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使臣舟车向日边(十二)

魏野仙踪 盗泉子 4310 字 11个月前

而如魏野与慕容鹉所料到的,在大员岛上,江湖消息灵通的天地会,远比至今尚不知燕京易手的各地督抚更敏感。天地会香主林爽文等人趁机而起,攻下了彰化县。

可是紧跟着而来的,却是同属福建的漳州人与泉州人在移民大员岛后的地域仇杀全面爆!

但知有宗族,但知有同乡,而不知有诸夏。

身为红铜冠小组在东南沿海布局的重要区域,这场走向荒诞的大员起义,让慕容鹉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力量予以关注和处置——没有了清军介入,这些人真的能将人脑子打成狗脑子!而若是站在岸上等这场仇杀落幕,郑氏收服这座岛屿以来多少代移民胼手胝足开大员的成果,也就不剩下什么了。

但饶是如此,所有人的目光还是放在了西北。

乾隆朝如今硕果仅存的名将海兰察,还有风闻直隶之变,立刻就丢下河南睢州的督河工程、西奔陕西的武英殿大学士阿桂。

阿桂是海兰察的老上司,当年征讨大小金川就在一起共事,海兰察当时担了个败军之将的名声,还是阿桂上书乾隆讨的保。

但是一转眼到了乾隆四十八年,当年英武过人、生擒准噶尔勇士的悍将,如今也到了坐五望六的年纪。

阿桂是康熙年间生人,快七十的人了,又被乾隆打到河道上督工,早已是辫花白、面有风尘。两个老头子加起来,就是二甲子有余的岁数,但是如今却成了大清最后的顶梁柱。

说是顶梁柱,这话都有些嫌虚,他们匆匆集结于此,却是连一个爱新觉罗家的嫡亲后人也没能找着。66续续传来的消息,燕京沦落于人手不说,不论皇家嫡脉还是宗室亲王,大清国的天潢贵胄就这么死了个干净——这伙反贼下手实在够狠!

而阿桂一路西行,沿途所见,河南也好,湖北也罢,就是甘陕地方也是民心浮动。再过些时日,直隶陷落的消息坐实之后,只怕就是天下大乱,龙蛇并起,大清能不能浴火重生难说得很,但是一旦失势,想和辽宋对峙一般,割据东北龙兴之地,也不可得!

这阵子,海兰察早就派人往东北去联络关外八旗,结果回传的结果,却是关外已成一片死地,城郭废毁,宫城、陵庙无存!

虽然乾隆几十年来,千辛万苦地挥康熙年间各地驻防的满洲将军制度,增其防区,抽调旗丁,一座座满城,就是扎在各地的一个个钉子。但是八旗颓废,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从康熙朝到如今一百多年过去,八旗大爷们祸害小老百姓的功夫见长,可是打仗的本事可没剩下多少。

就是海兰察自己,虽然在旗,论跟脚也是世居边地的鄂伦春人,不是正牌子的八旗出身。

而此刻,却要这位鄂伦春人来替满清,替八旗殚精竭虑地续命了。

没法子,海兰察也好,阿桂也罢,总归是乾隆提拔起来,说一句受恩深重,毫无问题。也正因为受恩深重,这个时候,没法不还。

何况那起子占了燕京,杀尽了宗室的贼人,已经将战书送了过来。

这战书倒是写得简单扼要:“靖康以来,称天子而为楚囚者,唯弘历一人,诚不欲徽钦二帝专美于前。而公等世受国恩,安忍坐视成败?请贾余勇,率尔部众入于函谷,战于燕云,则天尚佑清,复延其祚,亦未可知。”

鄂州地方聚集而来的收元教众,从气势汹汹到屁滚尿流,也不过就是几剑的功夫。???.?r?a?n??e?n?`o?r?g?

这当中,虽然也有迟老头子的亲信弟子,红着眼睛喊什么“为迟师尊报仇”。但是剑符飞旋之间,又是好几个叫唤得最大声的人物被一剑了账。

湖北的收元教也好,混元教也罢,大家拜的是无生老母,但盼望的只是苦日子能出头——这苦日子是这个乾隆盛世给他们的,是肥头大耳的八旗宗室、满汉大员手指缝里漏出来的。这个昏昏浊浊的世道,让小老百姓没法子反抗,只能寄托在无生老母、弥勒菩萨身上。

将一颗心寄托在神佛身上的人,对燕伏龙的神通就更谈不上什么免疫力,跪下来喊“神仙老爷饶命”的占了大多数。至于还想要跑的,那没说得,洞阳朱明剑符急如星火,一转眼又收割下不知几条人命!

在这片血火间,魏野的声音就通过朱砂玉印缓缓地传来:“道海宗源传习三天正法,固然有诛血食庙鬼、灭不正婬祀的责任。可是诛了灭了,这些农人力巴,却由交给谁来照管?收元教也好,混元教也罢,还有什么大乘教、三阳教、天理教等等名目的教头教师们,总归是将这些挣扎求活的人们收拢起来,指了一条前路。虽然那条路虚妄得很,但也比在这个‘盛世’里没顶,尸骨无存要强。燕伏龙,你杀了收元教鄂州地方的教师爷与坛主们,这鄂州地方的收元教信众,便要交托在你身上。带着他们,在鄂省打造一个太平世道,这是你的责任,可没得推脱处!”

随着这道命令,魏野接下来透过朱砂玉印传来的,却是从燕京兵部大堂抄来的湖北一省巡抚、满城、绿营驻防形势,从巡抚姚成烈的抚标兵,到驻防荆州的满洲将军兴兆所统带的四千旗丁,有一个算一个,统统不落。

道海宗源怎样在湖北地方打造一个太平世道,也就明白无误得很了,单凭燕京城里八旗亲贵流的那点血,哪里足够涂抹这个腐朽朝代进棺材时候的颜色?

同样的指令,也在朝着奔赴山东山西、两江两广、川陕云贵的新任道门威仪使们下达。

虽然别的省份没有这样已经成规模的地下教门,但是按图索骥,收编些百十人的香坛,在一乡一县打下根基,却是一点不为难。

……

………

乾隆四十八年的冬日,不论两江湖广,还是川陕云贵,向着直隶,向着京城告急的传驿兵丁可说是络绎不绝。

而这些铺兵带着各地府道州县的加急文书与督抚关防,要向燕京城奏报的就是一件事:“妖党作乱!”

最先燃起战火的湖北地方,这乱事甚至起得都有点不明不白。

先是鄂州地方上突然就起了一桩械斗案子,闹出了几条人命。起初鄂州的地方官还只是打算弹压了事,却不料奉命去捉人问案的捕快们,却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还不等官府反应过来,便是鄂州地方民变已起,千人聚啸!

黄州府、武昌府、汉阳府同时震动,武昌府一面文求援,一面谨守门户之间,黄州府就先陷落。至于守土有责的一干地方官,自然是“殉节”了。

变生肘腋,上至驻节武昌的总督舒常、巡抚姚成烈,下到武昌汉阳的一班府道州县,匆匆忙忙调集湖北绿营的当口,还弄不清楚对面到底是个什么样的队伍,匆匆忙忙地依旧拟了一个“白莲教妖党”的名义,算是敷衍起来。

驻防武昌的湖广提督李国梁、驻防荆州的满洲将军兴兆,作为湖北地方上武臣领班的满汉大员,这两位尚未合兵一处,紧接着传来的,就是总督舒常、巡抚姚成烈遇刺的噩耗!

不仅仅是总督与巡抚,驻跸武昌府中的藩台、臬台,还有一应知府、道台、知县,甚至暂时署事的同知老爷,不用几天的功夫就死尽亡绝。而这一班老爷大人们到底怎么死的,刺客行踪何在,武昌府官场上都说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