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现在还不是去军火库的好时候,一是九十一师和九十三师的征兵还没结束,新兵的基本训练都还没开始,二是龙仔的婚期近了,这个时候自己也走不开。所以王海涛只好压下心中的想法,让唐仁信和黎远宏抓紧把两个师的征兵工作完成。二个师全部按照二旅六团的编制征兵,每个师人数定在一万五千人,其中步兵九千人,炮兵三千人,辎重后勤兵三千人。独立师也要再扩招五千人。
这样一来三个师,加上军级重炮旅,装甲团,警卫团,侦察团这些单位,王海涛在龙州就会有一个五万人的九十军。这样一个九十军超出了日军二个师团的人数,战斗力更是比日军五、六个师团都要强。一但在需要的情况下,王海涛把九十军拉上战场,小日本就会知道何为中国第一王牌军。
有了九十军正面的宣传,又有王海涛良好的口碑,最重要的是王海涛并不缺钱,征兵工作相当顺利。别看王海涛还欠着克虏伯公司一笔巨款,那要等到几年后,或许王海涛才会用黄金去还上,现在王海涛手中现大洋就有几百万枚,足以应付军队十年内的全部开支了。
王海涛回到龙州后的第十天,三个师的征兵工作全部结束,不仅每个师都达到了一万五千人的标准,还多出了几千人的预备兵,这些预备兵是随时可以顶替那些在训练中淘汰的士兵的。所有的新兵都是广西藉,地方包含了全广西,少数民族的也不在少数,但有一点,新兵都是精干的棒小伙子,身体各方面都是相当优秀的。
在征兵中,警卫团、侦察团、重炮旅是首先在二个师的老兵中挖走了一批人的,虽然几名旅长都不太乐意,但王海涛支持几支部队的做法,而几位旅长也深知王海涛对这几支部队的看重,也就不好多说什么了。新兵到位,包括赵忠武在内的负责军训的军官就开始忙乎起来了。
这些新兵开始进行基本训练时是在一起分成几个大队的,待基本训练完成后,再分配给各团、营,在训练时各支队伍的团营级主官就不停在训练场周围转悠,目的是能发现一些好苗子,好拉进自己的队伍里来。对此王海涛是不会过问的,反正到了谁的部队都是自己手下的兵。
王海涛现在要考虑的是军官的人事安排,经历过战火考验的老兵肯定是要成为骨干存在的,那么一名老兵在新兵多的班、排级队伍中,担任主官这也是肯定下来的。不过在战斗中,团级军官基本没有牺牲的,张灵甫者伤愈归队了,那么想让这些军官再升一级的可能性就不会太大。
{}无弹窗王海涛的部队从南宁市向龙州县城出发时,一个侦察小队就开始抢先赶往龙州报信去了。所以王海涛刚接近龙州县的城门口,远远的就看见了城门口欢迎的人群。走的近了,王海涛看见站在欢迎人群最前面的竟然是自己的岳丈唐老,他身边站着的是唐龙仔和苏祖馨、赵忠武、唐仁礼、唐仁信。
这几人身后就是一大群军官,大多数是九十师和九十三师的人,还有一些不认识的,想必是龙州城里那支部队的军官了。王海涛下了车,首先快步走到了唐老面前,对唐老深鞠一躬,然后说道:“海涛怎敢有劳岳丈亲迎?”唐老一把扶起王海涛哈哈大笑着说道:“老夫今日迎的非是吾胥,而是抗击倭寇的大英雄!海涛吾胥不负老夫厚望,老夫甚慰啊!”
王海涛忙答道:“海涛惭愧,尚没有把倭寇赶出中国,就不得不回转龙州了。”听了王海涛的话,唐老脸色一变,在这种场合下也不好多问,只能转开话题。这时凤姑也赶了过来,一头扑进了唐老的怀里,而那些军官们也纷纷在敬过了军礼后,围上了王海涛问东问西。
这天晚上,唐仁礼包下了龙州县最大的酒楼广福楼,为王海涛等人接风洗尘。酒宴开始前,唐仁礼又把龙州县城驻守的部队的几名军官介绍给了王海涛,分别是独立师师长唐鸿明,独立师一旅旅长韦斌,二旅旅长刘明德,一旅的三个团长,一团长韦绍丰,二团长陈典,三团长唐昱,二旅的三个团长,一团长王明仁,二团长张三立,三团长唐羽。
王海涛一边和这几名军官寒喧,一面喑中加以观察,这一观察不由的暗自点头。别看这几个人年纪都不大,可是军人的样子从各个地方表现了出来,虽然王海涛对他们还并不了解,但他们标准军人的做派,让王海涛很是满意。一顿晚宴大家尽欢而散。
晚宴后回到家里,唐老、唐龙仔、凤姑、王海涛还有田雨都坐在了一起。王海涛对唐老讲述了自上次离开龙州后,参加南京保卫战直到这次撤兵岳阳,又辞去九十集团军司令官一职并告假回乡为止的简单经历。这里面多数事情唐龙仔已经和唐老说过了,但唐老听说王海涛是因为谣言而辞职时,不由的拍案而起,大骂起那些造谣生事之人来。反而是王海涛劝解了半天,唐老才渐渐平静了下来。
当唐老问起王海涛今后的打算时,王海涛笑着说道:“岳丈,如今会有一段平静的日子,依小胥看是不是先把龙仔和田雨的婚事给办了?”王海涛的话让唐老两眠发亮,一脸的喜色,连说了几个好字。而田雨则是满脸通红的躲进了凤姑的怀里。
接下来唐老就忙开了,金钱方面不用愁,这近一年来,龙州县无论是军火生意还是药品生意都是供不应求,唐老自然不会缺钱,再说还有王海涛这个财神在呢。唐老主要是在忙着礼节和排场上的事。王海涛虽然不太想大操大办,但考虑到唐老就这么一个独子,还有凤姑也在劝着自已,也就随唐老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