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延灵台前降青鸟

魏野仙踪 盗泉子 2659 字 11个月前

魏野倒真不愧是宗教学和民俗学都有d级评价的仙术士,左慈一点破,脸上就全是了然神色。看向小哑巴的眼神,也多了一股好似黄袍怪打量着扒光洗净的唐三藏一般的热烈眼神。

似是感受到魏野这怪叔叔那一股诡异又热切到有若实质的眼神,小哑巴顿时停下动作,出溜一下就躲到了司马铃身后。

“叔叔,”司马铃瞪了一眼自家阿叔,不得不出声阻止道,“我们家的庭训,第一条就是不许当金鱼佬哦?”

“嗯嗯,不碍的,不碍的,为叔只是想到一件好事罢了。”

魏野笑着摆了摆手,回答道。

汉武帝元封年间,宫中曾降下神人,授汉武帝以长生之道、延寿之方、役灵之术。只可惜汉武帝依法修行不数年,就爆发了江允所造的巫蛊之狱,前后枉死者百万数。此时,宫中梁柏台为天火所烧,供奉在梁柏台上的仙经道书,连同装经玉函,不翼而飞。

要说这些道书,是为神人取走,固然有七八分的可能。然而武帝晚年昏暴,以至于宫中方士趁机盗经而走,也不是说不通。

但要说汉武帝刘彻这样的精明人物,又如何不会另录副本,别藏于他处?泾山之祠,即修建于神人降于汉宫之后,要说其中没有关联,那只怕谁都不信。

莫非张说所谓西行当有遇合,真正指的,乃是这批消失于汉武帝晚年的道书?

想到此处,已经有些脑洞大开状态的魏野向左慈一拱手道:“师兄,看起来这泾山,倒要师弟我带上这孩子亲自跑一趟。若能寻到他的亲族尊长,也是一桩美事。只不知师兄欲往何方,可与师弟同路?”

“不同路,不同路。道友向泾山而行,小生欲行之地,尚在泾山西更西处。”左慈笑起来,那张脸就带着一股高深莫测模样,“当年老君由此过关向西,关尹子相从至流沙,小生欲访求前圣仙迹,却得与道友分道而行了。”

对左慈这个回答,魏野也只一耸肩:老君西出流沙,究竟去了什么地方,那实在是没谱的事情。左元放的仙缘,也不在流沙之地,只在峨眉山那藏着天书的石室之中。然而机缘二字,说破了反而不值钱,魏野再一拱手,微笑道:“如此,日后与师兄有缘,当相会于名山福地之中。”

左慈闻言,挑了挑眉毛,意味深长地抱拳回礼:“故所当然,理应如此。”

占验方士3左慈,话说越来越引经据典,都是道家典故不说,文绉绉看着不舒服,解释都没有,真把读者都当民俗学家了不成?

占验方士3略懂即可略懂即可

=============⌒☆⌒魏·野·仙·踪·吧⌒☆⌒==============

∮温馨提示:-

签到有2个经验,连续签到双倍得分,10天粗体,20天红字,30天橙名;-

使用手机看书,可以选择“关闭图片”功能——

∮友情提示:-

为不给以后来看书的吧友造成不便请勿在更新内容里使用楼中楼,否则更新楼层可能因此遭殃而消失不见,谢谢你的合作!——

魏野仙踪的创世链接:

第八章·延灵台前降青鸟

与左慈对望一眼,魏野默然片刻,才说道:“泾水和渭水都在长安左近,泾真莫非是指的泾河之神的意思?”

左慈沉吟良久,还是摇了摇头:“小生可不曾听说过泾水之神用此名号。”

在古文之中,仙、灵、真、神,差不多都指的仙神一类。然而山岳河渎之神,皆有王侯之位,属于鬼神世界中的诸侯,对于这类神灵,往往只用“神”、“灵”或其爵位作为指代。比如黄河之神冯夷,往往以其神爵,称之为河伯。名山巨泽之神,又往往依据先秦古礼,称之为君,比如泰山之神一名蒿里君,又称泰山府君,武夷山神则被尊为九嶷君,湘水之神是湘君,洞庭之神是洞庭君,等等。

反过来说,“真”字虽然也有神灵尊号的含义,却往往指的是道家仙人,即真人、真君等等尊号。

从这个角度上说,“泾真”就不是指的泾河之神,而是泾河的仙人。

但是泾河有仙人吗?

在神话中,泾河是条不吉利的河,泾河水神,更是个非常不吉利的神职。

比较著名的例子,比如魏征夜梦斩龙,斩的就是泾河司雨龙神,那倒霉催的私改降水点数的泾河龙王。而龙王亡魂作祟于唐太宗,也就是玄奘西行求经的直接起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