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安定太守也是正经举孝廉出身的,虽然年岁不小了,还依稀能见得年轻时候的儒雅风仪。这位混到二千石的地步,也没有别的诀窍,就是秉着“不做不错”四字当座右铭。虽然从来没有在治政考评里得过上等,但是也从来没混到差评,仕途上一路走来都是四平八稳。
然而他当初鬼迷心窍,早年间和段乐泉结成了儿女亲家,这就是撕脱不开的干系。这一回凉州的半边天都塌下来了,要是这一关过不去,不但段乐泉自身难保,他这个当亲家的也得一起倒霉。
现在也就是大家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真个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是进是退都看这一回了。要不然,依着张规的性子,就该早早地上书朝廷,弹劾梁鹄治凉无方、他段乐泉抚羌无能,先把自己的责任撇个一推六二五再说……
飕飕的冷风里,张规居然还满身燥,出了一身的汗,只能一面擦,一面打从人去前面打探。
他正焦急间,就见着身边小吏朝前一指:“使君,您看,有传骑到了!”
听着小吏提醒,张规举目望去,果然见着前方有一骑远远而来。马上骑吏头戴赤帻,臂缠红布,身背红白二色的邮囊,的确是邮驿所遣的传骑使者。
像这样的使者,所传的往往都是紧要军报,然而这个时候张规哪有心思管这个?何况段乐泉紧急传信给他,要的就是先遮断凉州向中枢的邮传。他使个眼色,身旁小吏已经会意,先带人迎了上去,就猛地把这个传骑使者截住了。
那使者急得一头是汗,连连大喊:“军中急报,这是紧要的军中急报!慢一刻都使不得!”
然而那小吏哪理会什么军情?一挥手,就有手下差役把这没眼力的使者拖下马去,先拉出张规的视线外。
而张规,此刻就这么死死地盯着远处那一点冒出头的凉州刺史旗号,猛地一握拳头:“这几日吃了无数的担心,乐泉兄啊乐泉兄,你们可算是到了!”
对于风月堂的促销手段,就算魏野看得分明,也戳破得直接,然而在这个当口,这等事情却也懒怠和封岳计较。[txt全集下载]
说起来,魏野这队伍里,能上阵冲杀的人多,能做文书工作的也有乌宗元支撑,然而这事关星界之门的事务,却只能魏野一个人挑起来。略略在口舌上争些上风,将价码打下来一些,余下的心力,仙术士却是不想再耗费了。
起码比起这点三瓜俩枣的砍价,魏野如今直接参与其中,隐隐为凉州乱事执棋的一手,由此而获得的资源已经远远出了一般冒险者的全部身家。
而作为这场即将绵延数十年的战乱中,天大的变数之一,他所造成的影响一点也不比春天那场宫变小半分。
如果真让他成功地将西凉地区平定下来,光凭着这件事带来的深远影响力,包括稳固了一个民族对西域的掌控,就足够扳回多少的劣势。最起码,作为汉家垦殖千年、反复拉锯,直到工业时代仍然为分离力量所困扰的这片土地,真正纳入华夏之胄掌握的日子,说不定要更早一些,更不需要赵宋那些懦弱的只会玉斧划界、捐弃旧土之流出来博存在感。
而由此产生的深远影响,带来的因果律变动,所获得的收益差不多也能抵得过甘晚棠、赵亚龙、秦风他们三个大型冒险者团队在光和宫变中获取的通用点券总和。
只要他能一力将这场乱事连同乱源一起扫平!
……
………
安定郡的郡治,本来在光武皇帝时候,定在滨临泾河的临泾县。[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永初年间,随着羌乱日频,哪怕是镇守西凉腹心之地的安定太守也是一日三惊。当时那一任的安定太守索性上表奏请朝廷,将郡治迁于离右扶风不过数十里的美阳县,美其名曰“寄治”。
当初上表的时候,安定太守一再对中枢辩称,“寄治”不过是为了应对羌乱的权宜之计。然而从永初五年到光和五年,几十年过去了,这迁到美阳县的郡廷就很有点落地生根的意思,当初随太守府迁来美阳县的老吏也都在此地生聚成了大族。这么一来,迁郡治回临泾这回事,大家也就识趣地不再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