微观的世界中,却是另一番景象。

其数无量的骑凤仙官都握紧了手中的剑,向着各自的面前颌首为礼。

每一尊骑凤仙官面前,无神亦无仙,无佛更无魔,但有一柄剑。

那剑不知是自棠溪巧工之手锻造成形,还是在龙泉名匠锤下散发光彩,或者只是乡下铁匠随手打直了的一根铁条,才学会做木工活的少年用废木料削成,但那必然是一把剑。

剑上的装具或者应该以铜精锡英、玄钢寒铁铸就,或者该以昆山琼瑶、蓝田美玉细细雕琢,也可能只是夹着三尺铁片的两块软木。

但不论精美还是粗陋,名贵还是低廉,剑就是剑。

是精钢百炼,是青罡百炼。

一尊仙官开口,百尊仙官开口,千万亿至无量数仙官同声开口:

“无形无相,而化成万象,这样好的剑,大概也只有我认识的那人拿得出来。”

作为回应,有千万亿至无量数的剑鸣纷杂相应,其声各有不同,却传达了同样的意思:

“无常无定,而统归于一,这样玄妙的道术,倒让我不敢贸然去相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