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事

东方临海 当蘑菇 1053 字 11个月前

清凉的秋风吹在李牧发热的脸颊上,不知是因为喝了酒,还是什么。

笛声越来越近,近到能听见“嗒嗒嗒”的蹄声。“师父,前面有人。”一少年的声音从远处传来,笛声也从而中断了。

李叔和李牧同时起身,将马车挡在了身后。不多时,便看见一头白牛拉着一辆车走来。在车前,坐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手里拿着根散发着乳白色光芒的玉笛,也在拿两只眼睛打量着李叔、李牧二人。

到了跟前,少年拍了拍牛屁股,白牛便乖乖停了下来。“师父,到了。”车帘被掀起了一半,一个布衣白发的老人从里面钻了出来。还没完全出来,便拱手对李叔道:“老朽搅扰了,还望见谅。”“不敢,不敢,老先生这边请。天冷,想必老先生和你的这位徒弟还没吃饭吧,我们也刚打算吃,不如一块儿吃些如何?”李叔一边说,一边将师徒二人往火堆边让,上面除了烤好的鹿腿,又加了两块鲜肉。

那少年主动坐在了李牧旁边。“你好,我叫童翔伟。”“你好,我叫李牧。”两少年的对话直白而简单。

“原来您就是方大师。您稍等,孩儿他娘,睡了吗?”“没呢,啥事?”“快带孩子们下来拜见方大师。”“什么方大师?”“就是复楚宗的方云明方大师啊!快。”

李婶带着儿女下车,一家四口同时跪下行礼。“见过方大师。”“什么方大师,不过是众人抬举罢了,快起来。”老头将四人一一拉起,到最边上的李小玲时,突然停住了。上下打量李小玲两眼,略一点头,哈哈笑了一声。

众人围火而坐,老头见刚才只是四个人拜自己,而这火堆旁的少年却没什么异样。“不知这位少年是?”“啊,这是我们在路上遇见的,叫李牧,小牧,快,叫大师。”“方大师好。”李牧站起身,冲老头微鞠一躬。“好好。”老头眼中闪过一丝异色,接着说道:“我们大楚人才济济啊!”

李叔听到方大师对李牧的夸奖,不由得自豪起来。“小牧不是咱楚国人,不过也快了。”说着,看向了自己的女儿。李小玲见父亲说着这话,眼却看向自己,稍一愣,便明白了过来,羞得捂住脸埋在膝盖里。李婶见状,手伸到背后狠狠掐了李叔一下。

老头见了,又看了看李牧,心里有了计较。略一沉吟,看着李叔说道:“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李叔听了,顿时来了精神:“方大师尽管说,没什么不当讲的。”老头见李叔如此神情,便说道:“这位小友和令爱恐怕是有缘无分啊!”“方大师这话怎么说?”李婶顿时眼睛明亮起来,李叔将李婶拉坐回去。“你拽我干什么?”“坐好,孩子们都看着呢。”“看就看呗。”说着这话,李婶斜眼瞥了李牧一下,发现李牧只是专心转动烤架上的肉,并没有什么异样。

“哈哈,莫吵,莫吵。说来这是喜事,不仅是你们的喜事,也是我们大楚的喜事。”

“喜事?”夫妻俩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似乎想到了什么,对视一眼,看向了李小玲的肚子,但又觉得不对。

“错了,错了,不是这个喜事。是你家姑娘神魂觉醒,能修仙了。”老头被夫妻俩这一连串滑稽的神情逗的哈哈大笑,赶紧一口气将事情说完。

两人听了,又惊又喜。自己家里出现了一个修仙者,这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啊!稍稍平静了一下,李婶将儿子拉起来。“方大师,你看看,我家小天是不是也能修仙啊?都是一个娘胎里出来的,除了一个是男的,一个是女的,没什么不一样的。”李婶目光灼灼地看着老头。“这孩子还不到年龄,等到了年龄,才能知道他能不能修仙。”

李婶的话似乎塞住了老头的喉咙,张了几次嘴都没说出话来。李牧看出了点名堂,开口说道:“方大师能否收小玲为徒啊?”夫妻俩听到这话,顿时醒悟过来,赶紧起身将小玲拉到跟前:“快,跪下来拜师父。”李小玲听话跪了下来,磕头叫了声“师父”。“磕三下,三下。”李婶有些着急地说道。

老头见状,起身将李小玲拉起来,“好好,为师就收下你了。来,见过你童师兄。”“见过童师兄。”童翔伟已来到跟前,“李师妹好。我叫童翔伟,在师门排行老大,你叫我童师兄就可以了。”李小玲羞涩地行了一礼。

众人坐定,李牧将烤好的肉块放到众人跟前,又从马车上端来两块鲜肉烤了起来。李叔陪着老头喝酒,高兴之余,看见李牧和童翔伟在说笑着。“方大师,能不能麻烦你看一下,我家小牧是不是也能修仙?”李婶听到这话,提起心思侧耳细听。

“这位小友我刚刚看过了,气息雄厚,应该是练武之人,不是修仙的材料。不然我也不会说他俩有缘无分啊!你说是不是?”“为什么有缘无分?”李叔有些不死心地问。李婶拽了李叔一下,“大师说有缘无分就是有缘无分,哪来那么多为什么。”

老头看李婶这表情,微微一笑,“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仙凡不能结合,这是修仙界的铁律。仙凡体质不同,互相结合会有冲突,对双方都不好。这不,前一个月,上安仙道院还因仙凡结合这事,将一少年封魂,从此不能再修仙了。”

“听见了吧,这可是方大师的话。这下你该知道我为什么反对了吧。”李牧在旁边听着,不禁莞尔。

小天已在李婶怀里睡着,李牧将烤熟的鹿肉一块给了李叔,另一块和童翔伟两人分吃了。老头已是筑基修士,不再需要食物。李小玲在李婶旁坐着,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夜渐渐深了,众人都返回车上休息,明天一早还得继续赶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