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智翻开那部残卷,细细的品读着,时而皱眉,时而思索。
这部残卷本无名,上面记载的多是各种动物的习性,以及各种导引之术,还有根据动物的习性创出的各种挪移身法,至于后面的内容,由于年代太过久远的缘故,已经无法辨认出内容了,不得不说这是极大的遗憾。
残卷开篇,便是一部广为人知的导引术《五禽戏》。
《五禽戏》乃是由东汉末年医道宗师华佗根据中医原理、以模仿虎鹿熊猿鸟等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编创的一套导引术。灵智在上辈子便听过它的大名,这一世,更是精通医道,武功精湛,所以此时见到这套导引术,理解更为深刻,对华佗的敬仰也如滔滔江水一般延绵不绝,心中暗思,果然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东西都是真正的瑰宝。
将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依次观看一遍之后,灵智放下残卷,细细思索着。原本自己练就的“虎奔功”便是前辈高人根据猛虎奔跑所创,此时虎戏当中的一些细微之处,对于“虎奔功”有极大的裨益。
鹿戏、熊戏暂且不提,灵智更为看重的乃是猿戏与鸟戏。猿乃灵敏之物,老猿攀物,以双手抓握横竿,可使两肢悬空。鸟,更不用说,大多数轻功之中融入了鸟类飞行的形态。灵智将猿戏与鸟戏观看得十分仔细,连带着残卷后面所记载的有关这两种动物所推演出来的身法都一点一滴细细推敲。
心念一动,灵智整个人猛的向前窜出,仿佛一头猛虎般,等待快要撞到石室墙壁的时候,猛地侧转着身子,双臂前伸,微微下蹲,好似一只山间老猿一般,极为灵动的转身。只不过,在虎、猿二形转换之间,明显可以看出一丝斧凿的痕迹,令灵智并不是很满意。
但是,就刚刚这一下,令灵智心中有了一个大概方向,以“虎奔功”为基础,融入‘飞絮功’的内力运转法门,在身形折转之间,融入猿、鸟二形,可以想象,一旦成功,轻功将再也不是灵智的短板,反而会是他的一个破敌手段。
想想,原本一个高手可以明显看出他的武功破绽就在后颈处,待到想要从这处破绽针对入手的时候,灵智一跃从虎形化作猿形,以猿的灵动反戈一击,十有能让人吃个大亏。
有了方向就好办了,灵智针对自己的武功破绽入手,演化了数种反击身法,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在石室中练习。
一连三日,灵智都呆在石室中间,就连斋饭都是由小喇嘛送到门口而不是去斋堂吃的。只见方圆数丈的石室中间到处是灵智的身影,或化作猛虎疾驰,或化作老猿腾跃,或化作大鹏展翅
随着时间的推移,灵智的身法越来越娴熟,速度也较之之前快了接近一倍。各种形态转换之间的斧凿痕迹也越来越淡。又练习了片刻之后,灵智盘坐在蒲团之上缓缓恢复内力,同时闭目沉思:如今我的身法教之过去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如果再唤作“虎奔功”未免不符合,同时也小觑了这门新的轻功。记得《九阴真经》中有一门轻功唤作‘蛇行狸翻之术’,乃是一门十分高明的身法,仿照蛇与狸猫行走翻腾之间的原理创立的,即使在地上翻滚,也灵动异常。如今我自认为将来成就并不下于黄裳,说不得以后这门轻功完善之后还要超过“蛇行狸翻之术”,莫如唤作“虎奔猿跃之术”,也好激励自己向前辈高人看齐。
打定主意,灵智缓缓运转内力,将刚刚损耗的内力补充回来,再次在石室当中练习起来。一时间石室当中人影翻腾,灵智将“虎奔猿跃之术”运转到极致,只见带出道道残影,或跃高伏低,或翻腾倒转灵智一个人玩得不亦乐乎。
又过得两日,灵智自认为身法已经纯熟,想要再次进步还得换个地形复杂的地方练习,最好是与人切磋,在实践中总结,所以再次对着大德法王等人邀战,只不过,这一次,灵智显得信心十足。
宽阔的演武场上,灵智与大德法王隔着一段距离对视,天轮法王以及玄元上师等数十人在一旁观战。
望着灵智那跃跃欲试的神情,大德法王似笑非笑的盯着他,略带一丝戏虐,道:“想来小友这次大有进益,如此老衲倒要领教一下了。”
灵智同样笑得十分灿烂,回道:“阿弥陀佛,大有进益倒谈不上,只不过略有几分心得,还望前辈不吝赐教。”
说罢,一个闪身,朝大德法王扑去。
望着灵智远超之前的速度,大德法王闪过一丝凝重,武功到了他们这个地步,并不会存在小视任何对手的情况出现,正所谓狮子博兔尚尽全力,更何况论实际战力灵智早就超过了所谓的二流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