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碧荷载酒入汴州(二)

魏野仙踪 盗泉子 2207 字 11个月前

贝州王则之乱里,除了王则这个自号弥勒下生的教主之外,也有这样的人物在背后若隐若现。只不过随着贝州城破,这些高人可没有为王则殉葬的觉悟,一个个隐迹而去,官府就是张榜通缉,也没处拿人。

历来儒臣都对这些精通术法的异人存着一份警惕之心,但如今官家好道的名声在外,这等真有法术在身的道人,就成了个香饽饽。别的不说,蔡京当初被贬为洞霄宫提举,谪居杭州时候,不就是靠了在御前行走的道人徐知常,方才有了咸鱼翻身的机会?

因此上,常修这话里还是带了些转圜余地,只说是“使性胡为”,绝不扣大帽子上来。

他这里一声喊,魏野偏了偏头,似乎很感兴趣地问了一句:“这位官人,魏某一行人哪里有使性胡为之处了?”

见魏野搭腔,常修心里算是放下来一点。这道人肯搭腔,那便不会是那等身怀异术便杀机自起之辈,他忙叫一声:“那道人,你辈虽是万缘皆空,却也戴天履地,为我大宋子民。往小里说,黎阳渡前全凭本官整治,才少了许多作奸犯科之辈。这些开销,自然要着落到过往人等头上,你们要在此乘船渡河,这钱岂有不缴之理?念在你们乃山野之人,行事懵懂,本官也不与你们计较,若肯陪个不是,本官便免了你等渡河钱,放你们过去便是!”

魏野听罢,笑着走上前来,那些常修手下的兵士还要阻拦,可不等他们挨着仙术士,身子就已经一僵。

两手搭着僵住的兵士肩膀,仙术士点了点头,笑容温文得依然欠揍:“这官人,你说得也还有三分道理。魏某这一行人,若是在这黎阳渡乘船渡河,这渡河钱合该奉上——可若是魏某这一行人,不用乘船也能渡河,是不是便不必缴渡河钱了?”

这话随着风送到早散开来的商旅们耳中,也一字不差地送进常修耳朵里,其中那股成心说冷笑话的嘲讽劲儿,弄得这位监渡官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似这等身负异术的道人,常修也不是没有见过,可大抵都是些摆弄幻术之徒,炫人眼目是有的,可何曾见过此辈有什么呼风唤雨的大神通?

——只是因为当今官家好道,不得不对这些道人稍微优容一二,却不是说什么野道人都能拿他消遣的!

这心思起来,常修也不客气了,指着面前这竹冠道者说一声:“好狂妄的道人!你若有手段,便莫要在这黎阳渡前使这泼皮伎俩,大可以效法达摩祖师,一苇渡江!”

不料这话说出来,却换来魏野一声低笑,随即向着身后一招手:“玄龄,去寻一个能渡河、能载人的物事来,有菩提达摩旧事在前,芦苇就算了!”

魏野与常修几句话的当口,四周已经聚起了不少看热闹的,听到魏野这样讲,还真有好事的人跟着起哄:“那先生,既然芦苇用不得,俺们船上有些做木器剩下的竹稍,虽是上好的西河竹,可作价一斤一文也无人照顾生意,舍与先生作个竹筏可好?”

魏野摆了摆手,笑着一口回绝:“这位仁兄的好意心领了,可编起竹筏来,哪里能见得魏某道术高妙?”

正说着,他余光一扫,正落在一个放下担子看热闹的老汉身上,那老汉的担子特别,两头都是箱笼,一头是炭炉、陶锅,一头是各色食材,却是个挑担卖香药糖水、荷叶水饭一类吃食的。

许玄龄顺着魏野目光望去,正瞧着那挑子上放了几片嫩荷叶,是准备点在水饭里面的,顿时会意。他走上前去,取了两枚铜钱,挑了一片最浑圆周正的荷叶,双手捧着,走到魏野身旁。

拈起这片荷叶,魏野点了点头:“虽然小了些,可这翠绿浑圆的模样,倒是正合适!”

说着,他将腕子一抖,这片荷叶就化作一点绿影,直飞出去,落在了水中。

载沉载浮之间,只见水光闪动间,原本不过碗口大小的荷叶,转眼间却变得如竹席般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