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韦家堡所出现的这幅画面,一幕幕的悲喜剧,正在番和一战后迅的上演。[八零电子书]
一支支的马队,正举着魏野通过风月堂新定制的螭虎旗,向着番和各处撒出去被打破的坞堡,要紧急收拢生还的难民,暂时逃过一劫的坞堡,那没说的,完粮、纳税、服役!
看上去温和可亲,平时号施令也常常广引经义,还带着几分儒臣风度的魏野,现在可没有什么好脸色给这些地方豪强看。
现在就要将这一战大胜之威使到了极处,才能在即将到来的大战之前,将能调集的力量都调集起来。
这场大战,不仅要决定西凉汉人与羌部数百年恩怨与命运前途。
而早已在战场上显露真身的贺兰公与魏野、左慈、何茗这个不着调的道门新人组合,也必然要分出一个生死。
只是在这战云密布的当下,并没有什么人会将目光从满布血与火的战场上移开,去看透那命运的迷雾……
……
………
番和城前,一队马军都是披挂整齐、策马长驱,一面朝前冲杀,一面一脸崇敬地望着他们的主将。
虽然作为主将,他们这位官拜羽林军左监的军将年纪太轻,实在谈不上有什么宿将威仪。可是一身马战功夫,却是让他们这些部下着实心折。
马队正前方,何茗催动胯下战马,迎着羌军出营人马就直冲入对方阵形。
他冲得离羌军大营实在太近,最近的箭楼之上,已经有人张弓搭箭,箭雨飕飕而下。
不管如何,这些羌军射术着实精良,可就算这些羌军弓力再强,来势再急,又如何奈何得了何茗这生猛小子?青钢长棍横空一摆,竟是生生将支支羽箭拦腰打折!
跟随何茗冲杀上来的马军们,都将背上硬弓摘下,一面以裆劲夹住马腹,一面开弓回射。哪怕有箭楼遮护,这一番回击之下,照样有数名羌军,惨叫中箭跌下。
何茗高喝一声,手中青钢长棍猛地在羌骑中横冲直撞起来。他这根沉重钢棍是再标准也不过的附法兵器,分量更比魏野赶制的那些骑军重锏要沉了好几倍。
自然,魏野随身法剑桃千金在流霞水母孕养之下,重量也是突飞猛进,要是论实际分量,犹胜过何茗的青钢长棍。但是魏野那标准的施法者身板,哪比得过何茗这怪力小子?
又是一棍当头砸下,被选作猎物的羌兵举槊抵挡不及,竟是连人带盔都砸瘪了下去!
这怪力小子回身又是一棍,抡翻了两个拨马欲逃的羌军,还不忘喊一声:“报个数!”
便有一个眼神灵便的亲卫随着应了一声:“连着方才这仨死鬼,将主您今日已打杀了一百一十三个叛贼!”
这等数目,何茗还是不满地哼了一声:“比起老魏那妖道一日里斩获的数目还短不少!儿郎们,别让丹灶坛的家伙们看了笑话,再上!”
这一场冲杀,已经留下了满地的羌军尸身,何茗还是将青钢长棍朝天一举:“本将乃羽林军何茗!羌贼听着,快快再出一支军马出营受死!”
这声吼,震得箭楼之上残存的羌军们心胆动摇,也让他们心中一股无端悲愤之气骤然而生
神谕!还是神谕!神谕今日只许三个百人队出去与这帮如狼似虎的汉军对阵,为什么大家想要舍身忘死地战上一场,也这般的难?
咬牙之下,这些羌军只能端起角弓,向着这些讨战的汉军射出一支又一支羽箭!
对那些射来的羽箭毫不在意,何茗只管将一根青钢长棍使得风穿不透、雨泼不进。(好看的棉花糖
那跟着他计数的亲卫反倒有些疑惑,终于忍不住朝着自己这位将主近了些,小意问道:“羽林,咱们谏议神通广大,若是率着道兵前来,怎么样也推倒了贼军这座大营。怎的却让咱们来敌营前讨战,今日二百、明日三百的厮杀,毫不爽利!”
何茗这才放下长棍看了这亲卫一眼,拇指一蹭鼻尖:“老魏那家伙这时候正忙着大事,他是一心想要抢下那覆军杀帅的头功的,这数人头算功勋的力气活就推给了我!别管那喜欢鬼画符的家伙,咱们继续!”
听着何茗这样说,那亲卫也没了言语,只好苦笑一声,接着替自己这个少年将主数起今日斩获的人头来。
只是这亲卫浑然不知,何茗随口的那几句半真半假的抱怨,却都连通着魏野的冒险者私密频道。
“鬼画符?要是鬼画符便能作数,我费这力气作啥?”
端坐在新布置的青石法坛之上,魏野一手捧着水府行波旗,一手掐定剑诀,口中轻轻一笑。
随即就被立在法坛之下、手持桐木符幡的左慈一声喝住:“道友,凝神定心!”
魏野没趣地一耸肩,随即剑诀向着水府行波旗上一划:“九天炁交,大劫更始,元阳转少阳,化生赤帝炁,敕!”
咒诀催动,水府行波旗无风自展,猛地自魏野手中脱出,直飞上天。
霎时一股极净极正的燥意,自行至天中的日光中猛然而生。
水府行波旗上洞阳剑祝符印,受到这股日中真火相激,顿时无火自燃,化成了一片火中虚影!
日中真火,结成朵朵闪耀着金红色的火莲,而水府行波旗化成的火中虚影,却是渐渐由虚转实,成了一片其色正赤的火云。
金莲才捧日轮起,红云压低碧琉璃。
金莲天火灿然,红云人火正赤,交相鼓荡,一旦相触,便是风动、心动、雷动、神动。
而在两股纯正却截然不同的火焰交接之中,魏野双目闭起,双手结印,自然搭在膝头,头顶泥丸宫中,却有一道赤光直冲而起,投入两股真火交接之地。只听得霹雳一声,金莲红云之中,洞阳剑祝十六字根本符篆,再度现形。
起先,那一字字符篆虚幻无定,在天火金莲与红云赤火间来回穿梭。
然而随着每一次符篆穿梭过红云赤火,符篆的笔画便更显得凝重几分,而每穿梭过天火金莲,符篆的光华便更鲜艳晶莹几分。
道门传说中,鸿蒙初判,始青天中,自生灵文,于洞阳之馆、流火之庭受真火冶炼,始成字形,号为赤书玉篇,为道门一切龙章云篆凤书鸟籀种种符篆之根本。
而此刻,魏野与左慈联手,勾招日中真火,会同洞阳离火,重炼洞阳剑祝根本符篆,却是在重现当初赤书玉篇现世的火炼真文过程。
眼见得那道根本符篆越鲜明晶亮如赤玉,左慈手托符幡,向着空中一掷!
符幡飞入空中,转眼之间,便散作道道火光,转眼之间,就只剩下了符幡顶上安着的魏野所佩谏议大夫印。
火光横空,便道道赤气,从四面八方涌来,触着谏议大夫印,便化成无数景象,次第在两位仙道高手面前浮现。
那是起火的村落、那是陷落的城池、那是火场中躬身护卫着妻儿的丈夫、那是绝境中抡起鸠杖打碎了羌兵脑袋的老人。
那是在羌乱中颠沛流离的西凉汉民,那也是听闻到凉州羌乱、正集结起大军试图向酒泉、敦煌、北地各边郡叩关的异族大军!
而这道道赤气中,最多的,却是一声声低吟轻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