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修行者祛除内魔时,此印名为文殊师利大精进宝珠印,用于吞噬外魔侵扰之时,此印名为狮子文殊一切无畏印。
然而迦罗文殊所用的印法,既不是对治心内烦恼的大精进宝珠印,也不是降伏烦扰外魔的一切无畏印,而是文殊师利破诸宿曜印法。
此印别名“吞星印”,有封截星力的神通,此刻用来封截漫空而舞的无量光明砂,却算是对症下药。
手印结成,青狮怒啸,其中有无上法威,更有恐怖的冲荡之力,顿时横扫罪海上下,掀起罪潮翻涌,沙暴生波!
好一声震动天地的青狮吼,好一声威赫六道的青狮啸。
然而从整体看去,这声狮子吼却仅仅是让无量光明砂演化的那尊仗剑仙官的衣袂稍稍起了几丝浅褶,甚至连火凤额上的如芝羽冠都没有摇动半分。
一吼之威不过收获了如此战果,青狮暴怒,昂首欲扑,却被迦罗文殊一手抓住后颈皮,硬将这头狮子按了下来。
身为魔神,迦罗文殊却是看得清楚,那一粒粒光明砂,却化成了一尊尊小如微雕的骑凤仙官,或手拈灵诀,或仗剑书符,各个行动不一,却又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从微观的层面,仿佛无数微小的仙官组成了一座完美无比的大阵,从宏观的层面,却又化成了那一尊一直在变动无休的炎官朱鸟法相。
这是一尊巨大无比的炎官朱鸟法相,也是无数炎官朱鸟法相排布而成的一座玄门大阵,每一粒色如红玉髓的光明砂,都等若是一位精于玄门妙术的散仙真形。而所有的散仙真形,又等若是无量数心意相通的道门高人,等闲仙道宗门都拿不出这样的手笔!
何况这座大阵又不仗着法宝符印一类外物作用,就算想用祭阵之法消泄杀气都成了妄想,岂有破法?
“散而成,聚而成灵,真君好一部洞阳八炎变,此等道术已近乎天仙一流,然而却为何自甘于散仙位业?”
有声音在他的心中响起,算了做了回答:“对于散仙和天仙的划分标准,其实在多元宇宙中并不一样。然而洞阳八炎变虽然有几分玄妙,我却仍然有法可破就是”
话音毕,那道飘渺剑意已然贯入了炎官朱鸟法相之内!
大威德明王的身躯本应该是漆黑如烟,代表着死亡的暴虐。
耶稣的圣光是救赎,也是意味着于神国中赐予永生之光,所以这位救世主常被十字诸教尊为“生命之树”。
此刻大威德明王即将被圣杯“救赎”,那些隐带暴虐意味的烟黑之色随之消解无踪,高大如山的身形变得洁白丰腴又矮胖圆润,像是个供在商店神龛里的瓷财神。
便是这样看上去人畜无害的大威德明王,仍然逃不过那道飘渺至极的剑意,转眼间,大威德明王宝身解裂,爆散如粉。
大威德明王宝身是迦罗文殊提前便预备舍弃的代价,然而半身解裂,仍然牵连到他余下的魔神宝身之上。剑意余威反馈而来,震荡形神,几乎要将迦罗文殊的半截菩萨相宝身也随之斩灭!
大威德明王宝身崩碎如尘沙,然而那些如白玉粉屑般的尘沙间,却有灼红火光蔓延,白玉沙被火光烧炼,转眼间就变成了红玉沙,飘飘扬扬地飞洒在罪海之上。
千万粒红玉沙。
亿万粒红玉沙。
恒河沙数红玉沙。
不思议数红玉沙。
粒粒沙尘其色正朱正赤,晶莹如光明砂,通透似红玉髓,在这片广阔无垠的空间中化为漫天沙暴。
然而仔细看去,无量无边的红玉沙却自有法度可依,沙暴汇集间,却似一尊仙官,头戴赤玉法冠,身披绛文朱袍,仗丹焰之剑,驾九首火凤,赫然降临于罪海之上。
正是炎官朱鸟变。
无数红玉沙组成的仙官法相,不需再挥剑斩邪,因为这个空间中处处都是炎官朱鸟变的范围,自然不容妖邪肆虐。
在红玉沙充满这片空间之前,罪海上下都被圣光笼罩,救赎大愿化作圣杯封禁罪源之理,被锁在大威德明王宝身中的魏野,绝不敢卷起这些大威德明王宝身的碎片,造成这一片沙尘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