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签订协议

抗日猛虎军 夜班王子 3289 字 6个月前

王海涛看着在坐的越共这几个人,开口说道:“我这三个条件是:其一,我部出兵越南后,负责收复河内以南之地,河内以北之地将由越南解放军自行收复;其二,在收复河內市之后,由我部负责帮助越南解放军整编训练出三个军的部队;其三,收复河内之后,由我部负责收复海防港,海防港及周边二百公里范围成为租借地,租借期为一百年,租借期内我部有权驻军并对租借地进行管理。”

王海涛三个条件一提出来,武元甲立刻说道:“王将军,这三个条件太过了吧?河内距离海防港也就只有一百多公里路程,你的租借要是划到二百平方公里,岂不是一直可以划到河内城下?这种条件我们无论如何也是不能接受的。”

王海涛答道:“这样吧,我们再商议一下吧,我也不愿强人所难嘛。”于是办公室里王海涛和越共的几个人开始一条一条,每字每句的争论起来,连中午饭都是让勤务兵送进办公室来匆匆解决的。一直争到傍晚时,方终于达成了口头上的协议。

协议内容是:“一,王海涛所部出兵越南后,负责清除河内以南日军,协助越南解放军收复河内以南领土。二,在收复了河內以南领土后,由王海涛所部负责帮助越南人民军整编、培训四个军的兵力,每军下辖二师四旅,每旅三团,每团一千七百五十人,武器装备由战斗中缴获的日军武器装备中供给。

三,四个军整训完毕之后,由王海涛所部派出部分部队协同越南解放军继续收复其余领土,直到领土全部收复为止。四,收复河内之后,王海涛所部可在收复海防港之后驻守港口,并且海防港周围一百平方公里的地区为王海涛所部的驻地。

四,海防港及其驻地王海涛所部可驻军一万五千人以内,除了针对海面的岸防大口径重炮外,驻军不得拥有105口径以上火炮。王海涛每年向越共政府提供十万银元做为该驻地的使用费,驻地使用期限为七十年。到期后王海涛所部将全部撤出港口及驻地。

内容商议确定下来,王海涛让越共明天前来签订正式的协议,对此武元甲也没意见,只是询问王海涛什么时候才能出兵越南,王海涛答应五天后正式出兵越南,武元甲这才和越共的人告辞离开。越共的人一走,王海涛立刻让人去把唐仁信、唐仁礼和黎远宏请到办公室来。

三人到了办公室,王海涛让三人在沙发上坐下,茶几上己经放着一张越南的地图。王海涛把和越共商议的结果告诉了三人,三人这件协约都没什么意见。王海涛对三人说道:“既然决定出兵越南,我们就要把部队规划一下。我先说说我的想法。

这次出兵越南我准备派九十师和九十三师去,由于越南地型复杂,山高林密,所以装甲部队还是以轻型战车为主,装甲旅有一个团留在了衡阳,这次再派一个混合团出征,留一个混合团坐镇崇左市。侦察派抽调两个营随部队出征,重炮旅就派152重榴、弹炮团一同出征。

国内,龙州这里有一个新编师可用,再让警卫一团驻防龙州城既可,独立师的独立二旅驻守钦州港就不变动了,独立一旅需驻守镇南关至龙州这一线。崇左市由警卫二团驻防,二一一师的四六二旅负责崇左地区其余城镇的驻防。警卫三团随自己一同前住越南。”

对王海涛的布置别的没有什么争议,不过唐仁信提出让王海涛坐镇龙州,而出兵越南由自己来指挥部队。王海涛则是反对唐仁信的提议,指出这次出兵越南和上次不同,这次不仅要和日军做战,还要和越共打交道,还有一个海防港的驻守问题,这些自己亲自出面会更好一些。

王海涛提出的理由唐仁信他们无法反对,因此也就只能点头同意下来。第二天越共一早就赶到了王海涛的办公室,这次办公室中唐仁信和唐仁礼都在场,双方郑重的签订了这份协议。协议一签订下来,王海涛立刻就下令要出征的部队向镇南关集结。

接下来几天整个王海涛的辖区部队纷纷调动了起来,九十三师最先在镇南关集结完毕,随后九十师也向镇南关方向集结,第四天的时候,王海涛正要带上警卫三团和混合装甲团一同向镇南关出发,衡阳的一封加急电报让王海涛不得不停下了脚步。

衡阳的急电是留在衡阳的侦察三团团长姚元宝发来的,电报中姚元宝向司令部报告,二一零师在江西的樟树县中了日军埋伏现在二一零师和二一一师的四六三旅在樟树县被日军三个师团和二个混成旅团围困,正在坚守待援,请司令部赶快派兵救援。

这封电报让王海涛大吃一惊,二一零师加上一个四六三旅,又有装甲部队和重炮团的支持,就算胜不了日军,突围还是应该没有问题的,可现在偏偏被围困在了樟树县,王海涛马上觉得这里面有问题。于是王海涛立刻给姚元宝回电,命令侦察团立刻侦察清楚围困二一零师的日军师团番号,日军武器配备情况。

发完了给姚元宝的电报后,王海涛又紧急的把唐仁信等司令部的人员叫来开会。唐仁信他们已经知道二一零师被日军围困的消息,这时听到王海涛召开紧急会议的通知后,都在一边考虑着出兵越南的计划会不会改变,一边向会议室赶去。

王海涛进入会议室时,唐仁信、唐仁礼、赵忠武还有几名作战参谋都到齐了,王海涛一进门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到了王海涛身上。王海涛依然一脸平静,迈着稳健的步子走进了会议室。大家同时起立,王海涛走到正中的主位上示意大家都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