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凉如水。
燕离点燃了灯,将从白水城找来的仙界地形图展了开来。押送日及人选已定,路线的话,在阎浮世界主要出行手段都是装载了破虚梭的船只,所以基本可以肯定是水路。
但是一眼扫过地图,剑州的范围之广,真是到超乎想象的地步,让人如何界定范围?
再仔细扫视,沿途村镇不计其数,单是中小等规模的城池,就有八十多座,人口在十万到三百万不等,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难怪道统长盛不衰。
这时他突然有个奇怪的发现,在地图上,有个叫“桃谷镇”的地方,被用红墨画了个叉,这可是新买的地图,怎么会有涂改?
他在上面抹了抹,发觉这个叉是用丝线绣上去的,不知道代表着什么意义。
正想间,门外传来喊声:“师弟,出来喝汤了。”
“来了。”
燕离卷起地图收好,吹灭了油灯,便走出屋去。
现在他已经融入了藏剑峰的生活当中,也跟他们一样,傍晚都要喝上一碗汤,顺便可以侃大山。
推门出去,来到饭桌,罗方朔殷勤地打了一碗汤过来。
他道了声谢,也不客气,大口喝了起来。
罗方朔做菜好吃,汤煮得也不差。
今天是虫草汤排骨汤,加入罗家独门秘制的调味料,极是鲜美,他一连喝了三碗才尽兴。
“听说了吗,小容长老入选执法院了!”
曹子固打了个饱嗝,笑嘻嘻地说道。
天剑峰传功阁,星字院。
天剑峰的弟子数量庞大,相应的传功阁也跟着水涨船高,单是传功长老就有数十个,传功阁还特设了一个长老院,由威望最高的几位长老主事,他们各自的别院就用了“星、道、剑、天、元、省、陆等等字号,而星字院的主人,便是传功阁资格最老的常茂春。
常茂春也是从荡魔大会的战场上杀出来的狠角色,如今在传功阁资历最老,影响最深,可以说在传功阁这一亩三分地里,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土皇帝。
传功阁日常职司,自然便是传授弟子法门,组织修行交流会,研讨会等等,一来二去,极易笼络人心,和执律院是两个极端。
徐龙寿轻抚着不久前让药王院的大夫接回去的门牙,走在去往星字院的路上,沿途弟子向他问好行礼,他都阴沉着脸视而不见。
来到星字院,他径自来到最里面的书房,向在门帘后的白胡子老头行礼道:“弟子龙寿,拜见师尊。”
“嗯。”
白胡子老头正埋头书案,在纸上笔画龙蛇。
常茂春平常没有太多的嗜好,书法算是其中一项。
徐龙寿知道常茂春写字的时候,最讨厌被人打扰,所以问候过后,便安静地待在外间等候。
等了约莫半个时辰,常茂春才放下笔,长吁一口气,“真是不服老不行,这‘临云登岸’越来越难完成了啊。”
“师尊还年轻着呢,哪里老了。”徐龙寿连忙道。
“少来奉承。”常茂春将镇纸推开,拿起自己的作品欣赏了片刻才放下,重用镇纸压住,掀帘走出,“混小子,你不闭关准备灌顶,一天到晚瞎跑什么?”
“弟子神思不畅,无法专注。”徐龙寿道。
“因为你哥的事?”常茂春走到近前坐下。
徐龙寿知机地将茶盏递给过去,一面委屈地道:“可不是!一想到我哥因为我被关在龙门禁闭,那小子却逍遥自在,我就满腔怒愤,哪还有心思灌顶。”
常茂春接过茶盏,不以为然地道:“也不尽然,你哥虽遭此劫,却恰好避过多事之秋。雷部副首之位虽然珍贵,也不是拿不回来。”
“为何是多事之秋?”徐龙寿道。
常茂春呷了口茶道:“凤九的身份变化,虽是众望所归,但也打破了原本的平衡,肯定会有风波。待龙华刑满出来,为师再找个职事让他去做,不用多久就可官复原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