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琅虬文开太虚府(一)

魏野仙踪 盗泉子 2193 字 11个月前

随着仙术士修为渐趋深厚,这一件青溪道服与魏野镇日不离,行动坐卧,等若时时受魏野一身法力熏染炼养。说起来,佛门中一些不尚神通之用的僧人,一生苦修,只在禅坐精进上用功。这等僧人平日所用的蒲团、念珠乃至钵盂、袈裟之类物件,纵是凡物,久染禅念、佛力,也自能化腐朽为神奇,成了一件异宝。

只是这类苦修头陀终究是少数,这类法器故而也极难见到。譬如最终导致禅宗分裂为南顿、北渐二宗的达摩木棉袈裟,不但是禅宗传法的衣钵信物,本身也是久受禅宗初祖达摩禅念熏染的至宝。

青溪道服如今渐渐也有了几分灵动之意,只是到如今也不能和木棉袈裟那等佛门至宝媲美,仅能算半件上乘法器而已。

可哪怕只是半件法器,魏野迎着箭雨缓步向前,如踏青般轻松自在的模样,也足够让放箭的人感到心寒,进而绝望。

便在此刻,那一面遥遥迎风舞动的旗帜猛然一卷,便有隆隆羯鼓之声动地而来。

羯鼓声中,甲片随着步伐移动时产生的摩擦声、铁靴踏着地面的抓地声,更是一下下地传入仙术士的鼓膜。

那是浑身披挂的重甲步卒列阵而出时,才有的响动。

放眼望去,却是大队的熊虎之士,身着全套的青钢瘊子甲,如同一座座移动的黑铁塔一般,向着魏野进逼而来!

这种瘊子甲,魏野当初便在洛阳见过,乃是甘晚棠麾下敢战士小队的标配。这种冷锻式板甲防护力极高,就算是魏野的六甲箭,要破开它的防护也非轻易。那分量就更是不轻,不是身材长大、体力充沛的人物,根本没法在披挂了这一身重甲后再进行持续作战。

然而更古怪的是,这些重甲之士头盔之上,也都扎着一条黑色布带,除了颜色不是杏黄色之外,怎么看都让人觉得像是洛阳的某些旧识。

向着魏野迎面而来的这队重甲敢战士,随着羯鼓声列阵整齐,手中皆是长近丈许的双手巨剑,剑锋阔大,映日生寒!

重甲步卒,列阵而前,手中巨剑如墙,一旦骑军撞了上去,妥妥的只有人马俱碎一个下场,这等战法,在盛唐时候,便是震慑四夷的陌刀阵。

只是不知道怎么回事,这陌刀阵被人不伦不类地给配上了双手巨剑,要知道双手巨剑本应该是标准的中世纪佣兵武器。更不知道,是谁这般有创意,居然想到用陌刀阵来对付魏野这一个人。

大炮打蚊子,不过如此了。

要知道,这等精锐重甲武卒,都是细选筋骨强健、胆气壮盛的熊虎之士,每日里打熬气力、磨练武艺、严加军纪训练,才能养成。除了国力强盛、物质资源又极丰富的大国外,等闲小国、军阀都养不起。别的不说,光是这等重甲武卒每日的饮食花费,都足够将那些占地不多、财源不广的小诸侯吃得家底精光,只恨不得上街乞讨。

盗泉子按:满清窃据华夏神器之时,也有三湘士人记述过这等难得为重甲武卒的好汉子,却根本不为崇尚弓马的鞑子所喜,却只得了一个路旁饿殍的结局。

眼看着这一队重甲步军渐次逼近,魏野却丝毫没有陷阵冲杀的意思,只是将脚下一踏,顿时劲风自地面而起,虽然不能让魏野驾风而行,却是让他身形飘忽间,以提纵之术猛地跃起,轻轻巧巧地踏上了为重甲武卒的头盔!

借着风虎遁诀之力,魏野便这样踏着那常人根本立足不住的盔顶方寸之地,向着那一杆遥遥招展的墨色军旗冲去:“怎么看都觉得是那杆旗在作怪你们这些铁罐头不要挡路,让我去前头查一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