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立在道人身后的壮汉忙向着白衣行者与和尚一抱拳:“明使、法王,你们无恙吧?”
白衣行者摇了摇头道:“我不过为宝光法王护法,倒无大碍,不过法王这番千里降神,似乎吃了不小的亏去?”
那宝光法王摇了摇头道:“元觉僧这番是撞了个大霉头。我本以为北面涿州地界,来了些道行寻常的人物,不知好歹要和本教北面人马冲突,还打坏了一座光明宝树坛城,正想以降神之法来一个杀手,不想却撞上了洞光灵墟的那一位!此人毕竟是号称天下散仙第一人,真是好厉害的洞阳离火,好霸道的焚邪真意,我不过是神魂中沾染了一点火气,也能化生火鸦外显!”
听着“洞光灵墟”四字,白衣行者也是一皱眉头道:“是说燕云地界那一个凶神?不是说他只是静守洞光灵墟之中,十数年不曾出山么?佛母对此人是个什么章程?”
宝光法王摇了摇头道:“他若肯飞升,那等道行,早就该名注天箓,又何必在人间搅扰?但观此人,敢强夺太乙星华,擅泄天机,强逼着辽国供养的阿罗汉一起涅槃,又斩落了下凡扶保宋室气运的一应仙官散仙,可知此人行事单凭一己好恶,再难以常理而论的。但大凡此种人往往都是些顺毛驴子脾气,只要肯捧着他,便不虞他与我们做对。这一回,也只是我门下的弟子不成器,竟然惹到他门下弟子亲戚那去,但幸亏我见机得早,不曾与他破脸,将来说不得还有借重他之处……”
说到后来,宝光法王脚步也有点虚浮,那白衣行者忙道:“法王分神两地,还使出了千里降神的大神通,只怕元气有点虚耗,还是要将养起来才好。包道兄,方某尚有教中细务要过问,此间后续,就劳烦道兄为法王护持起来。”
那包道人点了点头道:“明使只管自去,此间之事有我们师徒两个担待不妨。”
两下里说罢,那白衣行者又看了看宝光法王,方才转身走去。只是这位方明使,看似面上不经意,心头却是沉甸甸地:“连最后这十余年飞升之机缘,都情愿舍弃,此辈岂是安心做一介散仙安养山中的?只怕将来坏本教之事的,非此人莫属!”
想到此处,他面色更是沉肃,将身上那件似鹤氅又似僧袍的白衣一展,便有团团云气带着瑞霭祥光将他身子托起,直朝着山下而去。
安慈和尚的肉身粉碎成泥之时,一路向南,千里之外,正是江南杂花生树、?anen???.?r?a?n??e?n?`o?rg?
新安江畔,乌龙山上,佛门净土宗有名道场玉泉寺里,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两位胁侍菩萨的金身高有丈许,满面慈和地矗立大雄宝殿之中。
此刻虽然是入夜时分,三尊金身还是隐隐透出灿然如金的光华。
在这西方三圣的慈和目光下,一个胖壮和尚盘膝而坐,眉头微皱,额头上七个红痣微微透出金光,满腮如铁线般的胡子微微颤抖起来,就连满身白如鱼肚的肥肉也不自然地颤抖几下。
在这和尚对面,坐了个身披素白长衣的长行者,身量看着也颇高大,颌下蓄着五绺短须,双目中却有五色混绕,看上去自有一股不平凡的气度。
直到那和尚身子直打了个哆嗦,这白衣行者方才手中结了一个繁杂法印,向着和尚头颅、躯干各处印下:“心中五部大国土,五种王城安宝座,师兄还不归位,更待何时?”
随着他一声喝呼,和尚口中猛地吐出一股炎气,其形如箭,通体如赤光凝成,直飞出去!
然而这道赤光在半空中一抖,又化作一头通体鲜红如火的火鸦,“嘎”地一声厉叫中,无数火羽如箭扫射而下!
转眼间,玉泉寺这前唐古刹、浙西佛国,便被一片烈焰笼罩起来。只见得伽蓝堂里木护法生火,罗汉殿上泥尊者蒙烟,转眼间就变成一片火场,更烧得禅堂里一众坐夜禅的和尚哭爹喊娘,抱着光头乱跑。可是这些和尚满口里却不喊如来加恩,不喊观音救苦,只是大叫:“大明龙尊王佛母菩萨!”
叫声里,却有两条人影从禅堂里窜出,喝声:“哪里来的邪魔敢来寺里搅闹,须放你们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