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翦伐魔精阐威权(八)

魏野仙踪 盗泉子 4404 字 11个月前

一边报菜名,秃头掌柜手底不停,只见得竹筷如刀,在硬木桌上留下半寸深的刻痕,木刨花四溅。

这个明摆着抢钱的报价,外加这一手人人自愧不如的手上功夫,顿时就将这群武林人给镇住,谁也不敢真的惹出事情来,大家也不敢要酒,也不敢要茶,只是没滋没味地喝着白水,干过个眼瘾罢了。

然而这些人见着北帝出巡的队伍,终究还是按捺不住人类爱凑热闹这群居动物的天性,一个个都抬头朝着大街上看。

一边看,一边赞叹,只是这些粗人,嘴里也便没有什么正经话了。

“要得,真是要得,那个穿白衣服的小妮子长得实在是好,可惜就是脚大了一些,没有味道!”

“你这个川佬果然是没有见识,那哪里是个女人家,你还自夸暗器来得,怎么却看不见那突出来的喉结?这北帝出巡,队伍里只有男人,那些白娘子、柳翠翠都是男孩扮的,难不成你还有玩相公的风雅癖好?”

“不是说有个什么道士,今日开山,怎么不见这等人出来?”

也有自诩有见识的人物随即接上腔:“开山,开个屁山,道士嘛,只好在庙里念经打醮,这北帝出巡可是做官的与举人老爷们才得护送出来,与他何干?又是武当山掌门人,身上有个道官名义的。”

更有的按捺不住兴头,却是也凑到队伍之中,哼着小调跟着跳了起来:“小寡妇,扫兴没神儿,思想起奴家好命苦,过了门子犯了白裙儿,死了这个当家的人儿……”

只是唱不多句,就见得英雄楼上有自家师长探出身来,怒喝一声:“没得丢人,还不给我滚回来!”

更多的人,却是望着那迎神队伍,小声交换着江湖上的新传闻:“诶哟了不得,见得咱们来的时候,那些挂出去的脑袋没有?岭南有名的大当家,这一次倒是让官府一锅端啦!”

“这凶这横,乾隆年间就没有听说过!可这是哪个官下的手,若是官面上动手,咱们这些镖局子可不至于一点风声听不见!”

“谁告诉你们是官府做的?听说是几个不大的毛孩子,也有使枪棍的,也有使暗器的……”

“枪?四平枪门没这本事,莫不是南少林?”

“南少林可是元气大伤,门下没有人有这个功夫!”

“不是南少林,总不会是红花会吧?”

“噤声!红花会远在西域,哪有这么长的手……你们不是吃镖局子饭的,你可不知道,这些位大当家都有惊人艺业,内外功趋于绝顶的也不少!就算是五虎派的凤天南,也不过与他们相伯仲。”

“可是五虎派却是稀里糊涂地就灭了门,这地面、这事情,还真是那道士做的?”

“谁知道呢,这个事情,说来说去,还不是大家上面的尊长做主?大家奉命就是。”

说到后来,人人都不由得有些凉飕飕的,只好把目光移开去,朝着那迎神队伍观望。

他们这些弟子门人在这里过嘴瘾,英雄楼上,玉皇观的普祥道人也与鼎湖山庄的任天蓬交换了一个眼色,彼此说着些在外人听着没营养的废话:

“任庄主,礼物已经备下了?”

普祥道人这话问得平常,然而任天蓬却是从他的话音里听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焦灼来。任天蓬擦了擦头上的汗,不无肉痛地点头道:“备下了,花了三两银子在酒庄里买了一坛三十年陈的惠泉酒,又换了一套龙泉窑的酒杯酒壶,也算是能看得过了。”

普祥道人听了这个回答,倒是满意地一笑:“到底还是任庄主,办事果然周道,不比贫道这出家人,只能拿个新鲜果子算作贺礼,菲薄,菲薄得很哪。”

然而他的最后一句话,却是终于带了一丝很恨杀机:“就是不知道这位魏道友,他到底是不是个有福气的人,能不能消受得了贫道这一枚仙人果?”

赤缨攒护翠翎管,罗袍满袖玉炉烟。∮燃∮文∮小∮说,

李瑞麟一身簇新江宁造的白鹇补子官袍,头戴水晶顶子的大帽子,迈着方步上了北帝祖庙正殿紫霄宫。

只是他这位五品同知的官帽却是后面光秃秃的,既没有玉翎管,也没有孔雀毛。这年月,孔雀翎在官场上还是个稀罕物,除了御前大臣与五品上的满洲官,外任地方官别说孔雀翎,便是蓝翎子也不容易挣一根,想戴翎子,除非能从乾隆手里讨一份恩旨。

他还向着仙术士点了点头。

魏野一笑,随即肃容将手一引:“老父母,请代佛山黎庶向帝君拈香。”

李瑞麟也不敢怠慢,从边上伺候的香公手中接过供香,恭恭敬敬地向着真武大帝金身行礼如仪,将线香插入香炉。

将这一套程序做完,李瑞麟又向着一旁神龛里供奉的一尊半人多高的铜胎贴金真武大帝像拈香施礼。

这一尊真武铜像便是今日出巡佛山镇的北帝行宫像。

与正殿供奉的真武帝君像那被跣足、身披袍服端坐的模样不同,却是身穿金甲,虎虎而有生气。

一旁的执事人见着李大同知拈香礼拜已毕,早有铁作行的八个壮汉拥了上来,七手八脚地将这尊北帝行宫像请出了神龛,送到贴金彩画的神轿之中。

紫霄宫外,传报的人一直排到了祖庙牌坊之下,一声接一声的高喊声随即传到了街面上:“北帝爷爷出巡啦,善男信女,小心伺候!”

随着这喊声,随即一串串的鞭炮响起在街口,万寿台上锣鼓声顿时闹成一片,整条街上,都陷入了一片闹攘的海洋。

好几个戏班子,也不管是广东班、八音班的粤调,还是雅部、花部的昆山腔、弋阳腔,都一起开了戏。

戏文虽然只得《群仙庆寿》、《天后送子》一类吉祥戏,可是架不住热闹,随着护卫北帝行宫的人们高举着木雕漆金的方天画戟、八棱金瓜之类仪仗而出,那一座神轿也出现在了戏子们面前。

这个时候,便有扮了财神、寿星的戏子,将手中大红纸轴展开,将那些“加官进爵”、“福如东海”的吉祥话露出来,一众“仙家”便跟着稽施礼:“小仙们恭祝北帝爷爷圣寿无疆!”

随即,早安排下的南狮队在前,舞龙队在后,舞动着朝前开道。那些各处神庙的神轿子,也有在前开道的,也有在后护卫的,都摆开了架势。

这些神庙也自有人扮了各种神仙鬼怪,边歌边舞,为各自的庙里老爷充任护卫。

也有扮钟馗与钟小妹的,也有扮布袋和尚的,也有八仙过海、西天取经,扮骑驴老儿,扮跛脚乞丐,扮猴儿猪儿,扮戴毗卢帽的老和尚。

城隍行台的万真观里,打了小道童与香火道人扮了黑无常范无救、白无常谢必安等一班八家将,倒是正好与扮地藏王、扮牛头马面的小和尚们凑了一出目连救母出来。

更有附近有名的俊俏少年们都乔着女人模样,扮白素贞与许仙,扮崔莺莺与张生,演柳翠翠与月明和尚。

这一路看过去,却是神仙、鬼怪与凡人,就这么自然而然地聚合在了一处,也分不清楚什么是神圣庄严,什么是风流软红。

道路两旁,商户也好,民户也好,有些家底的,都在门排开香案,供上水酒、猪头、整鸡、整鱼、小山般的蜜供、点心。

更有些阔人,更是直接在供桌上摆上如意、玉山子、象牙佛、自鸣钟之类珍玩,与其说是供神,不如说是夸富。

这样的场面,每年都有好几次,佛山镇之富庶,可见一斑。

但是相对的,要维持这样富丽繁华的太平景象,底下的维持也同样要下足功夫!

随着这条神明出巡之路,沿途的涌涌人潮,足够把佛山镇几个衙门的所有人手都折腾得筋疲力尽,踩落鞋子、挤掉帽子、丢了扇坠荷包都算是小事,姑娘被揩了油,小孩子弄丢,这一天也不知要出多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