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洛溪诡事

寻道天行 覆小灭 3619 字 10个月前

旁人再次纷纷附和。

“额…呵呵。”

见这牛是吹过头了,刘三儿一时间也圆不了这个场子,是尴尬得满头虚汗。

“这我也是听王老爹说的麻…”

“我去你的,没风别再这里瞎掰…”

“妈个巴子,净浪费老子时间。”

“……”

兴未尽,牛皮破。

刘三儿便被周围的听着,七手八脚,扯出了圈子,很是委屈与尴尬。

这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有的时候呀,还真是一言难尽。

不过,这刘三儿的话啊,也确实是吹过头了。若是他能把那夸张成分去了,平平白白地说道一番,那倒还是可以信个两三成。

然,这话又说回来了。其实,也难怪这刘三儿要吹这个牛。倘若是就按昨夜那故事而言,他要不往里头加些火气儿,还真没几个人愿意听他在这里唠叨,出不了这个彩头…

因为,发生在昨夜里的那故事,确实太简单了。简单得,今儿整个岳阳城里头,只要是个人儿都能把它给倒背如流。

简而言曰…

今早晨初,城南打更的撇子菜,路过洛溪斋大门。见着门缝有血渗出,便就过去一瞧。结果,就发现了七星院的两位院长,浑身是血地站在洛溪斋的大院里。而洛溪斋,包括长老、掌门在内的四千门人,则一夜之间全都消失了。

这,就是整个故事的全部。

没有头,没有尾,就只有那打更人的只言片语。而作为这个故事的唯一知情者--七星院。则自早起,接回了两位神志不清的院长后,便一直没有站出来为整件事情,做出过任何解释。

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出了这么大的一件事情。岳阳城里的各大江湖势力,都仅仅抱以一种观望的态度,没发出半点声响。那就更莫说要拉起大旗,跑去东门大街要替那洛溪斋抱不平,讨说法了。

这,才是最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东门大街另一头,街尾…

“应该是位圣人。”

“你确定?”

“不确定。但,即使不是圣人,那最少也是王者巅峰的半步圣人,或者是伪圣。”

“别圣人了,哪里来那么多圣人给你满街跑啊?”

“这真事!那内殿就巴掌大,如果不是圣人,我们肯定能发现有人进来。”

“……”

七星院,瑶光院,药房。

烟雾缭绕,药香弥漫。

九个小炉灶,慢熬着九鼎小药煲。零零星星的药膏,粘在两条长长地白绷带上。安放在床榻的边缘。

而,床榻之上,有两颗粽子特别显眼。

……

!--章节内容开始--翌日,

年初七。

晨雾迷迷,阴雨绵绵。

沉沉的积云遮蔽朝阳。

这是难以平静的一天,因为,它有着一个震惊世人的昼夜与凌晨。

就在昨夜。

北来的王者,去了一趟京都。一声怒吼,打出两拳,毁去一座百年纯阳道观,取走八位道人性命,引来了那纸天道誓约的愤怒,降下了一道灭世的王者天罚。尔后,悠哉悠哉了二十载岁月的京都长安,便就再也淡定不了了。

成南的醉仙楼,丢一柄崩角的神刀。城西的真武山,扔一把凛冽的神剑。还有城北那座通天的高塔,就更厉害了。整座长安城都为它祭起了一朵滔天黑云,长出了一只滔天黑手。黑浪滔滔,墨云滚滚,覆盖了北郊百里上下。

那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只是那滔天的黑手捏了一下那天罚的小手,“吧嗒”一声,那可怜的小手便就当场碎成了渣子,连粉都没剩下,烟消云散。

从此往后,存放在皇宫金銮殿上的那纸仙人天誓,便凭空没有了一大片的笔墨,只剩下零零星星数十个名字。而这些名字当中,有三个,则更加显眼了许多。

黑墨成红墨,似血鲜红。

大唐皇策。

纯阳神算。

北茫鬼谋。

至于故事的结尾嘛。

就很理所当然了,没发生什么戏剧性的转折,也没有人刀起拳落洗一遍京都城。

天已打雷,即将下雨,这一团憋了二十年的风雨,已经谁也没这能耐,把它给挡下来。即便是有,那也得是天上的神仙。但,那位神仙现在在哪儿,今时今日都没人知道。

至少,没几个人知道。

所以,大戏唱完了,只待风雨来。也就唯有各回各家,各找爹妈,等着下雨收衣服了咯…

这,就是昨夜里,发生在京都长安的大故事。

故事之大,涉及深远。乃至于日后,待再有故事发生时候,这便成了另一个,更大的故事之开端。不过,这都是后话了。今儿这故事虽大,涵盖面也很广,但它暂时还影响不了全部。至少,在那些南下的信鸽,还没飞到岳阳城之前,它影响不了这片藏龙卧虎的城池。

然,这座城池,也有着它自个的故事。

一个同样发生在昨夜,同样让人心儿无法平静的离奇故事。

而这故事之离奇,是甚至还超出了,昨天下午那些信鸽所带来的震撼,以及大家所认知的范畴。当它在晨光未起,传散岳阳的一刻,所有人的表情,便只剩下了深深的惊疑。

与恐惧…

“那可是四千多号人啊,咋说没就没了呢?”

“对呀,这人死还能嘎嘣一声,他们咋连声响都没有呢?”

“该不会都死了吧?”

“那可是几千人呐!”

“……”

岳阳城,城东,

东门大街,街头的菜市场。

数十位奴仆打扮的男子,牵着刚载满货物的马车,围在拱桥边上。耸肩低脑,交头接耳,不时手舞足蹈比划些什么。不远处,菜市场入口的附近,类似的情形也很多。少的成群,多的十余人扎堆,都是聊得正兴起时候。根本就看不出来,这些人儿在短时间内,会有买完食材打道回府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