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伯声的晚景比较凄凉。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靳伯声因为生活困顿,身在海外的张大千还曾经寄过两幅画给他,但因为种种原因,靳伯声都没敢去领取。数年后,靳伯声被押解回乡“清算”,最终积郁成疾,病死故里。
余耀对靳伯声大致知道一些,而才朋玺和滕昆吾比余耀知道得更多;但是,他们也不知道靳伯声居然和许太炎也交往匪浅。
“乙酉年,那就是1945年。”才朋玺接着问道,“书法内容,你记得清楚么?”
“清楚。看起来应该是他自己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所以也好记。”上官雨接着便吟道:
“风过斋前扫暗尘,老街不语几成新?曙光已显叹乱世,一代宗师是故人!”
上官雨吟完,连同他自己,众人尽皆沉默。
良久之后,才朋玺长叹一声,“1945年清明,倭寇败势已显,华夏露出曙光,只是可惜,再也见不到一代宗师许太炎先生!”
余耀面色凝重,心下却暗道,这位靳伯声,听起来是知道许太炎在保护文物、对抗倭国人方面的努力,那他知不知道许太炎先生的真正死因呢?
想到这里,余耀又不禁苦笑,即便知道也没用了,因为靳伯声也早已成了故人。
滕昆吾此时开了口,“靳伯声虽然早已去世。但是上官说的这件事儿,也给了我们一个思路,就是当年和许太炎先生、和各字口掌眼所交往过的人,特别是名人,说不定会留下什么蛛丝马迹。他们不知道鬼眼门秘藏,但是我们知道啊!从遗留的物品,或者可考的言行之中,或许能推断出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余耀点点头,“这个确实是。之前关于太颠方鼎,我就是从易培基先生送给大掌眼的一幅书法中,分析出了一定的线索。”
因为这个话题,余耀接着不由又提起了“烜赫”这个字号。
郑文治之前说过,许太炎曾经用过“真品烜赫”的印章;但余耀问过萧影、林丰草、才朋玺,都是不知。滕昆吾和钟毓,余耀没问过,但他俩以前也都不曾提起。
余耀这一说,滕昆吾和钟毓果然也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