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祁云用细长木筷挑起一瓣雪白肉质,莞尔笑道:“瞧瞧,这不就是鱼了?所谓咸菜,指的乃是莼菜。这豆瓣嘛,乃是取桃花痴子两腮的嫩鱼肉,再配上金华火腿片、冬笋片和鸡清汤,炖煮而成。”
“莼菜?”谢陶稀罕不已,“这大冬天的,哪儿来的莼菜?”
“自是从楚南快马加鞭运来的。”张祁云又对着暖炉摇了摇骨扇,笑得温和,“陶陶,楚南已经暖和起来了,那池塘向阳的角落,莼菜正悄悄生长着。晨起的农妇掐下最嫩的一小撮,用冰雪封冻了,再用脚程最快的汗血宝马,山一程水一程,给送到镐京来。”
谢陶睁圆了眼睛,像个好奇宝宝,“那桃花痴子,又是什么东西?”
“亦是江南才有的鱼,又唤做痴咕呆子。仍带露水的清晨,拿个篾箩,里面盛些饭粒子,给扔到池塘里,不过几刻钟的功夫,这呆鱼就傻愣愣地钻进去食米,好抓得很。”
也是春天才有的鱼呢,只是张家财大势大,要什么没有,命人在这大冬天里搜罗些桃花痴子,算不得什么难事。
张祁云搅了搅大汤匙,眉梢眼角透着雅致的兴头,可见心情不错。
谢陶卷了卷香帕,惊叹道:“大叔,你懂好多啊!我从前饿肚子时也抓过鱼,可从来就没有想过用这种办法来抓鱼。”
张祁云唇角抿着浅笑,用瓷白小圆碗给她盛了一碗,“尝尝。”
谢陶迫不及待地舀起一勺汤,呵凉了,小心翼翼含进嘴里。
汤汁鲜美细滑,莼菜的香,桃花痴子和火腿片的鲜,春笋的嫩,鸡清汤的醇,完美融在一处,小嘴里包上一口,唇齿间仿佛正品尝着那草长莺飞的江南春天,实在是好喝得紧。
谢陶又忙不迭舀了桃花痴子那白腻腻的面颊肉,尝了尝,肉质毫无腥味,滑嫩鲜美,咬起来颇有韧劲儿,叫人莫名欢喜。
她小脸红红,很快吃完了一碗鱼汤。
张祁云星眸含笑,摇着骨扇问道:“好吃否?”
“嗯!”谢陶使劲儿点头,“大叔,我能再吃一碗吗?”
张祁云伸手拿过她手里的碗,笑吟吟又给她盛了一碗,“原就是特意做给你吃的,客气什么?”
他望着谢陶满足欢喜地喝汤模样,唇角不觉微微翘起。
婳儿急忙从外面进来,“娘娘?”
徐思娇抬手就把一柄玉如意砸碎在地,“去!去教坊司,给本宫狠狠教训那个女人!不过是魏北来的蛮夷贱人罢了,目中无人,竟然还敢自称女帝!”
婳儿忙招呼小宫女收拾地面,上前轻抚她的胸口,温声道:“娘娘莫要气恼,左不过一个官妓,还能越得过娘娘去?”
徐思娇稍稍平复了怒意,在圆凳上坐了,小脸狰狞:“本宫听闻,那夜乐坊里,沈侍卫长为了那贱人,踹伤了一个歌姬?”
“正是呢。”婳儿挽袖给她斟茶,“听说那歌姬原是楚国皇帝赏给沈侍卫长的,因着与沈妙言有三四分相像,所以被沈侍卫长带来了镐京,就安置在教坊司里,名唤秋水。听咱们的暗桩说,好似是秋水说了沈妙言的坏话,才被沈侍卫长给狠狠踹了一脚。”
徐思娇端起茶,碧青的玉盏,越发衬得她指尖细白,丹蔻鲜红。
朱唇轻沾了沾茶水,她莞尔一笑,“唤那秋水过来。”
……
相府。
冬日的清晨,天穹上还挂着几粒浩渺星子。
顾钦原今日虽休沐,可他向来习惯早起,因此天还未亮时就已起床办公,天方破晓时,已然处理完了半尺高的公文。
谢昭才梳洗罢,挽着他的手,含笑进了花厅,“母亲得了几尾新鲜鲤鱼,昨儿派人送来,着实稀罕得很。我已命人与冬笋一块儿熬了鱼汤,夫君定要好好尝个鲜。”
两人携手坐了,谢昭亲自给顾钦原盛了一奶白鱼碗,“夫君操持国事实在辛苦,要好好补一补才好。”
顾钦原喝了半碗,脑海中总浮现着谢陶的身影。
谢昭见他微微出神,立即明悟他在想什么。
她有意维持自己良善亲和的形象,于是又道:“夫君,这鲤鱼汤实在难得,不如给妹妹送一碗过去?想来她定会欢喜感激夫君的。”
顾钦原也有意如此,于是抬手允了。
谢昭亲自盛了一碗鲤鱼汤,温温柔柔地装进食盒里:“芳儿,你就说是相爷送的,相爷挂念着她呢,要她好好保养身子,将来再怀孩子,也是使得的。”