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等待见证的未来(六)

魏野仙踪 盗泉子 2693 字 11个月前

但不管怎么说,这一篇陈情表,还是达到了大汉年间路边社新闻的最高水准,无论天理还是人心,全部都给占了个干净!只要牢牢把住天意二字,此时此刻,就算是刘宏和十常侍集体超水平发挥,秦始皇、刘邦老流氓和赵高一起上身,也难有置手余地!就借着天意二字,就算如此大逆不道,够得上诛十族再挫骨扬灰的话语,大汉庙堂之上的诸位大人物,也得老老实实听着。而今日叩阙诸人,也不用像张津为首的这些太学生一般,给自己增加什么仗义赴死的悲壮气质了。

此时此刻,这南端门前聚集的人潮,才是代天行事,才是上天之子,什么赤帝根苗,汉家天子,都一边玩蛋去!

张津而下,太学生们伏拜在地,还懵然不知情势为何突然变了个样子,只抬起头愣愣看着这些不跪不拜的太平道精锐。四周这些蚁附队伍而来的上万百姓,却是沉默片刻,猛然爆出雷震一般的欢呼:

“修善政,诛奸邪!修善政,诛奸邪!”

这是真正的雷霆之声,遮盖住了一切试图阻挠它的声音!从御桥之前直到御街之外,雷声滚滚碾过一座座公卿王侯府邸,让这些尊荣百年的朱门翠楼,如同雷雨中早已被虫蚁蛀空了躯干的老树一样不断颤抖!

说实在的,什么阉党和清流党人你死我活的战斗,一般人是不会关心的,当初李膺范滂下狱引动了那么大的风潮,还在于这两位官声实在不坏。但就算是党人一派号称清流,这样有巨大道德号召力、身负天下之望的标杆人物也实在不多,一旦身故了就再难找什么替补。

而都下之民,跟着起哄或许可以,然而真正要让他们真正卷入这场风潮,成为最可靠的盟友。那什么道德虚头和高调,唱再多遍也是浪费口水而已。只有与都下这百万户百姓的实际利益捆绑在一起,这沉睡又盲眼的巨人,才会将自己的力量交给那些信得过的人。

刘宏登基以来,敛财毫无限度,大兴土木,徭役不绝,早就让百姓苦不堪言。更不要说,自他当政以来,羌人数叛,西南夷人数叛,这都要中枢财政掏钱。而偏偏就在这样财政困难时刻,刘宏却欢天喜地的把国库划出一大半来填入了内廷天子私库,兼之大量聚敛财货,大汉年间的通货膨胀就这么快速到来。

徭役日重,税收日苛,通货膨胀,这几重问题叠加到一起,民间的怨气早已在十常侍的高压政策下达到了峰值,就等着一个揭开盖子的机会罢了。

而今日,就是一手操弄这场人工天意的魏野,揭开盖子的时刻。

欢迎你!

南端门下,张津大礼参拜于地,近千太学诸生,上万沿途蚁附而来都下民人,皆是伏拜于尘土之间。

万人伏拜于地,不言不动,这本身也是一种无形的威压,压迫得南端门上公车司马尉脸色都是苍白——这叩阙本身已经大是出格,何况还是这样不讲道理地堵了南端门?这封奏书,谁接谁传谁倒霉——还请诛十常侍?就不怕十常侍直接拉了军马扫平了你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酸子?

仕途中第一要诀,就是不做不错,无论如何,这个烫手山芋,总不能落在自己手上!

这样的主意把定,这位司马尉将头再度伸出来,提足了中气大喊道:“尔等勿得躁进,本官自将此事奏明陛下,看是何旨意,你等安静在此候着待旨便是了!”

话音未落,就有一支羽箭擦着他的帽缨飞了过去!他余光所及,膝盖已然一软,差点就这么掉下南端门去!慌得四周几个谒者七手八脚地抓住了这位公车司马尉的腰带,才总算免了这一场大难。

这一瞬间,南端门上就如同滚油锅里倾入了一瓢冷水,顿时就炸开了花:

“做什么!做什么!你们当真是要谋逆造反不成!”

“大汉天下四百载,受命于天,你们休得张狂!”

“纵然是叩阙,尔辈就该谨守臣子本分,岂有如此妄为,凌迫君父者!”

然而嘴里喊得山响,这些南端门上的郎官也好,谒者也罢,强撑着这股气势之余,都是两股战战!

皇天后土,这南端门只怕今日里真的守不住了,还是早点寻个台阶,大家各觅活路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