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和洛阳,是茫茫文明长河中永远闪耀着的明星。长安如同一胎孪生兄弟,他们同样出身尊贵,同样流淌着炎黄文明的血脉。但长安更似驰骋疆场的哥哥,身披斑驳的战甲,背负鳞鳞的伤痕,于西北黄沙中封狼居胥,抵御外辱。洛阳则是精通琴棋书画的弟弟。轻抚焦尾,弹奏靡靡之音,墨染白绢,勾画苍苍山水。闲时,于山涧溪流取一觞甘泉,配上古朴的茶香,化清冽为温良。或是与佳人邂逅,于汤汤洛水边吟咏: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若能和佳人相伴,玉箫绕琴,便有:二十二桥明月夜,三十三声断肠音绝世凄美之感。
曾经的洛阳,以繁华灯火点亮中原。世人只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洛阳朦胧烟雨里,却伫立千余座伽蓝古寺佛塔。一城繁华半城烟,世人皆为醉中仙。
洛阳城在百年前,由八大贵族之一,贵族驻守管理。自洛阳失火,贵族一下无一幸免之后,许多势力进驻洛阳,可都无法长久。几十年来,洛阳繁华声渐渐遁入空门,狼烟中古都憔悴,战火里佛塔倾塌。常年的战乱,大批难民涌往四边,洛阳城中往日风采难以重现。今日的洛阳,灯火已停,但却凋敝,处于百废俱兴之时。
堪称奇迹的是,在纷纷战乱中,洛阳城内最大的佛寺永宁寺却有和其他佛教建筑不同的命运。永宁寺居然几乎完好无损的保存下来,烟火仍是旺盛。由于佛教在中原地区的极力盛行,当权者不计成本地修建庙宇。寺庙占地面积颇大,房舍达千余间,在这乱世,还有三百余名老少僧侣守护着安宁。寺中一栋七级浮屠,高三百余尺,那惊世骇俗的摩天宝塔犹如天外流星一般,在历史的长河中划过一道炫目的光芒后,便永不再现。
这一日,北风狂起,黑云翻墨,笼罩在城池之上,雷声闷闷,预示着一场暴风雪的酝酿。
铜驼大街上,行人们行色匆匆,在纷起的沙尘碎叶中走脚寻找庇护所。大街旁的皇家寺院永宁寺里,高耸入云的永宁寺塔铃声大作。原在洒扫的小沙弥们,也在执事僧的声声招呼下,放下手中活计,回到僧房里,闭上门窗。
风更猛烈了,如野马一般在空旷中奔驰。木门被冲撞着,门闩发出吱吱的声音。几个小沙弥抵住门,而另几个则紧张地守着方格窗,透过瑟瑟发抖的窗纸,看着窗外。
四周已经笼罩了黑暗,压抑到了极点。
一道闪电撕裂天空,顿时炸雷密布。小沙弥不停敲打木鱼,祈祷寺庙的安宁。
闪电密集,如同阿鼻地狱中窜出的条条银蛇,阿修罗擂起战鼓,鼓声震天。
“啊?”一个僧人向高塔看去,只见高塔被闪电集中,熊熊火舌吞噬者塔顶。
“快救火!”一时动静大作。火光把每个人的眸子射的雪亮,但着火的地方位于几十丈在,许多僧侣流泪叹息,一些僧人冲进火海就再也没有出来。
永宁寺塔,从此刻,不在永远安宁。
几乎与此同时,洛阳的西北方,长安城炎华宫,欧阳烨望着洛阳,似乎已经感受到一场灾难的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